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魯國風云

第649章 頂尖外交家子貢(8)

春秋魯國風云 千里草人 3859 2024-07-04 06:00:00

  端木賜見使命達成,心下甚喜,那接下來就回魯國,將吳軍北上前前后后相關事項,向魯國執(zhí)政上卿季孫肥和季氏家宰冉求詳細作了匯報。

  根據(jù)吳國計劃,此次吳國不但要北上伐齊救魯,還要組建一支由多國部隊參加的仁義之師。

  這支仁義之師當然以吳國為首,魯國是當然的參與者,其他參與的諸侯國還有越國、郯國、邾國,共五國聯(lián)軍,以討伐殘暴的齊國。

  季孫肥對端木賜非常滿意,并立即依端木賜所請,派端木賜代表魯國出使晉國,向晉國國君晉定公報告吳軍北上爭霸圖謀。

  想當年,魯國加入了以齊國為首的反晉聯(lián)盟,趁晉國內亂,雖不那么積極干涉晉國內政,也不那么積極參與以齊、衛(wèi)、鄭為主力的反晉聯(lián)軍伐晉,但不管如何,也算是背叛過晉國。

  如今有機會向晉國示好,那還不快落實到位?

  端木賜,是這個時代最出色的外交家,那就讓端木賜去吧。也唯有端木賜,才能將吳軍北上一連串事件給講清楚。

  季孫肥也好,叔孫州仇也好,仲孫何忌也好,甚至其他魯國上大夫、大夫們也好,誰都不敢在這個時候去晉國。

  晉國佬是出名的不講道理,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扣押在晉國喝西北風!

  端木賜帶著滿滿的自信出發(fā)了。這個春秋舞臺,到了這個時代,理應由孔門子弟來掀起大把的風云!

  此時的晉國,能做主意的,絕非是傀儡一樣的晉定公,而是權傾朝野的上軍將趙鞅!

  但趙鞅根本沒想接觸端木賜,趙鞅根本看不慣孔子,當然也看不慣儒家弟子。

  趙鞅只是關注著,這位叫端木賜的儒家弟子代表魯國出使晉國,到底想干什么。

  端木賜向晉定公分析了吳、齊、魯、越等國關系,對晉定公道:“稟君侯,此番外臣奉越國國君之命出使貴國,只是建議君侯作好應對吳軍的準備?!?p>  晉定公納悶道:“吳國離寡國如此之遠,又豈會對寡國有不利之為?”

  端木賜搖搖頭,道:“君侯難道不知,當年柏舉一戰(zhàn),吳軍以弱勝強,三萬吳軍大敗二十萬楚軍?吳軍戰(zhàn)力著實可怕,誰敢輕視?”

  此言一出,晉定公頓時緊張起來,訥訥著居然一時說不出話來。

  趙鞅在一旁,輕咳了兩聲,對端木賜道:“子貢先生乃衛(wèi)國人士,卻是魯國孔仲尼弟子,今又代表越國出使我國,這個身份復雜了啊。

  正是由于子貢先生身份過于復雜,故寡君心中有疑問。

  不過,子貢先生勿需多慮,吳國與晉國乃同宗之國,且素來尊晉國為長。

  百余年來,若非晉國相助,吳國哪有與楚國一較長短之實力?故吳國北上,不會對晉國有任何威脅?!?p>  端木賜知道,如果不把趙鞅說服,那此番晉國之行算是白來了。

  端木賜嚴肅道:“元帥此言差矣。如今,吳國有意北上,已決定與齊決戰(zhàn)。吳國狼子野心,殘暴無道,晉國乃諸侯之長,豈能容吳國馳騁中原?

  我聽說,不事先謀劃好計策,就不能應付突然來的變化。不事先整頓好軍隊,就不能戰(zhàn)勝突然來犯的敵人。

  吳國有意北上稱霸,目前已聯(lián)合了魯、邾、郯、越等國,第一步必然是擊敗齊國,然后進入中原,威服諸侯列國!

  難道,貴國以及趙元帥就眼睜睜看著吳國取了這中原諸侯聯(lián)盟盟主之位?”

  趙鞅冷冷道:“子貢先生,難道這天下還有誰敢質疑晉軍的戰(zhàn)斗力嗎?楚國嗎?一百多年了,在晉國面前,楚國有幾天是抬著頭走路的?

  想當年,吳軍之所以能擊敗楚軍,并非楚軍戰(zhàn)斗力不行,乃主將過于愚蠢,為逃避戰(zhàn)敗責任而棄二十萬大軍不顧,這才成就了吳軍之功。

  我看吳軍沒多少實力,甚至連齊軍都有可能將吳軍阻擋在山東!

