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柳湘蓮從外城桃花胡同的四合院,搬到了內(nèi)城國子監(jiān)街的文華堂。
“文華堂”的招牌已摘下,但柳湘蓮的酒吧招牌還沒掛出,現(xiàn)在暫且還是稱之為文華堂。
這天下午,柳湘蓮正跟齊兒在文華堂整理東西。
齊兒便是此前兩次殷勤接待柳湘蓮的伙計。
顧文覺破產(chǎn)了,文華堂轉(zhuǎn)賣了,齊兒便沒工作了,柳湘蓮對齊兒的印象挺好,酒吧也需要伙計,便將齊兒雇了下來,齊兒對此感激。
齊兒今年已經(jīng)二十虛歲。
在這樣的古代社會,男兒十七虛歲成年,女兒十五虛歲成年,二十虛歲的男兒,年齡不小了,不少這個年齡的男兒都成家立業(yè)。
柳湘蓮比齊兒要小幾歲,不過前世他活到了三十幾歲,他也覺得“齊兒”這個稱呼不錯,便這般稱呼了,齊兒可不會介意。
“柳二弟?!?p> “柳二弟?!?p> 這時,突然有兩個美服華冠的哥兒,邁步走入文華堂對柳湘蓮招呼起來。
一個叫賴尚榮,一個楊貞遠,都是原主的狐朋狗友,這里的“狐朋狗友”,指的是一起吃喝玩樂而非一起干正經(jīng)事的朋友。
事實上,這兩個狐朋狗友都不簡單。
賴尚榮的祖母是賴嬤嬤,父親是賴大,叔叔是賴二。
賴嬤嬤、賴大、賴二都是賈府的奴才,但這三個奴才很不簡單。
賴嬤嬤是榮國府的老奴才,如今就連賈母都要給她一些面子,賴大則是榮國府的大管家,賴二是寧國府的大管家!
這一家子是賈府最有錢有勢的奴才家,多年來從賈府貪墨了很多財物,如今已成了財主。
賴尚榮一出生就被榮國府放成了自由人,不再為奴,在賴家過著公子哥的生活,有丫鬟婆子們捧鳳凰似的伺候,讀書識字,還在榮國府的幫助下,捐了個正七品的知縣,不過,幾年了還沒補上實缺。
楊貞遠的身世跟柳湘蓮類似,他的曾祖父是開國武勛,封的是一等男,比柳原還高兩級,他的祖父楊戎如今還在世,是他家的襲爵人和族長,只是,楊貞遠的父親不是楊戎的嫡長子。
正在忙碌的柳湘蓮,聞聲抬頭,發(fā)現(xiàn)賴尚榮和楊貞遠后微微一笑:“賴兄,楊兄,你們怎么來了?”
賴尚榮上前笑道:“咱們聽說你被逐出了柳家,且在國子監(jiān)街這里買了間鋪子,想來瞧瞧你,便找來了。”
柳湘蓮沒奇怪。
楊府、賴宅都在柳府附近,原主是在柳府出生長大,先是跟楊貞遠相與交結(jié),后又相與交結(jié)了賴尚榮。
楊貞遠開言道:“柳二弟,聽說你是被冤枉的,你分明拿著賣祖產(chǎn)房舍的銀子買了這家鋪子,卻被冤枉成賭博敗家屢教不改了?”
柳湘蓮點了點頭:“正是如此?!?p> 楊貞遠道:“你為何不早些和長輩伸冤,如此也不至于被逐出來?!?p> 柳湘蓮道:“我說了我是拿銀子開酒鋪的,卻無人信我,心痛之下,我也無心伸冤了?!?p> 賴尚榮笑道:“咱們來了,你這個做東家的不帶我們瞧瞧這鋪子?”
柳湘蓮堆著笑:“理當(dāng)如此。”
當(dāng)即,柳湘蓮帶二人參觀起了文華堂,從前店到后院。
賴尚榮問:“你這鋪子是多少銀子買來的?”
柳湘蓮如實道:“七百兩銀子?!?p> 賴尚榮道:“只七百兩?這地段的這么一間鋪子,該不止七百兩吧?”
賈府對待奴才可是仁厚得很啊,尤其是榮國府,賴嬤嬤在榮國府比王熙鳳這種年輕的主子還有體面,要知道,王熙鳳可是榮國府的內(nèi)宅總經(jīng)理。
因此,賈府有好幾家奴才都貪墨肥己成了財主,為首的便是賴家。
也因此,賴家這樣的奴才家,可以自己在外頭經(jīng)商,其中,賴家就在神京城開了三家鋪子,其中一家便開在距離國子監(jiān)街不遠處。
賴大、賴二平日分別在榮國府、寧國府忙碌,賴尚榮雖捐了官還沒補上實缺,所以,賴家的三家鋪子平日都由賴尚榮管著,賴尚榮也因此對國子監(jiān)街的商鋪市場價有些了解。
柳湘蓮道:“原東家張口要八百兩銀子的,我議了價?!?p> 賴尚榮笑道:“不承望柳二弟還有這份議價的本事?!?p> 說完賴尚榮看向楊貞遠,笑問:“楊二弟,適才咱們來前你說什么來著?”
楊貞遠笑道:“我說,柳二弟他目今定憂悶著,咱們見著了他,我便請個東道,往附近的酒樓高樂去,擺一桌豐豐富富的席面。”
柳湘蓮道:“楊兄的好意我心領(lǐng)了,只是今日我才剛搬來,目下忙著收拾,過段日子,等我這家酒鋪開起來,我可要請楊兄和賴兄東道的?!?p> 柳湘蓮隨即道:“今日我倒是有一事,意欲觍顏找二位幫襯幫襯?!?p> 賴尚榮登時不則聲了,楊貞遠則笑問:“何事盡管開口,只要我能幫襯到,那便義不容辭?!?p> 柳湘蓮道:“頭里我的那匹馬沒了,你們曉得此事,目今我屬實需要一匹馬,若去外頭買,難免花費不少銀子,目今為了開酒鋪,用度須得節(jié)儉,便想問問賴兄、楊兄,是否可低價讓一匹馬給我?”
原主以前確實有匹馬,只是此前有一回,這廝在嚴廷章的賭博場賭急了,把馬都給賭沒了。
賴尚榮更不則聲了,瞅了一眼楊貞遠。
楊貞遠笑道:“今日我騎來的那匹馬便給了你,我用這匹馬預(yù)祝你的酒鋪馬到成功!”
賴尚榮聞言心里偷偷譏諷:“你楊貞遠也不是多有錢的,一匹馬說送就送了?你這不叫大方而是犯蠢!”
在大靖,民間可以販馬,馬屬于高檔消費品,一匹普通的馬,市場價一般就在八十兩銀子左右,更別說好馬了。
柳湘蓮頓了頓,對楊貞遠道:“按理說,我不該受楊兄這匹馬的,只是目下我陷入困境,顧不得臉皮,但我向楊兄保證,日后必當(dāng)還你這份情面?!?p> 他現(xiàn)在不能拿出八十兩銀子去買馬。
他也知道,楊貞遠不是多有錢,八十兩銀子對楊貞遠而言不算小數(shù)目,但也不算多大的數(shù)目。
他把楊貞遠的這匹馬,記成了心里的一份人情。
根據(jù)原主的記憶以及楊貞遠眼下的慨然送馬行為,柳湘蓮知道,楊貞遠雖是個狐朋狗友,卻是個重情義和大方的。
至于賴尚榮,這廝不僅吝嗇也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