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魯國風云

第290章 鄫國成為魯附庸

春秋魯國風云 千里草人 2312 2023-05-25 07:10:17

  前面,我們講到了鄫國積極要求成為魯國的附庸國,這事我們一定要好好說說。

  魯國有一個鄰國叫鄫國,是一個夏朝時就存在的古老姒姓諸侯。

  到了春秋時期,鄫國已經(jīng)完全衰落了,夾在大國爭斗中間艱難生存。

  春秋史上的鄫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經(jīng)常遭受南方淮夷的欺負,鄫國就積極融入中原諸侯聯(lián)盟。

  早在公元前644年12月,當時還是齊桓公稱霸江湖時代,鄫國向齊國求援,齊桓公聯(lián)合了魯、宋、陳、衛(wèi)、鄭、許、邢、曹等八國幫助鄫國修筑城墻。

  可惜的是,這次援助鄫國的行動卻是虎頭蛇尾之舉,鄫國城墻修筑一半,從各國征調(diào)來的役人居然逃了。

  這也被認為是齊桓公霸業(yè)開始衰亡的標志性事件之一。

  齊桓公去世后,宋襄公跳出來爭霸。

  公元前640年6月,宋國召集諸侯會盟,居然在盟會現(xiàn)場將鄫國國君抓了起來,以祭次睢之神的名義,將鄫國國君殺死用于祭祀。

  公元前591年7月,邾國侵略鄫國,將鄫國國君抓了殺了。

  當時鄫國便曾經(jīng)向魯國求援,并表示愿意成為魯國附庸。

  反正這個鄫國,著實可憐。

  春秋走到了這個時候,鄫國又攤上了大事。

  這一次,首先是鄫國自己內(nèi)部發(fā)生了重特大事件,這對鄫國來講是巨大內(nèi)憂。

  然后是強鄰莒國自認為有點實力了,意欲謀求小地區(qū)霸權(quán)主義,這對鄫國來講是巨大外患。

  內(nèi)憂外患下,結(jié)果導致鄫國陷入危亡。

  我們先講鄫國內(nèi)部的事。

  這個內(nèi)部的事,又是女人惹出來的事。

  魯襄公的母親定姒,即魯成公的夫人,是莒國長公主。

  這個莒國長公主,就是前面講過的去世時要走了季氏家族的幾棵槚樹作棺材板的那位。

  定姒還有兩個妹妹,同時嫁給了當時鄫國國君,一個成了鄫國夫人,一個作為媵女,成了鄫國國君的妃子。

  也就是說,魯成公與當時的鄫國國君是兩連襟關(guān)系。

  鄫國夫人生下一個兒子,名巫,被立為鄫國世子,即鄫世子巫。

  生下兒子不久后,鄫國夫人因病逝世。

  由于其妹妹以媵女身份作為鄫國國君的妃子,按慣例就轉(zhuǎn)正成了鄫國夫人,這里我們簡稱為鄫國后夫人。

  鄫國后夫人卻沒生出兒子,倒生了個女兒,即鄫國公主。

  這位鄫國公主后來嫁到了莒國,即鄫國后夫人的娘家。

  據(jù)說,鄫國后夫人非常剽悍,她借著娘家莒國的后臺勢力,對已經(jīng)喪母的世子巫百般打壓,目的就是牢牢把控鄫國朝政。

  世子巫無法在自己的國家立足,就到魯國尋求幫助。

  當時,魯國周邊幾個諸侯國關(guān)系非常復雜,具體來講就是齊國、邾國、莒國、鄫國、郯國、小邾國等國。

  相比而言,齊國最強,魯國次之,邾國與莒國再次之,至于郯國、鄫國、小邾國等國,那是最為弱小。

  在整個春秋江湖,相比晉國、楚國、齊國等大國來講,魯國算是弱小的。

  但放在山東半島,魯國也算是第一方陣的,邾國、莒國算是第二方陣,郯國、鄫國、小邾國等算是最后梯隊。

  反正春秋江湖就是這樣一個大魚下面有小魚、小魚下面有蝦米的態(tài)勢。

  鄫國一直以來奉魯國為尊,自覺不自覺地視魯國為宗主國。

  但邾國、莒國這兩國覺得自己的胳膊也比較粗,總想著把郯國、鄫國等國視為自己的附庸國。

  所以,當鄫國自覺要求成為魯國附庸國時,莒國和邾國就非常生氣。