  子貢先生請回吧,晉國之事,晉國人自己會考慮,勿需外人多言?!?p>  端木賜嘆了口氣,對趙鞅道:“趙元帥的本事,在下當然是知道的。但請趙元帥無論如何都不能輕視吳國,在下此番既受越國國君命令出使晉國,那就要將他的話帶到。

  越國國君說,此番越國被迫派三千甲士助吳北上伐齊,只是迷惑吳王罷了。

  越國尚有雄兵三萬,藏兵于民,只待時機一到,定然向吳國發(fā)起突襲。

  所以,此番吳軍與齊軍決戰(zhàn),吳軍無論勝敗,越軍均會行動。請元帥重視這個消息吧?!?p>  說罷,端木賜向晉定公和趙鞅分別施了一禮,轉身就走。

  端木賜不想在晉國多呆一天,因為以吳軍為首的五國聯(lián)軍已然組建而成,端木賜作為促成伐齊聯(lián)軍的主要人物,當然想要看看他與冉求反復商量的這盤大棋,是否真的能按他們設想中的那個模樣走下去。

  端木賜也好,冉求也罷,兩人都只想為孔子回魯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良好的環(huán)境而已。

  但隨著端木賜連續(xù)赴齊、吳、越、晉等國,至少端木賜有一種心頭突突的感覺上來:接下來的春秋江湖,可能會有大變!

  這個大變,應該就是由自己這樣的孔門弟子一手造就的!

  所以,端木賜很期待。

  從晉國匆匆返回的端木賜,很快就成了魯軍統(tǒng)帥叔孫州仇的軍師,隨軍參戰(zhàn)。

  吳王夫差很激動,這一次,他給自己立下了偉大的目標:擊敗齊國,威服晉國,召集諸侯會盟,成就春秋霸主!

  郯國、邾國、越國這種小國無所謂,反正都成了吳國的附庸,甚至連附庸都算不上了,只能算是吳國的一個內封國。

  這次,所謂聯(lián)軍,只是吳王夫差需要的一個口號和影響而已。

  倒是魯國,那可是同宗姬姓諸侯,且一直以來是周天子最倚重的宗邦諸侯之一,應該得到必要的重視。

  如今,魯國已然臣服,接下來應該是齊國。然后是宋國、衛(wèi)國,再就是與晉國比上一比,最好是直接干一架。

  一戰(zhàn)定輸贏,一戰(zhàn)而決定接下來列國諸侯聯(lián)盟盟主這把交椅,該由晉國繼續(xù)坐,還是換由吳國來坐!

  吳王夫差對吳軍的戰(zhàn)斗力非常自信,想當年,三萬吳軍就擊潰了二十萬楚軍!要知道,當時的楚國,號稱全世界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一個,是春秋爭霸舞臺永恒的主角!

  這些年,吳軍幾乎每戰(zhàn)必勝。這一次,吳王夫差可謂是將吳國精銳悉數(shù)帶了出來。

  賭王是如何煉成的?至少要經過一次梭哈吧。

  吳王夫差想象著自己坐上諸侯聯(lián)盟盟主寶座那一刻,自己接受天子的敕封和列國諸侯的朝見,然后自己又象模象樣地勉勵列國諸侯們......

  這感覺,爽得不要不要的。

  對了,如今聯(lián)軍已經組成,至少有五個諸侯國參加了,那還不抓緊彩排一下?

  主要是魯國。隨軍的是魯軍統(tǒng)帥叔孫州仇,那就召見他吧。

  吳王夫差專門安排了一個隆重的各軍統(tǒng)帥朝見吳王的儀式,自己端坐正中,兩旁甲士林立,前面戰(zhàn)車成排,威風凜凜,莊重肅穆。

  叔孫州仇有些緊張,都說吳國佬野蠻,想當年,就是這個吳王夫差到魯國,強令魯國以百牢待之。

  如今,自己卻要代表國家聽候他的命令,真是奇恥大辱。

  唉,沒得辦法啊。

  在生存面前,面子其實薄如紙片。

  如果不是齊國咄咄逼人,咱大魯才不想跟吳國這種東夷蠻國接觸哩。

  叔孫州仇胡思亂想著,突然聽吳王夫差召見自己,頓時慌了。

  叔孫州仇正不知所措,卻聽端木賜嘆了口氣,道:“叔孫大人盡管去見吳王,不要有任何顧慮,一切就聽吳王命令就是。

  我陪叔孫大人去吧,如果大人需要,只需遞個眼神過來,我自會替大人應付?!?p>  叔孫州仇這才放下心來。

  令叔孫州仇頗感意外的是,吳王夫差非常平易近人。只聽吳王夫差和藹可親地向叔孫州仇問道:“叔孫乃魯國世家,不知叔孫官居何職?”

