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供孩子讀書
茶葉蛋是煮熟了帶過去,不怕跌碎。
陸鳳梅的速度倒是很快,沒一會兒功夫,就買了五十個雞蛋回來。
早兩年大隊養(yǎng)雞的少,沒改革開放前,計劃經(jīng)濟管制,一家頂多能養(yǎng)個兩三只雞。
現(xiàn)在每家都養(yǎng)得多了點,除了自己家能吃到雞和雞蛋,還能攢著雞蛋往外賣一些。
大隊家家戶戶都攢了雞蛋,陸鳳梅想收購自然容易得很。
等著陸鳳梅買完雞蛋回來,天擦黑了。
蘇曉冉不急著煮雞蛋,而是先解決晚飯的事情。
嗯,這會兒都快餓死了。
中午她和陸鳳梅忙著烤紅薯,賣紅薯,就隨便對付了一頓。
來回一趟縣城,走了那么多路,可累得不輕。
陸鳳梅今天掙錢了高興,臉上一直掛著笑。
晚飯不像之前那樣吃粗糧,大家都一起吃細糧。
除此之外,陸鳳梅還給三個孩子一人煎了一個雞蛋。
香噴噴,黃燦燦的雞蛋,看著就冒著誘人的香味兒。
再加上面條,撒了把蔥花,搭配幾顆小青菜,已經(jīng)足夠美味的。
陸鳳梅煮好了面條,給孩子們一人盛了一大碗。
孩子們都有煎蛋吃,她沒有。
今天掙錢了,陸鳳梅是舍得奢侈一次,可也僅僅是針對孩子。
讓她吃得多好,陸鳳梅是舍不得的。
一個雞蛋幾毛錢呢。
鄉(xiāng)下人過日子,都是緊巴巴的節(jié)省著。
有錢就花出去,錢哪能攢得下來。
未來還長,家里三個孩子需要養(yǎng)活,兩個小的陸鳳梅想繼續(xù)往上供著讀書。
蘇曉冉之前一直想著能繼續(xù)念書,家里沒讓她讀書,她為此鬧騰了好一會兒。
在學校時,蘇曉冉的讀書成績并不比蘇曉月差,相反有時候成績考得還更出色一些。
當時男人沒出去打工,掙不到錢,家里都是江金花當家做主的。
江金花偏袒大房人,不愿意讓蘇曉冉讀書他們也沒辦法。
畢竟除了蘇曉冉,蘇家其他幾個女娃娃都是沒機會讀書的。
家里那么多孩子,一個個都往上供,家里哪能湊出那么多錢來。
如今分家了不一樣。
蘇文磊和蘇曉雪,她如果有能力,就盡量的供上去。
蘇曉冉讀書好,兩個弟妹肯定不會差的。
陸鳳梅雖說是一個鄉(xiāng)下人,但也明白,在這個年代,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不說能考上大學,考個大專,中專,以后畢業(yè)了,都是由國家分配工作的。
有了正式的工作,就能拿工資,以后住城里,比他們這種在鄉(xiāng)下刨地可要強太多。
蘇曉冉看到陸鳳梅碗里沒雞蛋,趕緊從自己的碗里分了半個出來,“媽,你咋沒給自己煎?咱們一人一半。”
看到蘇曉冉夾過來的半個雞蛋,陸鳳梅趕緊想著給退回去,“媽不愛吃,你們吃就行了。媽吃面條已經(jīng)很好了?!?p> 因為加了幾個煎蛋原因,煮出來的雞蛋,比平時的味道不加雞蛋時要鮮美一些。
能吃上這樣的面條,陸鳳梅就覺得知足了,畢竟已經(jīng)比平時吃得好太多。雞蛋當然是留給孩子吃的,她哪能吃?
尤其是蘇曉冉,傷害沒恢復,得多吃點好的養(yǎng)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