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回村探親
春去秋來,梁明寒入住青鸞山,已經(jīng)十一年。
從靈童開始刻苦修煉,一路突破至練氣六層。
時至今日,他年過十八歲,不可領(lǐng)取家族免費俸祿,也不再受困于青鸞山。
簡而言之,就是獲得出入青鸞山的自由,失去了家族的支持。往后想要修煉資源,只能靠自己賺取。
“整整十一年,也該出去,走一走了?!?p> 梁明寒接下來,該何去何從,無非兩條出路。
其一,留在家族,某個差事,賺點俸祿。
其二,獨自出去闖蕩,靠自己賺取靈石。
無論選擇那條路,都要以家族為重。
必要之時,家族召喚歸來,聽從吩咐行事。
自幼培養(yǎng),整整十九年,任你飛到哪里,都不可忘記父母親恩。
因果循環(huán),恩情不得不報。如果違背,將難以闖過天道輪回大劫。
梁明寒前世,身為金丹后期修士,深知其中厲害關(guān)系。
修仙一道,有始有終,無憂于心。面對天道大劫之時,方能安然渡過。
他重生于青鸞梁氏,受父母親恩。將來必遭父母親族牽絆,反受其累。
“留在家族?還是獨自闖蕩?”
梁明寒一時之間,有些搖擺不定。
他想要外出闖蕩,可練氣六層的修為太低。
這點修為,獨自一人離開黃楓綠洲,的確太過危險。
然而,留在黃楓綠洲,謀取利益,又不太現(xiàn)實。
黃楓綠洲,方圓八百里,都在梁、杜、楊三家的掌控下。其中修煉資源,早已名落三家。他想分一杯羹,可惜晚出生了幾百年。
“嗯!”
梁明寒輕舒一口氣,暗自惆悵道:“我有太虛鏡,鏡中洞天福地。只要耐心等待五年,鏡中世界的靈草、靈果成熟,何愁沒有修煉資源?”
想到這里,他對前路,似乎已有決斷。
不過,在此之前,還需先回村探親。
整整十一年,他都未見過父母。
如今修煉有成,也該下山,回家看一看。
父母雙親,只要建在,荷塘村就是梁明寒的家。
即便有一日,他突破筑基期,與凡人差距,猶如云泥之別,也是如此。
……
荷塘村距離青鸞山,只有五十多里。
普通凡人騎馬,一天就能跑個來回。
梁明寒施展法力回家,速度比騎馬還要快些。
不到兩個時辰,他就回到荷塘村。
村莊前,方圓百丈的池塘,生長著大片荷葉。
荷塘村之名,由此而來。
不遠處,幾個孩童撿起石塊,相互攀比仍進池塘里。
“咚,咚,咚。”
“呵、呵、呵?!?p> 石塊的落水聲,夾雜著孩童嬉笑聲,感覺好生快樂。
梁明寒經(jīng)過村口,見到這一幕,思緒仿佛回到了前世。
前世,他也喜歡在村子附近的池塘,撿石頭炸水花。
“哈哈哈!”
拉回到兩百多前,他的笑聲洪亮,好不愜意。
重生之后,因為腦子里,有個兩百多年的靈魂,便少了許多童年樂趣。
荷塘村的孩童,大多喜歡撿石頭炸水花,他只是冷眼旁觀。
“離家十一年,終于回來了。”
梁明寒不動聲色,悄悄經(jīng)過幾個孩童附近,進入村子里。
忽然間,身后傳來一位大爺?shù)穆曇簟?p> “你們幾個小兔崽子,別再扔石頭了?!?p> “池塘底下,都是你們丟的石塊。好好的荷葉,也全給你們砸爛了?!?p> 一位胡須斑白的老爺爺,邊走邊呵斥道。
他步履蹣跚的模樣,盡顯凡人的無奈。
六七十歲,走起路來,已經(jīng)有些十分困難。
那像練氣修士,即使百歲高齡,依然身手矯健,步伐輕盈。
“四爺爺來了,快跑,快跑?!?p> 幾個孩童一邊喊,一邊逃回村子里。
誰的童年,還不是個孩子。調(diào)皮搗蛋的事情,都沒少做。
“呵呵?!?p> 梁明寒駐足片刻,搖了搖頭,笑著回家。
十幾息后,他來到村子中央,見到兩座帶有高墻的院落。
整個荷塘村,就屬這兩座院落最好,院落三進三出,十幾個房間。
左邊的院落,主人家梁霸,
右邊的院落,主人家梁雄。
這二人,是親兄弟。
兄長當村正,管理普通事務。弟弟當文書,負責培養(yǎng)孩童。
因為家里出了修仙者,才能成為村子里身份最尊貴的人,居住這兩座院落。
到了此刻,無需猜測。
梁明玉的父親,就是梁霸,而梁明寒的父親,則是梁雄。
托了子女的福澤,他們兄弟二人,得以管理荷塘村。
……
“父親,母親,小寒回來了?!?p> 梁明寒邁入大門,喊了一嗓子,聲音傳遍院落。
他這一喊,立刻引來仆人阻攔。
十一年未歸,估計親娘都認不出來。更何況,看門仆人。
看門仆人見梁明寒闖入,立刻呵斥道:“你是何人,膽敢闖入仙人家?”
“放肆,還不滾開。”
梁明寒恫嚇一聲,嚇得仆人癱軟在地。
而后,他徑直走入院落,來到正廳。
……
某個房間內(nèi),一位四十多歲的婦人,激動道:“小寒,我兒子回家了?”
“這小子一回來,就大會小叫的,真是掃興。”
“別廢話,快穿衣服,去見兒子?!?p> 夫婦二人聽到梁明寒的聲音,連忙穿好衣服前往正廳。
……
片刻之后,院落正廳。
梁明寒見到父母,立刻行跪拜大禮,問好道:“父親,母親?!?p> “小寒免禮,快給為娘看看。十一年未見,為娘都快認不出你了?!?p> 梁母快步向前,扶起梁明寒坐下,開始噓寒問暖。
“小寒,你這些年,在青鸞山過得怎么樣?修仙辛苦嗎?”
“母親,修仙不苦,我過得很好?!?p> 梁明寒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回家探親,就是如此。家長里短,婆婆媽媽的瑣事,一定少不了。
不經(jīng)意間,聊了半個時辰。而且在一旁,還有親人圍觀。
梁雄見狀,提議道:“兒子,明日正午,宴請親友,擺上幾桌,可否?”
“父親,別太鋪張。只需擺上兩桌,宴請大伯一家?!?p> 梁明寒點點頭,同意道。
他十余年,才回家一趟,本就準備留宿一日。
既然父母高興,那與親人吃頓家常便飯,也不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