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模擬出關羽和張飛造反
【209年8月就當你準備出兵西川的時候,就在發(fā)兵前一晚,關羽、張飛突然召集舊部起兵,但劉備舊日兵馬大部分都被感化不愿意跟從,但是關羽和張飛還是靠著個人影響糾集中了兩千人馬,向你州牧府突然發(fā)動攻擊。這一刻關羽、張飛連性命都不想要了,這想做著最后一次。
其實你早有防備,關羽和張飛開始集結部隊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但是你就想要看看支撐劉備的究竟還有多少人馬,這些人馬不能繼續(xù)留在身邊了,要不然自己領兵進入西川這些人馬也是個隱患。
關羽和張飛殺入州牧府中才發(fā)現(xiàn)岳飛早就埋伏好兵馬,而且李元霸也在院子中。
你白衣飄飄,迎著關羽和張飛一步步走去,“二位將軍難道以為你們能贏嗎?”
關羽道:“不為了贏,只為了死,大哥說你是個了不起的人,我們兄弟二人是相信的,可是再了不起也不是我大哥。那日暫時投降你,并非心甘情愿,而是不愿意大哥不放心,我們來殺你,并不怪你,當時爭天下的時候就想過萬一事不成,一死便了?!蔽业热肆x同生死,今日若能勝利就當復仇了,若失敗就應了義同生死的話語。
關羽和張飛一面說著一面便向你殺來。李元霸暴怒而出舞動雙錘大戰(zhàn)關羽和張飛,不過五六錘子的樣子,就把二人兵器打飛,而后你自知無法收復關羽和張飛就將二人放走了。】
諸葛亮根據(jù)這段得到的模擬信息,要想留下這二人確實很難,這二人跟劉備關系比親兄弟還親,也不怪劉備在真正歷史軌跡中能豁出去萬里江山,去替關羽報仇,看來關羽是值得的,可自己不想殺了關羽啊,那么能讓關羽跟從自己辦法只能從義字入手。活人里面能夠勸降關羽的就只有張飛了。
這也是一個死結,但張飛與關羽還是有一點是不同的,張飛根據(jù)三國志的記載和自己感受來說,張飛威猛雄壯,且有國士之風,其可能被說動的地方就在于張飛夫人夏侯氏。
諸葛亮根據(jù)三國志記載張飛以三十多歲的年齡娶了夏侯淵十三四歲侄女,這就讓人有些想不到了。十三四歲的女子倒是也到了出嫁年齡、史書在記載大漢帝劉弗陵的皇后,上官皇后,當上太皇太后的時候,也超過二十歲。
那么這個張飛認識夏侯氏的過程也就有點意思了,張飛看見了有一位姑娘,在本郡打柴,并且知道這是一位良家女,然后就娶為正妻了。
這段話寫的有意思,這個本郡顯然指的就是沛國譙縣,這也是曹操老家,曹操和夏侯淵也是宗親關系。張飛在曹操老家看上一個女子,一眼就看上了,很顯然這不會是因為品德,很顯然是長得好看,后來張飛的兩個女兒都嫁給劉禪當皇后,那時候張飛已經(jīng)故去了,第一個是因為政治聯(lián)姻,這第二個就未必了。
這個夏侯氏就成為張飛正妻,而張飛知道夏侯氏是良家女,很顯然也就知道夏侯氏是夏侯淵的侄女。
夏侯淵早年家里面是非常窮的,為了養(yǎng)活自己侄女,把自己的孩子都餓死了。夏侯淵如此愛惜自己這個侄女,怎么會流落到砍柴,也許就跟自己在隆中種田一樣,不是以砍柴為生的。
這時候夏侯淵已經(jīng)跟早年貧困的時候不同擔任軍中要職位,要么一郡的太守,就算忠于曹操,不去貪錢,那曹操也不會不接濟一下的。
后來正常歷史軌跡當中漢中之戰(zhàn)也有意思,張飛專門挑張郃,而避開了身為主將的夏侯淵,這才有了黃忠刀劈夏侯淵。這里面一般的說法是劉備認為張郃強于夏侯淵所以讓張飛去對付更強的,可問題是哪個對曹操來說更重要,不要說袁紹手下投降的張郃,就是一直跟著自己的徐晃也未必能比夏侯淵更重要。就算夏侯淵能力不如張郃,但是影響力和對曹操這個傷害程度是不同的。
張飛在夏侯淵死后,還跟劉備商量厚葬夏侯淵,這肯定是張飛夫人的主意。這里面斬下敵人大將,一般情況就會用敵人頭號令三軍,摧毀對方士氣,也就張飛說話劉備能考慮。這更有意思的在于后來司馬家發(fā)動政變,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投靠劉禪。劉禪熱情接待,還對指著自己一個孩子說,這是夏侯氏的外甥,還把夏侯霸封車騎將軍。
這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張飛很愛自己這個夫人,這樣算來張飛和曹操都有親戚關系這樣也有點意思。諸葛亮想到這里就想到自己大哥諸葛瑾將來能做吳國大將軍,侄子諸葛恪能做輔政大臣,自己在魏國有一個族弟叫諸葛延在司馬氏想要取代曹魏的時候,討伐司馬家。他也不知道自己將來如何收場,這三方勢力還互相聯(lián)姻,最后都變成親戚間的戰(zhàn)爭了。
諸葛亮心想若想要說服張飛,真要從夏侯氏入手,更何況根據(jù)三國志張苞體弱多病,少年夭折,假如我要能救了張苞,說不定能說服張飛,況且張飛歷來都喜歡讀書人,說不定能說服他。
【209年9月,你正式打算起兵八萬大軍以白起大將,甘寧、黃忠、魏延為副將,以龐統(tǒng)和徐庶、馬良為謀主,以李元霸開路先鋒
另外一路以韓信為主將統(tǒng)領關勝、魏延、趙云、廖化副將任意選路進攻,成都城下匯合。
你和白起率領大軍很快就來到巴郡一路勢如破竹,因為劉璋也沒想到你會這么快就攻打蜀地,占領了永安,而后兵臨江州。】
【209年10月,這鎮(zhèn)守江州的大將是黃權、副將是孟達,軍師是法正。你知道法正是個沒有忠心的人,個人能力特別強,但是希望得到重用,只要給予一定的地位,這江洲根本就不用打。
白起設立營寨很是穩(wěn)妥,讓人看見營寨都產(chǎn)生畏懼,尤其是李元霸剛安下營寨就跟敵人發(fā)生較量,連殺三位副將,黃權坐不住了,急忙請法正想辦法。
黃權本來特別不放心法正,本來巴郡是由老將軍顏嚴鎮(zhèn)守,本來萬物一失,可法正偏偏說服劉璋自己來鎮(zhèn)守,黃權一眼就看出法正沒有安好心,自請求鎮(zhèn)守江州。誰知道諸葛亮真的來了,而且李元霸英勇無敵,最重要的是諸葛亮居然能拿出八萬大軍,這個數(shù)字就是劉表全盛時期也無法做到。
所以黃權無奈才來法正,法正見黃權無奈來問自己,反而媏起架子來。“不知道黃將軍和孟將軍可有良策。”這孟達跟法正關系本來不錯,也是相同心思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投降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