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魯國風云

第708章 吊唁上卿季孫肥

春秋魯國風云 千里草人 2258 2024-08-31 06:00:00

  魯哀公在魯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盡管許多時候,他作為魯國國君還要代表魯國出面。

  如公元前468年春,取代吳國成就了春秋霸業(yè)的越國,開始調(diào)停魯國與邾國的矛盾。

  越國聯(lián)手楚國滅了吳國后,貌似諸侯列國在戰(zhàn)國開啟時是這樣一個態(tài)勢:

  楚國主要經(jīng)營南方,同時江淮一帶原本的附庸國也回歸了一大批,實力越來越強。

  越國成了諸侯新貴,經(jīng)營著東南方和山東一帶,將原吳國的地盤一部分收歸旗下。

  晉國經(jīng)營著北方,重點是中原傳統(tǒng)那些諸侯,此時大舉吞并戎狄地盤。

  晉國雖然很大,但由于如今的晉國是趙、韓、魏、智四家的晉國,每家一份,地盤就不夠看了。

  秦國仍舊在西陲苦苦求存,反正只要有晉國在,秦國的聲音幾乎沒人聽到。

  齊國當然仍舊要在山東發(fā)力,但此時的齊國過于虛弱,所以很低調(diào),這也是齊國掌權的田氏家族的對外方針。

  齊國主要的還是經(jīng)營國內(nèi),不,是田氏家族把精力放在打造一個屬于田氏家族的齊國上。

  宋國還算給力,至少在傳統(tǒng)中原,宋國的聲音最響亮。這些年過來,宋國滅了傳統(tǒng)世仇曹國,現(xiàn)在又將傳統(tǒng)紀仇鄭國給打得喘不過氣來。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幾百年了,你們曹國和鄭國欺凌宋國時,可曾想過后果?

  包括魯國、衛(wèi)國、燕國等國在內(nèi)的其他國家,存在,但日子過得很被動。

  這一次,魯國被動地接受越國所謂的調(diào)停,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魯國曾經(jīng)滅了邾國,但在吳國的強力干涉下無奈讓邾國復了國。但復了國的邾國不少地盤還是被魯國拿去了,邾國一直想要拿回來。

  由于邾國卻連續(xù)出無道昏君,再加上吳國后來不斷受挫,這事就拖了下來。

  現(xiàn)在,越國成了地區(qū)性諸侯之長,當然得為列國諸侯做點什么,以突出諸侯之長的地位和存在感。

  于是,邾國的提案得到了越國的重視。

  越國才不管你邾、魯兩國的歷史恩怨,既然自己出面主持公道,那這個公道就是至少得把邾、魯兩國的邊界線給劃定。

  按理,這一次越國只派了卿大夫舌庸代表越國來主持公道,那魯國也只消派個卿大夫即可,這是外交對等原則。

  但誰敢惹此時看來強大無比的越國?這種出身東夷的國家,根本不懂禮儀,不講道理,一言不合就要打人的。

  所以,魯國大人物悉數(shù)出動,魯哀公及卿大夫悉數(shù)參加,連病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季孫肥也不得不從病榻上爬起來。

  越國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劃定駘上為魯國和邾國的邊界。

  這讓魯國原有的利益大大受損,尤其是季氏的利益。

  季孫肥又氣又急,卻又無可奈何。

  魯哀公倒一點也不心疼,他無所謂,因為這些地盤屬于魯國也好,屬于邾國也好,與魯哀公貌似沒關系。

  魯國,是三桓的魯國,是季氏家族的魯國。爭來的地盤,全部被以季氏為首的三桓瓜分了,魯國公室往往連渣都不剩一口。

  無奈接受了來自越國的強制調(diào)停結果,季孫肥嘆道:“如果子貢還在,那絕對不可能會是這個結果?!?p>  端木賜這樣的大牛人,最適合出現(xiàn)在這種外交場合。這些年過來,端木賜不知為魯國爭取了多少重特大利益,端木賜的功績,哪怕是季孫肥,也不得不承認。

  所以,仲孫彘也嘆了口氣道:“那季孫大人何不召子貢回來?”

  季孫肥點點頭,道:“老夫正有此打算,必須要召他回來?!?p>  談到端木賜,新繼承家業(yè)不久的叔孫舒看著季孫肥這番言不由衷的話,心道,正是因為你季孫肥的關系,子貢才不得不離開咱叔氏家族,離開魯國,去了齊國。

  叔孫舒沒好氣地對季孫肥道:“你現(xiàn)在確實會這樣想念子貢,那你過段時間再看看,是否還會想起子貢?!?p>  叔孫舒這話當然有根刺在里面,子貢本好端端在我叔氏家做事,你季孫肥卻趁我老爹去世之際,橫插一腳,將子貢給逼走。

  如今,子貢去了齊國,得到了齊國相國田恒的重用。子貢這樣的人,為魯國作出了多少貢獻,每個魯國人都看得見。

  甚至,不少人認為,子貢比孔夫子都有本事。

  但對這樣的人,你季孫肥也只是有了難題有了需要,才想到他。那不妨過段時間看看,當你沒了難處不需要了,你還會不會想到子貢。

  你肯定不會!

  你季氏,太勢利了。

  叔孫舒一說,季孫肥又氣又急,臉脹得通紅,但醫(yī)生說過季孫肥這把年紀再加上本就有病,不要隨便發(fā)火。所以強壓著對叔孫舒的怒意。

  魯哀公幸災樂禍地看著叔孫舒懟季孫肥,心道:最好把你季孫肥給活活氣死,寡人才高興。

  季孫肥沒有被氣死,但他還是死了。僅僅過了兩個月,即公元前468年4月25日,魯國實權派大人物、執(zhí)政上卿、大司徒、季氏家族宗主季孫肥病逝。

  這是魯國最重大的事件了,大到應該比國君死了還要重大的那種級別。季孫肥的幸事,當然就牽動了整個魯國。

  魯哀公聽聞消息后,一開始欣喜若狂,畢竟這個老匹夫確實把魯國公室給壓得死死的,寡人幾乎毫無作為。

  如果沒有季孫肥這種東西,可能孔夫子以及一眾孔門高徒都會在魯國出仕,魯國不但可以富國強兵,公室還能夠徹底掌控政權!

  現(xiàn)在死了啊,死得好,死得呱呱叫!

  但靜下心來,魯哀公又火氣上來了:什么?都去替季氏辦喪事了?還要送大把喪禮?你季孫肥,居然死得如此風光?

  魯哀公滿臉黑線,他決定勇敢地說不!

  一國卿大夫去世,作為國君當然得親自去吊唁。魯哀公盡管對季孫肥怨恨得很,但這個規(guī)定動作還是得做。

  不過,魯哀公雖然人是去了,但相關吊唁的流程卻沒走好:魯哀公完全沒走卿大夫吊唁流程,而是走了個上大夫吊唁流程!

  這是魯哀公耍的一個小伎倆,但這種小伎倆耍到吳國、越國這種國家估計人家看不出什么問題來,但這可是在魯國,全世界最講禮儀的國家。

  于是,季氏家族所有的人都憤怒了,季氏家族旗下所有的人都憤怒了,叔氏、孟氏家族及相關人士也憤怒了!

  死者為大,你國君居然對死者不尊?

  在憤怒的眼光海洋里,魯哀公慌了。離開季府時,魯哀公甚至并差點腳一軟摔倒。

  不久,魯宮中很多人都知道了一件令人憤怒的事:國君居然在吊唁時居然羞辱已故執(zhí)政上卿季孫大人!

  再不久,整個曲阜都對魯哀公憤憤不平:這樣的國君,難道還配當國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