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激活神格,絕望?
御書房,李琩普及理學常識、規(guī)劃宏偉藍圖,口干舌燥、嗓音沙啞,這一堂啟蒙課,最終在李隆基的一巴掌下悄悄結束了。
“你回去吧,在府中閉門思過,無詔不得出府,問安也免了?!?p> “阿耶,思什么過?”
大家不是交流的很好嗎,怎么又要思過了?
剛才還是麒麟兒呢,皇帝都這么善變嗎?
“滾!”
滾就滾,李琩轉身即走,咕嚕嚕的肚子已經(jīng)鬧了半天意見了,他迫不及待的要回去陪玉環(huán)吃飯了,誰愿意在這兒跟幾個老頭子磨嘰??!
走到大殿門口,他又回頭提醒了一聲:“記得卯時起來看月亮啊!”
“滾吧!”遠遠的傳來皇帝的愛護。
李琩坐在回府的馬車上,摸著空空的肚子,這一天是滴水未進?。?p> 但也不是沒有收獲,當有了足夠的利益,重新洗牌未必不可。
正在這時,一縷縷的信仰之力傳來,片刻之間,已收獲三四百縷信仰之力了。
霎時,識海中的神格碎片散發(fā)七彩光芒,再也不復灰撲撲的石質感,氤氳之氣從識海彌漫開來。
“神格徹底激活了!”
李琩瞬間就明悟了這種狀態(tài)。
再仔細感悟,這些信仰之力竟全部來自宅中的下人,原來牛懷安在接收了宮中配發(fā)的物資后,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給宅內眾人發(fā)放過節(jié)福利了。
這些侍宦哪里遇見過這種好事,以前不管是在宮中還是在其他王宅當值,逢年過節(jié)頂多能有一盒點心,兩斗糧食已經(jīng)不錯了,大多時候什么都沒有。
尤其底層的侍女、太監(jiān),平時沒有額外收獲,只靠微薄的俸酬生活,過的很不容易,此時忽然被壽王爺恩賜五六石糧食,當即感恩戴德,不停的念叨王爺?shù)暮谩?p> 至于那些力課,都是窮困人家來服勞役的,平時能吃飽穿暖已經(jīng)不錯了,哪里敢想被恩賜五六石粟米。要知道這些糧食帶回去,省著點吃,能支應一家老小好幾個月了。
所以這些力課盡皆以頭搶地,對著內宅的方向不??念^謝恩,心中滿滿的都是對李琩的感恩,恨不得回家后給他立長生牌。
這個年代,雖然已經(jīng)比較富庶了,但大多數(shù)窮人依然難以溫飽,至于來服力課的,更是家庭窮困,無錢贖買勞役的,因此這些糧對他們來講,意義重大。
破碎的神格被徹底激活,李琩了解了一些神格的功能。
首先就是能感受到信仰之力的來源、信仰人的祈求。
其次,十萬縷信仰之力可被神格合成一縷靈力,十萬縷靈力可被神格合成一縷神力。信仰之力中的個人意志會被神格煉化,不會影響主人的性格。
最后,那個神格空間名叫神海空間,當凝聚成出神力,則存于神海之中,十萬縷神力可演化法則神國,助人成神。
了解到這里,李琩徹底麻了,百億縷信仰之力才能合成一縷神力,千萬億縷信仰之力才能成神。
整個大唐才七千萬人左右,整個世界估計也才兩億人,全世界每人給我提供50縷信仰之力,我才能有一縷神力,每個人給我提供五百萬信仰之力才能成神。
我去……
這個時代,大唐人的平均壽命也就五十左右吧,世界上一些落后地區(qū)更少,平均一個人才能活幾天。
這還有希望嗎?
絕望?
有些!畢竟成神的夢想那么近,卻感覺怎么也走不到頭。
憂郁了一會兒,李琩開始自我調節(jié)。畢竟難過也于事無補。
但反過來想想,好歹有神格殘片轉化靈力、神力強化身體,起碼能自在的比別人多活些日子不是?
更何怳有神海空間這個作弊器,發(fā)揮好了,推動大唐文明進步,糊弄李隆基等人的全球之主不是沒有希望啊。
還能比其他人多一世的經(jīng)歷,還有奮斗的動力和能力,還要怎么樣?