  ???誰不知道魯國自三桓形成勢力以來,一直都是由叔氏掌握司馬一職?

  你吳王難道不知?

  這不可能!

  是的,這當然不可能。

  吳王夫差之問,乃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你叔孫雖位高權重,但切記,你永遠只是魯國的一個卿大夫,別亂了規(guī)矩!

  吳王夫差幾時講過規(guī)矩了?此時卻對一個魯國大夫講起規(guī)矩來?

  別急,我們先把這次吳王夫差召見叔孫州仇一事講完。

  叔孫州仇恭敬答道:“稟大王,外臣如今任魯國司馬之職?!?p>  吳王夫差點點頭,道:“那請叔孫務必牢記,恭敬侍奉您的國君,勤勉履行您的職責,不廢禮儀,不亂規(guī)矩。

  今叔孫奉魯侯之命追隨寡人討伐齊國,如此勞苦,寡人心甚不安。

  今賜叔孫劍甲各一副,乃吳國名劍名甲,略表心意?!?p>  夫差說罷,用手示了示意,馬上左右兩人各自端上一副精美鎧甲以及一柄帶鞘寶劍,徑直走到叔孫州仇面前。

  這下把叔孫州仇給嚇得差點尿褲檔!

  在叔孫州仇眼里,國君賜臣子以劍,只有一個意思:命令臣子自殺!

  吳國,就剛剛發(fā)生過這樣的事。吳王夫差將寶劍賜給相國伍子胥,伍子胥接劍后悲憤自殺。

  叔孫州仇雖然是魯國大臣,但夫差是吳王,兩人相見,叔孫州仇仍舊是臣,而夫差是君。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叔孫州仇呆在那里,腦子里一片茫然。

  怎么會搞成這樣?

  端木賜在一旁,看著直暗自搖頭,心道:這個吳王,也實在太不懂禮儀了。

  是的,端木賜很清楚,吳王夫差根本沒有想要叔孫州仇自殺的意思。

  夫差他僅僅是擺一個譜,一個國君的譜而已。

  國君的譜是什么樣的?

  說一些要求臣子聽話、服從命令、勤勉履職之類的話,然后給予一些賞賜。

  僅僅如此而已。

  因為,吳王夫差將要當上列國諸侯聯(lián)盟盟主,他要適應向列國諸侯以及列國諸侯的大臣們發(fā)號施令,給予獎懲!

  但吳國文化底蘊實在太薄了,對于中原華夏文化尤其是禮儀文化實在知之有限,故才自擺烏龍,居然賜人以劍,這讓人情何以堪?

  吳王夫差還得意洋洋,既然你叔孫是魯國大司馬,這可是要經常領兵打仗的,寡人得勉勵你好好履職。

  那就送你一套鎧甲、一柄寶劍吧。

  另外,也讓你們列國諸侯的大臣們看看產自咱大吳國的鎧甲與寶劍,尤其是寶劍,沒見過做工如此優(yōu)良、刀刃如此鋒利的劍吧?

  這么好的劍,寡人就隨便賞賜了。要知道,咱大吳的將士們,可人人都配備了這樣的劍哦。

  怕了吧?

  這是咱大吳國武力的象征,誰敢不從大吳,那就一劍砍了!

  這倒不是吳王夫差自吹自擂,春秋晚期,列國諸侯中,吳國和越國這兩個諸侯國在冶煉技術上令人刮目相看,主要應用于鑄劍。

  傳說中的中國古代五大蓋世名劍,湛盧劍、純鈞劍、勝邪劍、魚腸劍、巨闕劍,均為春秋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

  傳說中的中國古代十大名劍,軒轅劍、湛瀘劍、赤霄劍、龍淵劍、泰阿劍、魚腸劍、干將莫邪劍、純鈞劍、懸濁劍、承影劍,有六劍為歐冶子所鑄。

  如今,越國臣服于吳國,吳王夫差拿出來的劍,豈是尋常之物?

  但是,在叔孫州仇看來,吳王賜劍,意味著命其自盡!

  見叔孫州仇慌成BB蝦的樣子,端木賜上前一步,對吳王夫差深施一禮,道:

  “外臣州仇謝大王賜甲,甘愿忠心追隨大王,討伐暴齊,并謹遵大王教誨,忠于國君,勤勉履職?!?p>  言罷,示意叔孫州仇趕快拜謝吳王賞賜。

  叔孫州仇這才反應過來,忙上前拜謝,接受了鎧甲。

  吳王夫差哈哈大笑,他也剛剛反應過來。為了炫耀一番,自己居然賜劍給叔孫州仇,那還不把他嚇出尿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