  在春秋歷史上,魯國與邾國、莒國都有歷史遺留問題,都有矛盾糾紛,互相之間也曾刀兵相向,關(guān)系一直不太好。

  現(xiàn)在,鄫國世子巫跑到魯國,當時魯國執(zhí)政上卿季孫行父尚在人世,親自接見了世子巫。

  世子巫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訴說了自己在鄫國的遭遇,季孫行父非常同情,決定接納鄫國為魯國附庸。

  有了魯國的保護,你莒國就不敢亂來。

  莒國如果老實了,那鄫國后夫人也就不敢亂動了,鄫國世子巫可以順利繼位為鄫國國君。

  鄫國成為魯國附庸,并不是魯國和鄫國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就可以了。

  當時中原諸侯聯(lián)盟盟主是晉國,此事必須要得到晉國方面的點頭同意。

  唯有這樣,那鄫國今后就可以不用向晉國納貢,而只向魯國納貢即可。

  所以,公元前569年冬,在季孫行父的安排下,仲孫蔑陪著魯襄公專程去了一趟晉國,請求晉國國君晉悼公同意鄫國成為魯國的附庸。

  誰知晉悼公表示不同意!

  其實,換作是筆者我,也肯定不同意啊。

  原本鄫國的貢賦是交給自己的,現(xiàn)在居然平白無故地要交給別人去了。

  而且這個別人居然還來對自己說,誰同意誰就是傻瓜。

  晉悼公對魯襄公和仲孫蔑道:“地區(qū)穩(wěn)定是很重要的,如果政局有了變化,那就勢必影響山東的穩(wěn)定,魯侯是否考慮過齊國、莒國、邾國等國的態(tài)度呢?

  如今,世界局勢復雜得很,貴國還是不要生事了吧?!?p>  魯襄公當然還是一小屁孩,什么也不懂。

  此時仲孫蔑就代表魯國,再次向晉悼公請求,要求晉國務(wù)必答應(yīng)魯國的這一請求。

  仲孫蔑對晉悼公道:“稟晉侯,敝國雖然不易,四周都是敵人。

  但仍舊能夠做到一直以來對貴國忠心耿耿,對晉侯您的命令從來都是堅決貫徹執(zhí)行,從來沒有半絲懈怠。

  可以說,敝國是貴國在山東最可靠的盟友。

  如果忠實可靠的盟友實力強大了,那將大大有利于盟主。

  如果忠實可靠的盟友實力衰弱了,那將大大不利于盟主。

  那個鄫國,從來都未曾進貢貴國,貴國答應(yīng)鄫國成為敝國附庸,于貴國來講沒有半絲利益損失,卻有利于敝國實力增長,貴國為何不答應(yīng)呢?

  外臣請晉侯無論如何要考慮一下吧?!?p>  晉悼公一聽,有道理啊。所以,就口頭同意了魯國的請求。

  也就是說,魯國接納鄫國為附庸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晉國的同意。

  但這個同意,必須要有一個合法的、公開的程序向列國諸侯宣布,這樣莒國和邾國就不敢有意見了。

  但邾國和莒國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才不管你魯國是否去請示過晉國了。

  反正至少這個時候鄫國成為你魯國的附庸并未公開化,那何不抓緊壞了你魯國的如意算盤?

  所以,關(guān)于魯國接納鄫國為附庸一事,一邊是魯國人還在忙著向晉國請示,一邊邾國和莒國組成聯(lián)軍,向鄫國發(fā)起了進攻。

  小樣的,你居然未經(jīng)老子同意,直接找魯國抱大腿?魯國算哪根蔥?

  史料記載,公元前569年冬,莒、邾兩國聯(lián)軍進犯鄫國。

  鄫國立即向魯國求援。

  魯國當然要救了,魯國卿大夫臧孫紇率魯軍救援鄫國。

千里草人

【鄫國】一個夏禹后裔所建的諸侯國,在今山東省蘭陵縣向城西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