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月看見孫子翹二郎腿,連忙叫他端正坐好。孫子默默看了一眼奶奶正翹著二郎腿的姿勢。
莊月把自己翹著的腳給放下來,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說:“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毙『⒆泳托枰陨碜鲃t,不然小孩子也是很精明的,根本就不會聽你的。
小孩子就像地里的一顆種子,你給他什么就會回報什么。你是什么樣的人,大概率你的孩子就會變成什么樣。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深遠的人。好環(huán)境同樣重要。
要是對孩子不好,一件件小事堆積在一起,時間就像是逐漸失效的麻藥。年少的傷痛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爆發(fā)。
所以到最后,孩子總覺得父母欠自己一個道歉,父母卻覺得孩子欠自己一句感謝。
莊月覺得作為父母,幼小的孩子會依賴父母的羽翼下成長,就應(yīng)該教會孩子獨自生存的能力,和混社會的本事。養(yǎng)大一只雄鷹,是讓他飛翔,而不是禁錮于高臺。
莊月常常思考為什么會選擇孩子作為養(yǎng)老工具,因為孩子從一生下來就會依賴父母,培養(yǎng)十幾年,親情的紐帶輕易斬不斷的。
很多人都是怕老無所依才要小孩的,但如果你不老不死,還想要小孩,那就純純的是出于喜歡小孩子的心情了。
無論怎么樣,我們也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收獲了辛酸苦辣,既有私心,也有算盤。既有愛,也有偉大。
……
莊月常讓孫子多讀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孫子問:“為什么有人說讀書不重要了呢?”
莊月:“因為他沒有享受過讀書的好處,教育的本質(zhì)是讓你明辨是非,善于學(xué)習(xí),掌握更好的方法去工作去實踐。
不吃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上的苦。不吃動腦筋的苦,就會去吃體力上的苦。
當(dāng)你讀的書越多,懂得的道理越多,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不懂的就更多。你長大就懂了。”
孫子越長大,心眼也越多。一次莊月竟然從自己的床底下發(fā)現(xiàn)很多的包裝紙,掃出來可以裝滿一個垃圾桶那么多。全家上下,會干這種事情的,除了孫子還有誰呢?
莊月找到孫子問:“你知道,誰往我的床底下塞垃圾么?”
孫子嘴硬:“我不知道呀,我什么都不知道。”
莊月不拆穿他,拉著他的小手,就對他說:“那這樣吧,你幫奶奶告訴那個人,奶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他往床底下扔垃圾了,叫他不要再扔了知道嗎?”
孫子點頭說好。
莊月沒有強制小孩認錯,因為小孩子也要面子,萬一他不承認而哭起來,不好哄。另一方面也是告訴他,不準(zhǔn)在床底下扔垃圾了,目的達到就好。果然這次以后,床下就沒有多少垃圾了。
一次,孫子不小心打碎莊月的小豬儲備罐,莊月只輕輕看他一眼,對他輕聲細語的安慰:“下次小心點。不過你摔碎了我的東西,賠我一個吧?!?p> 收拾好殘局,莊月領(lǐng)著孫子去外面買了個更漂亮的儲存罐,重新擺放好,兩個人又一起嘻嘻哈哈的玩游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