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文姜已經(jīng)無臉在這世上茍活下去了,她必須給魯國人一個交待。
心意已決的文姜已經(jīng)作好了準備,此時,齊襄公來了。
見到曾經(jīng)自己最愛的哥哥,此時的文姜卻充滿了哀怨。
是的,如果那天晚上不是這位齊侯哥哥的引誘,如果不是自己高興而多貪了幾杯,那自己是決然不會做出對不起夫君的事來,夫君也絕對不會因此而猝死于齊國。
齊襄公心里暗暗笑了:妹子喂妹子,你以為魯侯猝死是你的錯啊,你哪里知道,魯侯哪怕是不醉酒而死,寡人也已安排了公子彭生取他性命啊。
見文姜冷若冰霜的樣子,齊襄公故意嘆了口氣,安慰道:
“妹子,節(jié)哀順變吧。一切皆有命數(shù),這就是魯侯的命。
妹子想開點吧,寡人聽說妹子已經(jīng)整整兩天沒有吃過東西了,心甚難過,特意過來看望妹子?!?p> 文姜一言不發(fā),她已經(jīng)沒什么可說的了,是的,只要魯國使者一到,那自己也將離開這個世界了。
既然如此,還有什么值得留戀的呢?
齊襄公繼續(xù)安慰道:“妹子,你整天不吃不喝,身體哪吃得消???你可以不為自己考慮,但你是否想過,你的同兒此時尚幼,卻要擔負魯國大政,你得為他著想呢?!?p> 文姜猛地一驚,對啊,自己的同兒是魯國世子,先君薨后,當然是同兒繼任國君之位,但是他還是一個少年啊。
魯國政壇可不太平,自先君隱公開始,便有公卿大夫公然違抗君命擅自率軍出征的事發(fā)生。
如果自己以追隨先君而去為名了卻此生,那誰來輔佐自己的同兒?
文姜本就是才情一流的女子,她很快便想通了:是的,夫君已去,自己若再輕生,那就是對同兒的不負責任,也是對魯國的不負責任。
對魯國不負責任,那也是對夫君的不負責任。九泉之下,夫君更不會原諒自己!
文姜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緒,她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所在了。
魯國,最大的問題便是齊國問題,一直以來,歷代魯侯都想方設法與齊國交好,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尤其是紀國的原因,使魯國與齊國一直都是時好時壞。
此時的齊國,當然是列國諸侯中實力最強勁的諸侯之一。魯國作為齊國的鄰邦,如果不把齊國的關系搞好了,那魯國勢必存在嚴重的生存危機。
自己完全可以成為魯國與齊國交好的最佳渠道,尤其是這位齊侯國君在一天,那自己就可以為魯國,可以為自己的同兒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相比自己的一死,自己唯有勇敢地活下去,才是最有價值的!
夫君啊夫君,請恕臣妾不能追隨你而去了,就讓臣妾背負著一世的愧疚與永遠的罵名,茍活于世吧。
臣妾愿窮其一生,為魯國江山社稷而奮斗,至死方休!
文姜當然很清楚,自己一死,可謂是一死百了。但是自己活著,卻要承受著無盡的罵名,尤其是在那么講究周禮的魯國,她哪怕是面對任何一位魯國臣民,都需要極大的勇氣!
活著,有時真的是比死了還要難上百倍!
但是,文姜選擇了活著!
而且,她所決定的活著,那是全身心地為魯國而活,絕對不為自己考慮一分。
只要能夠有利魯國,健康、性命甚至名節(jié),又算得了什么!
從此,魯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誕生了!
此時,她的身份,除了仍舊是春秋才貌俱佳的大大美女外,還有這么一些:
魯國先君夫人,魯國太后,魯莊公之生母,極富戰(zhàn)略眼光的智慧的政治家。
文姜,已經(jīng)作好了準備,她決定用自己后半世的為國盡忠,來彌補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錯!
文姜,你一定不會讓魯國人民失望的,也不會讓讀史的我們失望的。魯國的春秋風云,當然有你文姜的一席之地!
魯國派來接回魯桓公靈柩的使者團隊到了,文姜沒有見他們,也沒有跟他們一道護送魯桓公的靈柩回魯國。
文姜很想回魯國,她已經(jīng)作好了被魯國人唾罵的準備,但有一個人攔住了她。
阻攔她回國的,當然是當今齊侯齊襄公。
齊襄公對文姜道:“妹子,你仔細想想,此時回國,對你有什么好處?
你與魯侯夫婦雙雙一起來到齊國,現(xiàn)在回去的只有你一人,你想想,魯國人會不會怨恨于你呢?
雖然,咱兄妹倆的事,天知地知你知寡人知。但是,總會有些猜疑在的。
現(xiàn)在,你的兒子公子同剛剛繼任為國君,但畢竟年幼,魯國國內(nèi)人心不穩(wěn)。
你這一回去,如果引發(fā)魯國上下猜疑,那擺明了就是給他添亂啊。
寡人認為,妹子以傷心過度為由,暫時居于齊國,等魯國國內(nèi)穩(wěn)定了,公子同君位穩(wěn)固了,再回魯國去不遲?!?p> 齊襄公那么好心替文姜考慮么?
不不不,齊襄公需要的是滿足自己的私利:將文姜永遠留在齊國,成為自己永遠的地下情人!
文姜突然感到一陣惡心,天資聰慧的她哪能看不穿齊襄公的用心?
但是,齊襄公所言,確實有道理。
此時魯國國內(nèi)大亂,公子同雖然繼任為國君,但這個地位是很不穩(wěn)固的。
維系公子同成為國君的唯一根基,是魯國堅定地遵守了大周王朝的禮制:立嫡長子為君!
但是,歷史上的魯國,曾經(jīng)奉行過兄終弟及制!
自己的兒子作為此時的少年國君,到底有多少根基?
文姜很清楚,由于夫君魯侯猝死于齊國,雖然齊國已經(jīng)追究了相關責任,殺了公子彭生以示對魯國一個交待了,但這個交待是非常勉強的。
此時的魯國上下定是群情激憤,如果不是魯弱齊強,而且對魯桓公的死雖有懷疑但確實是查無實證的話,說不定魯國就發(fā)兵討伐齊國來了。
自己本是齊國人,自己與齊侯兄長那點事,說不定已經(jīng)風言風語傳到了魯國!
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魯國人是認定自己在夫君魯侯之死中是有直接責任的。
此時如果自己回到魯國,那就是直接刺激了這批人的神經(jīng)!
自己受點委屈沒有關系,而且,自己確實是有責任的。
但是,如果因此而禍及到同兒呢?
那就暫時不回去吧。
不過,你齊侯哥哥如果還想著要我這位魯國太后繼續(xù)與你保持那種關系,那是做夢!
自己選擇暫時滯留在齊國,自有道理。
就這樣,文姜沒有隨魯桓公的靈柩回到魯國,她暫時在齊國都城臨淄居住了下來。
當然,她婉拒了齊襄公請她居住到齊宮的邀請。
是的,此時的文姜,已經(jīng)明確了自己的使命:為自己的同兒以及他的魯國而奉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