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廬州生變
廬州城。
“劉都統(tǒng)!”
“劉都統(tǒng)…!”
“您這是怎么了?”
“怎么了???”
這時一名宋軍將領,慌張的守護在城中一宅院中的臥榻前。
“叫…叫!”
“叫軍師…軍師!”
劉锜此刻表現(xiàn)的甚是虛弱無力。
“好…好!”
“劉都統(tǒng)您等我…等我!”
這將領說完,馬上沖出去了。
不一會,將領來到了瀘州城樓上,見到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將軍。
“軍師…軍師!”
“不好了!”
“老都統(tǒng)它…!”
“老都統(tǒng)它怎么了?”
“怎么回事?”
“趕緊帶我去瞧瞧!”
這白發(fā)將軍就是宋東路軍參謀軍師楊存中了。
于是楊存中隨著這位將領,匆匆來到了劉锜住處。
看到這時正躺在塌上痛苦不堪,不停伸吟的老將軍劉锜后,楊存中立刻沖了過來。
“老將軍!”
“您怎么了?”
“您這是怎么了?”
楊存中此時眼角淚珠都快掉下來了。
“楊…楊賢弟!”
“我…我恐怕不行了!”
“不行了啊!”
劉锜說話似乎都有些困難了。
“老將軍!”
“您一定沒事!”
“一定會沒事的!”
“快去請神醫(yī)…去請神醫(yī)!”
楊存中一邊安慰劉锜,一邊吩咐左右。
“不…不用了!”
“我…我有話單獨要…要同賢…賢弟你說!”
“你……!”
劉锜此刻如茍延殘喘一般。
“好…好!”
“你們都出去…出去吧!”
于是楊存中趕緊命左右全部出去了。
于是劉锜在楊存中耳邊輕聲說了起來。
沒過多久,就聽到了楊存中傳出來的一陣陣哀嚎之聲。
隨后,一眾將領也紛紛涌入了劉锜臥榻左右。
這時劉锜依然已經(jīng)沒有呼吸了,而且走的似乎很是安詳。
廬州城外十里之地。
“哈哈…!”
“李節(jié)制!”
“沒想到我們今日居然也能成為同僚,真是意想不到?。 ?p> 仆散忠義笑嘻嘻的從馬上下來,來到了李明忠面前。
“是??!”
“仆將軍,想當年我們各為其主,可沒少交鋒過!”
“今日能共事大明,也真是緣分、緣分??!”
“對了,這位先生…?”
李明忠一邊與仆散忠義打招呼,一邊把眼光轉到了一旁一位布衣男子身上。
“?。 ?p> “你說這位先生?。俊?p> “這是我?guī)ぶ械闹煸拗祆湎壬?!?p> 仆散忠義向李明忠介紹著。
“朱元晦拜見李節(jié)制!”
朱熹這時趕緊向李明忠行禮了。
“原來是朱元晦,朱先生??!”
“難怪李某一看朱先生,就發(fā)現(xiàn)先生其貌不揚的!”
李明忠自然覺得眼前這朱熹很不一般了。
“我們別在這說這些沒用的話的!”
“如今宋軍已經(jīng)據(jù)守前方廬州城了!”
“李節(jié)制打算怎么進攻那廬州城呢?”
仆散忠義當然想急于拿下廬州了。
“畢竟廬州可是有十萬宋軍駐守的,附近還有數(shù)萬宋軍作支援,而且其主將劉锜、軍師楊存中也在其中!”
“想拿下這廬州,可沒那么容易啊!”
李顯忠似乎有些為難。
“我倒是覺得我們可能會輕而易舉,就能拿下廬州城!”
一旁朱熹突然說道。
“什么?”
“輕而易舉拿下廬州城?”
“莫非這位朱先生您在說笑吧?”
李明忠當然不相信朱熹的話了。
“莫非朱先生又想要用您的大道理,單人匹馬去攻打廬州城?”
“這攻城可不是勸退,朱先生,您還是謹言慎行為好??!”
仆散忠義此刻也對朱熹話語,也略有些質疑之聲了。
“我朱熹聽聞宋軍主將劉锜出征前,就已經(jīng)病了,乃是帶病出征!”
“而宋東路軍一直遲遲沒有攻打我們歸德府,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其主將劉锜病重的原因!”
“而這次宋軍又突然撤軍到了這廬州進行部署,有可能是其提前猜測到李節(jié)制您會帶兵來幫助我們攻打淮西了!”
“可是當時我們已經(jīng)向宋軍下了戰(zhàn)書,宋軍不可能在明知我們是以暖擊石的狀態(tài)下,還在避戰(zhàn)!”
“所以我猜測宋軍無非是有兩種原因才撤軍避戰(zhàn)!”
“一是因為它們那皇帝趙構接受失敗,下令讓它們撤退了,可是依如今之局勢,那皇帝趙構是不可能突然下令撤軍的!”
“所以很有可能是第二個原因,就是宋軍主將劉锜恐怕已經(jīng)不在世了,宋軍不敢再戰(zhàn),才會撤退到這廬州來據(jù)守的!”
“既然其主將劉锜去世了,它們宋軍肯定不敢貿(mào)然把此消息散播到其軍中的!”
“既然它們不敢散播,我們?yōu)楹尾荒芴嫠鼈兩⒉ミ@消息呢?”
朱熹分析后,提議著。
“可…可是!”
“可是萬一劉锜沒有死去,那我們散步它死去的消息,不是白費嗎?”
李明忠便問。
“稟報幾位將軍!”
“這時廬州…廬州城探子剛才緊急送出來的密信!”
這時,一探子把一竹片呈遞了上來。
于是李明忠趕緊接過竹片,把其中灰塵清理干凈后。
馬上竹片上出現(xiàn)了‘廬州生變,宜速破之’八個大字。
“廬州果然出事了!”
“看來我們必須得立刻攻打廬州城了!”
李明忠看到竹片上字跡后,立刻向眾人說道。
“看來我所料沒錯!”
“一定是其主將劉锜死了!”
“看來廬州已是我們囊中之物了!”
“不過梁王、李節(jié)制,你們一定不可著急攻打那廬州!”
“不然有可能中了敵軍的詭計啊!”
朱熹突然又勸說。
“探子消息都讓我們現(xiàn)在立刻攻打廬州了!”
“朱先生為何要阻止呢?”
“莫非是你不相信我們在廬州城的探子?”
仆散忠義似乎有些急了。
“當然不是了!”
“你們想,探子剛傳回消息,說廬州發(fā)生變故!”
“既然是發(fā)生變故,為什么廬州城外沒有任何發(fā)生異樣的消息傳回來呢?”
“而且宋軍并非只有主將劉锜,而且還有一個更厲害的軍師楊存中坐鎮(zhèn)呢!”
“這楊存中可不簡單,我相信李節(jié)制一定對它不陌生吧?”
朱熹把眼光轉到了李顯忠身上。
“楊存中,我當然熟悉了,畢竟我們曾經(jīng)也算有所交集了,它身經(jīng)百戰(zhàn),乃宋廷僅存的幾位名將之一了,絕不是容易對付的人!”
李明忠不禁說著。
“那就是了!”
“如果王锜真的死了,掌軍的楊存中是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不做任何布置的,所以我們這個時候冒然去攻打廬州城,有可能得不償失!”
“所以與其急著去攻打廬州城,不如先按照我之前建議,先派人去向宋軍散布劉锜去世的消息,讓宋軍軍心大亂,這樣我們再去攻打廬州,不就是輕而易舉了嗎?”
朱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