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意氣風(fēng)發(fā)少年時,鮮衣怒馬似錦華
指的是宴散之際,越曌的心腹、西凜新國師對越禾的勸誡。
然而越禾是個犟脾氣,甭管認(rèn)定什么,埋頭就去做,八頭牛都拉不回來。
國師苦口婆心,百般相勸皆無果,無可奈何,甩袖離去。
具體前情容岑一概不知,她只聽到越禾自我剖白。
“最初她女扮男裝,在一眾男子中,我獨獨被她吸引。那時我不知道她是女兒身,她派親衛(wèi)尋我,又帶來良醫(yī)救我阿娘。國師,是她救了我阿娘!”
“曾經(jīng),我是想嫁給她,哪怕遠(yuǎn)離故鄉(xiāng),履行公主使命來大胤和親,我也愿意。至少,一年前我都如此殷切盼望著。但阿父做夢都在東掠稱霸大胤,又怎么會自降身份產(chǎn)生和親想法呢?他只會強(qiáng)娶大胤公主!”
“國師,但我對她不僅僅是欽慕,她于我而言也不僅僅只是榜樣那么簡單。她就是照亮我前進(jìn)道路上的一束光,遇見她,如深淵般的黑暗終于不再尾隨我?!?p> “她更是我成為女帝最大的動力來源。如若不是她,我不會有勇氣反抗阿父,也無法帶阿娘逃出苦海。國師,你也能看出來吧,我阿娘現(xiàn)在活得很開心!”
越曌寵愛她不假,但只是討她阿娘歡心的噱頭。外人幾乎不知,他還有個女兒,所謂的寵女,是在阿娘面前營造假象罷了。
十幾年前,他把阿娘強(qiáng)擄到皇庭,關(guān)在一座暗無天日的小帳中,日夜磋磨。阿娘逃了無數(shù)次,次次都被抓回。
越曌有很多女人,誰也不明白,他為何執(zhí)著于阿娘。他用手鐐腳銬把阿娘鎖上,很長一段時間都窩睡在帳中守她,甚至揚言,再敢跑就打斷她的腿。
生下越禾,是阿娘在皇庭做的最歡愉的一件事。因為這是阿娘唯一一次有權(quán)做決定,自己取舍。
阿娘對她傾注了全部心血,有了她之后,沒再計劃逃跑。越曌評價她終于“安分”,并說:“早知道孩子能拴住你,本王和你生他十個八個,生一窩!”
越曌起初幾年日日與阿娘歡好,后來新鮮感沒了,將人拋之腦后。其他夫人頻頻找事,肆意欺辱,她幼時不懂,哭喊著找父王做主,王后笑阿娘不知好歹,矯情過頭失了寵愛命也難保。
可是,女子一定要依附男子的寵愛才能活嗎?明明女子靠自己也可以頑強(qiáng)地活著啊。
外祖家中在綠洲有一小塊地,氣候適宜,能種葡萄西瓜蜜瓜,以此維生,四口之家小有富余。那片綠洲中,也有不少傾心于阿娘的青年才俊,只待姑娘長成便上門求娶。
不難想象,如果沒有越曌的強(qiáng)取豪奪,阿娘的人生該多恣意逍遙啊。
但因為他,外祖父母慘死馬蹄下,舅舅被亂刀砍死。
這些是越禾從小聽到大的。但她不怪阿娘傳輸滿腔仇恨,也不覺得阿娘告訴她這些有什么錯。
阿娘如實相告,證明她沒被馴化。有錯的從來不是揭發(fā)者,而是隱瞞罪惡包庇罪惡、犯下累累罪行的人。
她只恨自己太過弱小,無法護(hù)阿娘周全。但終有一日,她會長大,會變得強(qiáng)大,會帶阿娘逃出生天。
昔日種種,仇恨難掩。
越曌主動傳位于她,是越禾沒想到的。但即便他不給,她也會逼他給的。
“阿岑姐姐,我會努力當(dāng)一個像你一樣出色的女帝?!痹胶毯軗?dān)心容岑會因為她弒父弒君對她印象不好,“我殺阿父是有苦衷的,并非忘恩負(fù)義不忠不孝之徒?!?p> “這是你的家事國事?!比葆Z氣淡淡。
言外之意,與她無關(guān)。她不會插手,亦不予置評。
越禾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她真的很喜歡容岑,尤其是得知她是女子后,女帝功績斐然,那些光輝事跡帶給她無限震憾。
越曌攻胤,不是她想看到的。但她剛被他推上位,根基不深,沒什么實權(quán),無力阻止。好在國師搬來救兵,她才能及時彌補(bǔ)。
越禾想著是不是自己做的太過火了,那日應(yīng)該讓其他人了結(jié)越曌的。
她這廂正反思,卻聽容岑突然問:“你叫越、hé?哪個hé?夏日荷花別樣紅?”
“禾苗的禾?!痹胶虛u頭,道:“西凜多風(fēng)沙,土地干旱,少有甘霖,我們那邊一到秋天就見不到綠色了,所以阿父請私塾先生給我取名為禾。這可是極高的寓意,我阿兄他們都沒有呢!”
到底是年紀(jì)小,縱使有千般怨恨,也不缺欣喜雀躍。
“私塾先生?”
容岑記得西凜沒有,應(yīng)該是大胤的吧?
越禾嗯嗯點頭:“是涼州最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我曾在那學(xué)過一段時間?!?p> “那你可認(rèn)識綏企?”容岑想到什么,又補(bǔ)充,“兩年前的新科狀元顧屹舟,他祖籍涼州。”
“我知道,綏企是阿岑姐姐為他取的字,我和阿舟算同窗故友?!?p> 容岑只是偶然聯(lián)想,才隨口一問,并無深意。她接著問出心中好奇:“怎不取名為芽?生根發(fā)芽,綠意盎然,豈不更好?!?p> “但那樣我就叫越芽了,月牙兒是至高無上的月亮神,是我們的信仰,不可侵犯的!”
越禾冥思苦想:“大胤不是有句古話,叫作——‘螻蟻何以撼泰山,螢蟲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嗎?”
容岑思及今日宴上有道魚極其美味,她邀越禾品嘗時,對方婉言道自己不吃魚。
并解釋西凜是不能隨便打漁的。一是因為他們水葬,遺體漂流在水里,魚游而食,吃魚肉就相當(dāng)于吃死者的肉。二則是信仰,一條魚只能夠人吃一頓的,但是它可以生千千萬萬條小魚。
當(dāng)時有大臣發(fā)問:“那你們?yōu)槭裁匆耘Q蛉饽兀灰彩菤⑸鷨???p> 國師代替越禾答道:“一頭?;蛘咭恢谎蚩梢詨蛞患胰顺院芫?,但是一條魚呢,它只能夠我們吃一頓甚至不足以吃一頓,所造的殺孽也是不同的。”
“況且一條魚它產(chǎn)魚籽無數(shù),而牛羊下的崽沒有魚下的崽那么多,所造的殺孽也是天差地別的,所以我們族人不吃魚肉?!?p> 信仰之力,只有信奉的人,才有所體會。
容岑不懂但理解,沒再強(qiáng)求,揮退了欲起身辯論的其他臣子。
“就像你們大胤盛行求神拜佛求仙問道一樣,我們西凜推崇太陽神月亮神和星宿神?!?p> 容岑心道朕不信神佛亦不問仙道,但她沒說什么,看著越禾,喃喃念了句詩:“意氣風(fēng)發(fā)少年時,鮮衣怒馬似錦華。”
沖她挑眉笑:“越錦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