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我能召喚猛將

拓展內(nèi)容

三國:我能召喚猛將 風吟大人 2243 2022-11-10 08:48:02

  說個題外話,也算是一個小貼士吧,免得后面有人杠我,當然這里指的是那種毫無根據(jù)的杠,如果是有理有據(jù),條理清晰的那種討論和建議,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一下。

  首先關于漢朝時期軍隊的著甲率,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個誤解,在這里作者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漢朝軍隊的披甲率,甚至是著鐵鎧的比例其實是很高的,漢朝的武德充沛程度,也遠超你的想象。

  現(xiàn)代挖掘出來的一個西漢時期的武備庫里有很清晰的文獻記載著,里面不僅儲存著可以武裝數(shù)十萬大軍的兵器,更有超過14萬的甲胄和6萬鐵鎧在里面存放,就連馬甲都有完整的5000多副。

  且不論這到底是一個地方郡縣武庫還是漢朝中央武庫,至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早在西漢時期,這樣規(guī)模的武庫就不止一處。

  甚至于設立在長安的漢朝中央武庫和洛陽武庫,論庫存的武器裝備數(shù)量應該還要超過東??の鋷?。

  除此之外,在《漢唐事筏》等文獻里有明確的記載,漢朝至中央及地方皆有武備,郡國皆有庫兵。

  《地理志》記載,“河南,南陽,泰山,潁川,河內(nèi),蜀,廣漢等郡皆有工官”。公官就是地方上制造兵器的部門,多設于產(chǎn)鐵之地。

  王莽竄漢時期,赤眉起義,馬援僅僅只用一個地方的郡縣武庫,便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武裝出來了4萬人對敵。

  這樣的記載還有很多,所以漢朝武德的充沛程度絕對是遠超你們想象的。

  并且早在西漢時期,就有很清晰的文獻和開挖出來的騎兵俑表明,漢軍的精銳騎兵在這個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配備馬甲了。

  當然這個時期的馬甲和后來真正意義上的具裝重騎兵相比起來,仍有不小的差距,主要是由皮質(zhì)或編織少量鐵片的當胸和左右身甲,等部分組成。

  而相比于一些公眾號所說的,漢朝騎兵更多只能做做斥候,襲擾一下側翼,更多的是下馬步戰(zhàn)等。

  其實已經(jīng)有明確的文獻記載,早在漢武帝時期,正面沖陣的突騎,就已經(jīng)開始了一定規(guī)模的運用,大將軍衛(wèi)青就曾以此大破匈奴。

  甚至包括后來大名鼎鼎,在西漢末期出現(xiàn)的完全可以稱之為半具裝騎兵的幽州突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高橋馬鞍這個東西,雖然不清楚是在西漢時期還是東漢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的,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在三國時期高橋馬鞍肯定是出現(xiàn)了的。

  所以那些穿越到了五胡亂華時期,然后憑借著高橋馬鞍組織起一支無敵騎兵,然后縱橫天下的可以省省了。

  再來看看曹操在《軍策令》里面清楚的寫道,“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要知道,在漢朝中期的時候,鎧和甲分別是指兩樣東西的,鎧是指鐵鎧,甲是指皮制的甲胄,雖然鎧甲這個詞在漢末又漸漸合二為一,重新變成了一個詞語不再特意作出區(qū)分。

  但以當時的情況,曹操說自己大鎧20領,雖然這里可能是一種比較夸張的修飾手法,但可以確定的是他的大鎧肯定不多。

  要知道曹操當時再怎么慘也是一鎮(zhèn)大諸侯,如果按照這里的鎧是皮甲來計算的話,應該是不大可能的,說句不客氣的話,稍微富裕一點的賊寇可能都沒這么慘。

  而如果是兩樣不同的東西,曹操也幾乎不大可能會拿出來做比較,所以以作者自己的看法,這個時候的袁紹大鎧萬領,甚至于不止萬領,應該是指那種擁有著極強防御力的重裝鐵鎧。

  而馬鎧也是同理,曹操再怎么落魄,像是戰(zhàn)馬的皮質(zhì)當胸等物件也不可能就那么十幾套。

  所以這里的馬鎧300具,以作者自己的判斷,應該已經(jīng)接近于后世的具裝馬甲了。

  同時大家都知道,曹操在擊敗袁紹稱霸北方之后,組建了一支極其精銳的虎豹騎,對于這支騎兵文獻里的具體記載不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那就是后來凡是虎豹騎出戰(zhàn)的場合,對于曹軍來說都是絕對的硬戰(zhàn)與苦戰(zhàn),而虎豹騎也沒有辜負曹操的希望,每戰(zhàn)必勝,攻敵必克。

  后來有部分人認為虎豹騎是一只正兒八經(jīng)的重裝騎兵,以作者個人的看法,其實這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曹操在擊敗了袁紹稱霸北方之后,獲得了足夠的資源,能夠支撐他打造出虎豹騎這一支精銳的騎兵。

  或許彼時的曹操還沒有足夠的錢糧,能讓他打造出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重裝騎兵。

  但當時曹操組建虎豹騎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為虎豹騎的騎士們配備上真正意義上的重裝鐵甲,并為他們的戰(zhàn)馬準備一些簡陋的皮甲,以此來組裝出一只精銳突騎,須知這樣的精銳在漢朝是存在的。

  后來的文獻很清晰的記載虎豹騎挑選驍勇組建,或有空缺,皆以百人將補之,也就是說這支部隊里一個大頭兵,放在曹軍的其他部隊里都可以擔當百人將以上的軍官。

  以漢末的戰(zhàn)爭模式,這些驍勇如果打散編入10萬大軍之中,甚至可以直接把10萬大軍的戰(zhàn)斗力提升一個檔次,如果是那些常規(guī)意義上的精銳騎兵,需要用這樣的人員配置嗎?

  所以當時的曹操如果組建了這么一只半重裝的精銳突騎,并且人人配有高橋馬鞍,是不是能夠解釋一下虎豹騎之所以會有這么強悍戰(zhàn)力的原因。

  而后來虎豹騎長途奔襲,而后一戰(zhàn)而定,可不可以理解成這只精銳騎兵,一人雙馬甚至是三馬。

  一匹戰(zhàn)馬負責趕路,一匹戰(zhàn)馬負責馱帶騎兵的裝備,專留一匹戰(zhàn)馬,保存馬力只為作戰(zhàn)所用,那個時期的曹操已經(jīng)不怎么缺戰(zhàn)馬了。

  在漢朝的時候,還有一個常說的詞語叫一漢當五胡,如果不是因為兵器鎧甲遠遠領先于敵人,一漢怎么當五胡?

  你砍我一刀可能不破我防,我反手捅你一槍就能要你的命,如此,自然能夠一漢抵五胡了。

  當然,這些都只是我的一些看法而已,大家有什么不一樣的建議,也可以一起討論一下,我之所以會這么想,也是為了補充本書的一些設定,如果有什么遺漏或錯誤的地方,也歡迎指證。

  最后再吐槽一下,虎豹騎這支部隊最早出現(xiàn)的時候都已經(jīng)是袁紹敗亡幾年之后了。

  所以有些小說里面,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曹操率虎豹騎追擊董卓,蒽……

  (我在評論區(qū)發(fā)個帖子吧,大家有什么想看的歷史人物和他們的數(shù)據(jù),以及一些知識點的補充,都可以在里面提出來,歡迎大家來一起討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