首頁 軍事

天辰

第十一章 藥鋪

天辰 一毛不拔的魯伯特 1150 2022-10-23 09:53:51

  姑娘名喚藥娘。

  藥娘說,她家在洛陽城中,是做藥鋪生意的。知道我們要去洛陽,她很高興的邀請我們?nèi)ニ易隹?,說會帶我們好好逛逛洛陽城。

  我們當(dāng)然不會拒絕這個邀請,于是便跟著她往山下走去,最后進(jìn)了洛陽城中。

  洛陽城不愧是京都。城墻五六個人那么高,全用石塊筑成。

  城門前有一條護(hù)城河,像條蜿蜒的蛟龍一樣將洛陽圍住。邊上的瞭望樓像只展翅的巨鳥,十分氣派。城門用朱紅色的漆涂飾著,上又排著一行行的金色釘子。

  有穿著黑色差服的衙役站在門口審查著來往的人群,前后都擺放著木制的地刺。

  我們是以藥鋪雜役的身份進(jìn)的城,這是藥娘的話術(shù)。藥娘背著小藥簍,安靜地走在前頭,我們則一左一右跟在后頭。

  洛陽城中房屋林立,街巷縱橫。我就這樣跟著藥娘,在陌生的街道中穿過擁擠的人潮,最后懵懵懂懂轉(zhuǎn)到了一條巷子里。藥娘家的藥鋪就在巷口了。

  藥娘家的藥鋪不大,只有她與父母三人經(jīng)營著。

  藥娘的父親是一個良切的郎中,留著細(xì)長的胡須。藥娘的母親則是一個很勤勞樸實的婦女,圓臉寬額。

  藥鋪分為里外兩間,外間擺著一張木桌,兩張木凳。平日里就由藥娘的父親在這看診坐堂,若有病人來,便坐在另一間木凳。

  病人一邊將手放置到木桌上,一邊講述最近的不適。藥娘的父親便淡笑著替其把脈,詢問些飲食作息。知道病理后,他便拿出一張紙,在木桌上書寫用藥,又仔細(xì)囑咐病人忌口和如何用藥。

  藥鋪里間橫擺著一張長長的藥柜,丈遠(yuǎn)的距離又立著一個很高的藥柜,娘的母親站立在這之間。

  病人隔著長長的藥柜,把郎中書寫的藥貼遞給藥娘的母親,她便對著藥貼拿藥,用紙包好后再遞呈回去。

  藥娘的母親原本是不識字的,但是藥娘的父親教過些和藥材有關(guān)的字,便能在抓藥上恰好適用。

  為什么說這是藥鋪呢?

  因為藥娘的父親并非總是坐在外間替人問診,他時常背上藥包到城外鄉(xiāng)間去替村人看病施藥。一來二去,來這看病的遠(yuǎn)不如拿藥的多。

  藥娘的母親是個溫和的婦女,卻有時也會因為這事很不開心的埋怨丈夫。因為丈夫這樣到鄉(xiāng)間奔波不僅撈不到好處,而且時常走的腿腳發(fā)痛。

  鄉(xiāng)人觀念落后,有時不信藥理,對疾病聽之任之甚至于用一些巫術(shù)儀式去應(yīng)對。藥娘的父親便會主動勸說,力圖用醫(yī)藥去救治病人。

  鄉(xiāng)人不如城里富裕,有時拿不出昂貴的問診費(fèi)和藥費(fèi),對此他也不做強(qiáng)求,幾文錢可之,分文不取亦可。

  藥娘的父親認(rèn)為,城外的人遠(yuǎn)比城里的人們看病困難,他應(yīng)該去幫助他們。

  他說這叫懸壺濟(jì)世,藥娘也跟著附和,對此藥娘的母親也就無可奈何了。

  穿過里間的一個小門,便可見一個天井,幾間房舍,這是他們尋常生活的地方。藥娘便生活在這樣的家中。

  我們到這間藥鋪時,藥娘的父母很欣喜的招待了我們。何成與我換上了藥娘拿來的干凈衣物,她說這是她父親的舊衣裳,剛好可以合我們身。

  我穿著整潔的衣裳站立在藥鋪門口,看到門上插著一只白旗,上書“李家藥鋪”四個大字。

  一陣風(fēng)從巷子的另一頭吹過來,這只旗子便迎風(fēng)飄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