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回 讀正氣感知行一 為正詩名議作詩
看著《正氣歌》上蒼勁悲涼的筆跡,賈蘭仿佛置身那囚室之內,旁觀文丞相神游故國凄然淚下之情景。
一股浩然正氣撲面而來。
古人常說養(yǎng)浩然之氣,這浩然之氣是什么,卻很難描述清楚,有人說這是一種情志、一種品質,但總歸太過虛無飄渺,難以理解。
曾經賈蘭是以紅旗下英烈舍生取義的精神來理解,但細細思量之下,又覺得與獄中的文天祥思緒不太一致。
文丞相身處囚室,回憶過去種種,十數年以來,他目睹的是光岳氣分,士無全節(jié),君臣義缺,誰負剛腸,自五胡亂華之后,神州大地又一次盡數沉淪外族之手。
他是悲憤的,他的處境便如同三閭大夫那般,國破家亡,已是無力回天,于是他也三閭大夫一樣,選擇立德立言,留下萬世信仰之基。
“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如今再讀此文,情景交融之下,賈蘭才明白,這是氣節(jié),是精神,是民族之魂!
《左傳》有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雖久不廢,此三不朽。
但能夠達到不朽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僅僅是為了追求不朽而去立言,反而本末倒置。
賈蘭不一樣,在自我的認知中,從一開始他就承認自己是功利的。
他覺得說的再漂亮,行而無功也是徒勞。
包括寫《聲律啟蒙》在內,主要為了立功,其次才是立言。
理想分兩種,一種是我實現了理想,一種是理想通過我獲得實現,賈蘭是兩種理想都想實現。
第一種理想,只需要你個人有一些才氣,加上把握住一些機遇便能實現;但第二種理想,則需要你達到一定的精神境界。
紅旗下成長起來的人,賈蘭是向往第二種人的,但他同時很清楚這種人很難做到。
家國情懷、淡泊名利、甘于清貧、寡情薄意。
直到秋闈第三天,面對盛宏所出的題目“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寫出“與時偕進”,又辨析了“天心我心”之后,賈蘭隱隱覺得在治學一道自己又通透了一些,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縈繞心頭,如今讀了警幻給自己的正氣歌,這股感覺更加強烈了。
此時,手上的正氣歌原頁無風自動,冒出點點星光,一股中正平和的氣場油然而生,與賈蘭產生共鳴。
一股文意直抒胸臆,賈蘭靈覺猛的一漲,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細細體會,然后張開眼睛的賈蘭難掩喜悅心情,朝警幻拱手施了一禮:“多謝仙子!”
這是不可言狀的感覺,不過賈蘭卻清楚,此刻自己終于邁入了警幻此前所言修真引氣的階段。
難怪警幻無法解釋,這種體會不是打怪升級,全靠一個悟字,用最簡單的解釋,還是陽明先生那知行合一的理論。
知行一體,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與行看似是因果的關系,但其實是同時而生,沒有先后。
從前賈蘭無法得出這樣的體會,不是他沒能背誦默寫正氣歌,其實他一直都在體悟著,只不過他還沒有達到真正理解的層次,如今層次到了,便立刻悟了。
賈蘭正想再詢問什么,忽然靈機一動。
一低頭,自己的軀體又開始虛無起來。
警幻笑意盈盈地朝賈蘭福了福:“時間到了,警幻此后會常常留在此地,期待與尊者下次再見?!?p> “好吧……”雖然不舍,但相比上次賈蘭已經能夠沉心靜氣了,于是也拱了拱手:“賈蘭也期待與仙子再會!”
警幻盈盈一笑,美不勝收。
但見眼前視線漸漸模糊,景物變換之間賈蘭忽然問:“敢問仙子可還有所告誡?”
警幻怔了一怔,脫口道:“關于……不要說……!”
不要說?
不要說什么?
轉瞬間,賈蘭已經回到貢院正堂,余光一掃,時間回到了自己領著一眾中式士子朝眾考官施禮的時候。
沒有人察覺到賈蘭已然又到了離恨天一趟。
盛宏與學政笑吟吟地對中舉士子說了一番勉勵的話,隨即開始點評眾人考卷的環(huán)節(jié)。
包括曹潤冧在內一眾士子都豎起了耳朵,一個個翹首以盼。
雖然解元的考卷照例是要公開的,但他們都想湊這第一手的熱鬧,也更想聽聽到底賈蘭的試卷好在哪里。
盛宏親自開口點評賈蘭的卷子,聽得主考對賈蘭試卷的講解,最后以中正平和,平中見奇做結尾時,一個個或贊嘆、或羨慕,同時也釋了心中疑惑,賈蘭不但文章做得好,連之后的詩作還有策論都可圈可點。
特別是策論,賈蘭在試卷中的看法清新出奇,初看時有些左道旁門的感覺,細細一想又覺得另辟蹊徑,讀起來理所當然。
是以大家都服氣了,看著賈蘭的目光鄭重起來。
“總裁大人,學生有一事不明。”此時曹潤冧又站了出來,此次他動作間卻少了幾分倨傲,盡管無端開口依舊顯得有些無禮。
盛宏也不介意,舉手示意曹潤冧把話說出來。
“總裁大人,學生以為解元之文章,得之中正,也失之中正,總而言之不過平平之言……”
他一番洋洋灑灑的評判,不得不說此人記性真不錯,雖有些抬杠的嫌疑,但無一不是從賈蘭原話中引申而出。
盛宏笑了笑:“且不論你所說的對與否,單一項賈蘭便比你優(yōu)秀?!?p> 堂上考官們紛紛笑了起來。
曹潤冧,正要分辨,卻聽盛宏云淡風輕地說了一句:“賈蘭此子比你們早了半天交卷,還多作了一道四書題?!?p> 學政補充道:“而且還是主考大人親自出題,我等堂上考官親自監(jiān)考?!?p> “什么?!”眾人皆驚,提早交卷半日,還被主考加試一題?
盛宏揮了揮手,一旁書吏拿出一卷用大字謄寫的文章,展開在眾士子面前。
讀完之后,他們像看怪物那樣看著賈蘭。
“不、不可能!”曹潤冧腳步踉蹌,差點沒站穩(wěn)。
賈蘭最后的文章依舊四平八穩(wěn),可層層遞進,立意高大,眾人讀了都生出了自愧不如的想法。
曹潤冧只是自傲,不是傻,自然也讀出此文不凡,方才出口,未嘗沒有一些抬杠的意思。
“聽說解元郎詩作平平,不知可否作詩一首?”冷不防一旁一位官員淡淡問了一句。
眾人目光刷的一下流轉過來。
盛宏撇了一眼,此人正是之前提議中止賈蘭考試資格的河間學政,但見他從容地拂了拂身上官袍,拱手朝自己笑道:“大人,這幾日下官聽得一則流言,稱解元郎詩才平平。
解元郎身為順天府文魁,不擅長詩賦,豈不貽笑大方?
下官覺得今日正是機會,讓解元郎一正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