何況死后說不定還會開啟下一世呢,畢竟導致他穿越的神格碎片還在他識海里呢?
而且,路子畢竟沒堵死不是,雖然看似很難很難。
事情就是這樣,換個角度,就容易接受多了。
調整好心態(tài),李琩面無表情的回到壽王宅,卻不想,一路走來,遇到的下人們紛紛出來磕頭謝恩,李琩趕緊一番禮讓。
結果聞訊而來的人越來越多,還在發(fā)放物資的牛懷安也趕了過來,見這個樣子,只好在中門之處,將內外宅的人聚在一起,侍女們和部分太監(jiān)在內宅,部分太監(jiān)和雜役力課在外宅,都聚在中門門口一并向李琩謝恩。
李琩看著高興的眾人,心里一陣安慰,花點錢,換來雙方的開心,賺大了。
順便給大家拜了早年,又引得大家一陣謝恩不止。
王爺拜年!感動啊,瞬間又是四五百縷信仰之力入賬。
嗯,還可以這樣薅羊毛嗎?這還有什么好吝嗇的?
早點轉化一縷靈氣看看什么感覺!雖然成神艱難,但也得努力一把看看?。?p> “今日在宮中受陛下教誨,我甚是感念大家辛苦不易,一人再分半匹絹,去買點什么,或者做兩套衣裳好過年。牛監(jiān)院,為大家分好,勿漏一人?!?p> “謝王爺,王爺恩德……”
下面的人激動萬分的感恩,但李琩的注意力卻在信仰之力上。
“嗯?不對,這次信仰之力少了,只有一兩百縷了……”
李琩有些傻眼,看樣子不能短時間對著同一波人薅羊毛。
薅禿了就不好了!
李琩朝大家擺擺手,便穿過自動分開的人群,向內院走去。
他合計了一下,發(fā)現(xiàn)才一千縷左右。
不由苦笑道:“任重而道遠啊,希望未來可期?!?p> 回到內院,玉環(huán)正笑意盈盈的出來迎他。
“郎君,你回來了,我已經(jīng)讓林茵她們散了呢!”
看著嬌俏的玉環(huán),他給她緊了緊大氅,“散就散吧,天都快黑了。晚飯吃了嗎?”
“沒有,等著郎君呢!”
“那咱們一起吃!走,我喂你……”
李琩這邊,差一點皆大歡喜!雖然這一點差的有點大。
然而,皇宮中,皇帝卻還在與張九齡、裴耀卿、李林甫、賀知章商議關于他帶來的種種機遇與危機。
賀知章不是宰輔,但他資格老、門人多、威望高,正適合代表儒家。
而且他心性豁達,并無門戶之見,因此他的意見也比較重要。
“陛下,既然壽王的行跡一直都為陛下所知,不曾有意外情況。那老臣以為,不管他的知識從哪里來的,謫仙也好,神人轉世也罷,圣人夢中授法也行,對大唐來說,都是千年難逢的機遇?!?p> 李隆基卻并無出聲。
與其說賀知章是個政場官員,不如說他更像一個純粹的文人學者,對于知識文化,他不愿意摻雜太多的政治和利益,這也是他為官四十來年,才做了個工部侍郎的主要原因。
加上工部的工作本就以技術為王,他更能明白先進的科技對民事民生的重要性,因此,他最是支持李琩傳播理學。
李隆基看向李林甫,他向來欣賞李林甫的能力,在他心里,李林甫是下一步接替張九齡,執(zhí)掌中書門下的最好人選。
李林甫心中,一直都是比較看好李琩的。首先武惠妃是后宮第一人,床頭風很有力,還與他親善;其次李琩是由李隆基的大哥寧王養(yǎng)大,宗室向著李琩;其三皇帝表面上對李琩最為疼愛,各項福利都僅次于太子;其四很多大臣看好李琩的未來,陣營勢力較大(當然今后就未必了);最后,原李琩性格仁慈(軟弱),輔佐起來既易擅權又不會被秋后算賬。
所以,沒有理由不支持。
“陛下,臣以為,壽王已經(jīng)給出了最好的出路,以儒道為民族之魂,可以塑忠孝,以理學為國之手足,可以強國力,天地規(guī)則由道定,尋道成神。陛下,臣已期待陛下威壓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