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穿越明末:我成了滿清死敵

第145章 李毅被封安遠伯,被浙江巡撫刁難

穿越明末:我成了滿清死敵 小龍珺翊 2144 2023-01-05 22:22:02

  十月四日,天降大雨,官道上滿是淤泥,路很不好走。

  一列旗幟鮮明的隊伍離開南京城,這是馬士英和史可法一同前往淮安,準備迎接福王朱由菘入南京。

  十月八日,福王朱由崧任監(jiān)國,百官朝拜,朱由崧行告天禮。

  十月十日,福王朱由菘登上皇位,改年號為弘光,為了穩(wěn)定人心,朱由菘立馬論功行賞。

  盧德是個太監(jiān),上不得臺面,被朱由菘封為京營提督監(jiān)軍。

  馬士英成為擁立首功之臣,升任兵部尚書并領內閣首輔。

  高途為戶部尚書。

  錢謙益為禮部尚書。

  史可法之前多次辱罵福王,又爭不過馬士英,自請前往揚州督師四鎮(zhèn),布置江北防御。

  三天后,朱由崧又加封黃得功、左良玉為侯爵,高杰、劉澤清、劉良佐為伯爵。

  浙東地界,寧紹軍將士一邊手持刀槍訓練,一邊高唱道:“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令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韃奴兮,覓個封侯?!?p>  歌聲血氣方剛,朝氣蓬勃,讓人聞聲一振。

  從李毅回來已有一個多月,寧紹軍陳兵錢塘江側,操練不息,聲勢唬人。

  李毅一直在等,等到他聽說馬士英舉薦阮大鉞為兵部侍郎時,上書請命前往江北守御,并增募兵馬兩萬。

  這段時間南京正在搞登基大典,事情太忙了,李毅沒有急著去打擾馬士英。

  東林黨之人在江南根基深厚,如高途和錢謙益都入閣辦事,當馬士英任用阮大鉞時,就表明他對朝政已經基本完成了控制。

  柳隨風一直留在南京活動,還與東林黨之人以及左良玉等人聯系。

  皇位之爭雖然已經塵埃落定,但從馬士英啟用阮大鉞開始,馬士英與東林黨之間的爭斗將不可避免。

  李毅是親東林黨的軍鎮(zhèn),在馬士英眼中又是可以收買的人。

  因此,馬士英對李毅既有招攬的想法,又懷有防范之心。

  左良玉在武昌,李毅在浙東,如果兩路防御,難免會力不從心。

  但李毅前番的舉動表明他與東林黨之人并不是鐵板一塊。

  李毅暗自惋惜,如果馬士英不用阮大鉞,馬士英和東林黨之間的裂痕不是不可以彌。

  畢竟,馬士英的妹夫楊聰與東林黨之人交好。

  不過,馬士英當年能為張溥奔喪,如今掌權了當然不會忘記自己曾經的恩人。

  馬士英就是這樣的人,否則他還能記得李毅的那一點好嗎?

  天氣漸漸變冷,江北戰(zhàn)局卻熱火朝天,甚至堪稱翻天覆地。

  皇太極在一個雨夜猝死,他與大玉兒之子福臨登基,帝號順治。

  至于睿親王多爾袞,則成為滿清攝政王。

  坐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后,多爾袞意氣風發(fā),在明降將吳三桂的帶領下,突破山海關防線,并于十月十六日在一片石擊敗李自成。

  十月二十二日,多爾袞率軍攻入北京城。

  李自成剛建立沒多久的大順政權宣告滅亡,吳三桂率軍繼續(xù)追擊大順殘部。

  十月二十五日,南明弘光皇帝擬旨,封原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為薊國公(南明政權認為吳三桂引滿清大軍入關毀滅大順政權,算是為崇禎皇帝報了仇),又封寧紹總兵李毅為安遠伯。

  李毅沒趕上第一波封爵,馬士英終于在第二波上想起了李毅。

  此時的爵位已不如從前那般顯赫,但有了爵位,武將便有資格與巡撫等文官平起平坐了。

  陳子龍也升了官,被南京朝廷任命為兵科給事中,并奉命前往定海城傳旨,同時帶來的還有犒勞的軍餉。

  “國難之際見忠臣,圣上對玉成兄恩重如山,請玉成兄募集將士,日夜操練,等候北伐之時!”

  陳子龍將敕書、印信交到李毅手中,除吳三桂外,李毅是繼江北四鎮(zhèn)和左良玉后第一個封爵的總兵。

  江北四鎮(zhèn)有擁立之功,左良玉聲名已久,馬士英這種手段只能理解為在拉攏李毅。

  “必當如此!”

  李毅神色淡定地回了一句,轉手把這些東西交給侍立在身后的林憲。

  陳子龍見李毅答應得爽快,又是說道:“玉成兄,兵部已批復浙東再募集一萬將士,軍餉增加萬人,你可以找浙江巡撫黃文清協助辦理此事?!?p>  “只增加一萬么?”李毅口中呢喃,隨即沉聲說道:“一萬就一萬吧,臥子兄辛苦了!”

  李毅今天穿了件白色長袍,下巴有一寸長的短須,完全一副儒將打扮。

  如陳子龍這樣的文官也正是看李毅沒有半點粗魯模樣,才會和他稱兄道弟。

  李毅擺手命身后的親兵端上銀盤,這是大明的慣例,為傳旨的御史送點喜錢。

  陳子龍并沒多少喜色,收了銀子巡察了一番李毅的兵營,便告辭離去。

  這時,寧紹軍按照李毅的安排,楊國忠和韓必先率領兩萬步卒在太白山下操練。

  李毅自領中軍五千駐守定海城,陳靖玄、賀淵、秦虎、張名振等將率一萬步卒分守寧波府和紹興府的各處要地。

  洪志和羅定的八千水軍駐守寧波海沿岸港口和舟山群島。

  張大彪的兩千海盜守在臺州海,顧三麻子受命監(jiān)造戰(zhàn)船……

  陳子龍前腳剛走,李毅便命徐明義前往浙江巡撫衙門追餉,并呈上募兵計劃。

  大明軍政分離,按照慣例,戶部的餉銀會先發(fā)送到巡撫衙門,再由巡撫衙門轉交給軍鎮(zhèn)。

  軍鎮(zhèn)若是要募兵,也需由巡撫衙門給各地縣令發(fā)批文,再由各地縣令與軍鎮(zhèn)合作完成募兵。

  李毅一直等了三四天,徐明義命人回來稟告,說黃文清對他避而不見。

  前番寧紹軍奪取漕運糧食一事,因為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當然不會再有結果。

  如今,李毅不但沒有被處置,反而被南京朝廷加封為安遠伯,這讓黃文清如何能咽下這口氣。

  說起來,黃文清也屬于東林黨一系,但東林黨一系并不是所有人都待見李毅。

  如今朝中東林黨一系與馬士英一系爭斗激烈,李毅無緣無故被加封爵位,難免讓有心人心存懷疑。

  “李毅啊李毅,我就是不配合你,看你能拿我怎么樣!”黃文清心中頗為得意地想著。

  官場推諉之事,黃文清爛熟于胸,他以上官的身份為難李毅,那還不是輕而易舉,除非李毅想起兵造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