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不讓二房參與
“媽一個人估計忙不開,得喊你二嬸一塊兒過去。”李愛紅想了想,同蘇曉月道。
一個人擺攤子多累?
她家又沒有三輪車。
她可是記得,一開始陸鳳梅和蘇曉冉是自己辛苦拉著板車去縣城的。
二十里路呢,這要是走過去,還得拉那么多貨,肯定得累死的。
因為江金花的偏愛,大房兩口子在家蘇家干的活兒少。
李愛紅可不認為自己能和陸鳳梅那樣能吃苦。
如果拉著張愛英一起,讓她負責拉貨,她就能輕松不少。
蘇曉月立馬否定了李愛紅的這個想法。
“媽,不行,你不能讓二嬸參與進來,到時候掙錢了怎么分?好處真得帶著她分一分么?你和我爸去就行了?!?p> 李愛紅對蘇曉月的話言聽計從,加上閨女說的確實也有道理。
真要能掙到錢,帶著二房一起不得便宜了他們?
母女兩人商量好了以后,就決定等學習一復課,就去校門口擺攤?cè)ァ?p> ……
國慶的第二天,就下起了雨來。
下雨了以后,陸鳳梅就不方便去縣城擺攤賣東西。
陸鳳梅還為此嘆了口氣。
少擺一天的攤子,就得少掙一天的錢。
要說利潤少還好,如今出去一天能整個三十多塊錢,想想都肉疼。
以后蘇曉冉真能念高中去,她得多攢點錢供著。
蘇曉冉倒覺得無所謂,安慰著陸鳳梅,“媽,咱們都忙了大半個月了,就當是給自己放個假,歇一歇吧。
掙錢要緊,身體也要緊。
下雨了就在家休息,把身體養(yǎng)好了,天晴了繼續(xù)賺錢就是?!?p> 陸鳳梅想想也是。
天公作美沒辦法,自己得想開了。
這段時間忙著掙錢,家里的兩個小的都沒照看到。
現(xiàn)在在家就當是陪著他們的。
陸鳳梅打著傘,先去村子里其他人家家里買了一只雞回來。
蘇曉月回家,江金花特意給她燉了雞湯補身體。陸鳳梅尋思著自己也得給蘇曉冉燉一只雞補一補。
蘇曉冉這幾天得看書復習,可不得好好的補一補嗎?
蘇曉月能有的,她閨女也能有。
一只雞價格不算特別貴,豬肉的價格是一斤一塊五,雞的價格是一斤一塊八,這還得在村子里買,如果去城里買,一斤雞的市場價是兩塊錢一斤。
如果不怕麻煩,每天從村子里人手里收貨拿去城里買,一斤雞肉能賺兩毛錢。
平均下來,一只雞得有個三四斤重,一塊錢是能掙到的。
哪怕買賣的數(shù)量不多,一天能賣幾只雞出去,一個月下來也能掙不少錢的。
不過這時候的人大多數(shù)都會老實本分的上班或者種田,沒幾個有這種倒貨做生意的觀念。
一來是不知道這中間的生意利潤,二來就是覺得做生意丟人。
之前的那么多年都是計劃經(jīng)濟還有控制私人交易,經(jīng)濟才放開沒幾年,大家的思想觀念一時間很難轉(zhuǎn)變,都覺得擺攤子,干個體戶不體面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去找這種門路。
蘇曉冉和陸鳳梅有了更好的更賺錢的途徑,蘇曉冉自然不會再去考慮這個。
相比較來說,這種去收貨往外賣的風險也更大,更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