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安靜地談一談
王安石站在原地,沉寂得就像是一尊石像,他望著西湖上來往的小舟,湖邊的綠柳依然,石磚鋪成長道,閃著干凈的光,樓閣綿延千里,馬車來來往往,才子佳人挽手前行。
自己腳下是一灘爛泥,茅屋無數(shù),不見一家的墻是完整的,小的是一個破縫,大的連門都沒有,家家戶戶光著腳,皮膚曬得黝黑,孩童穿著帶著補丁的衣服,一下田就是干一輩子。
“千年以來,外面的世界還是如此嗎?”王安石走到蔣秋嵐身邊,問道。
蔣秋嵐猶豫了一會,先是搖頭,隨后有愣了一會,回答道:“大概不像吧,但是......至少比現(xiàn)在好了許多,總之,我有解決的辦法,只要你可以耐心地聽我的安排,我們一起走出這個幻境?!?p> 王安石眼眶微微泛紅,他舍不得自己的決心,那顆想要改變這一切,和私欲作對的心,甚至和世道作對的心,舍棄了新法,這一切似乎就離他而去。
蔣秋嵐透過他緊皺的眉,看到了他的內(nèi)心,和聲安慰道:“沒事,你的變法對后世影響也很大啊,至少兩千年來,有不少政策都模仿過你的變法?!?p> 蘇軾走上前,拍了拍王安石的肩膀:“對啊,王介甫,你要相信我們,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嘛?!?p> 王安石:“好,現(xiàn)在我把時間回溯,你倒是告訴我,怎么幫我?我在這里困了整整九百年,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找到成功的辦法。”
王安石揮了揮手,周圍的湖水向中間聚集,慢慢縮小成一個點,舞舍,行人,綠柳化作了光點,飄散在空中,最后,一切都變成了一片漆黑。
很快,一束光穿透黑暗,顏色從王安石的腳下向四周擴散,桌子,床榻,凳子,窗外湖光山色,出現(xiàn)在眼前。
王安石看向蔣秋嵐:“這個地方,夠舒服了,你們不如就在這里告訴我吧。”
蔣秋嵐閉上眼,在腦中組織語言。
蔣秋嵐睜開眼,澄澈的杏眼看著王安石和蘇軾:“我知道歷史,你們曾經(jīng)是政敵,東坡反對新法,王安石執(zhí)著于新法,然而,在一個封建的王朝,科技不發(fā)達的情況下,無論如何百姓都不可能實現(xiàn)真正的平等。”
王安石緩緩說出:“所以,你和那些反對派是一樣的,也是覺得我操之過急嗎?”
“不,相反,我覺得你的想法是可以借鑒的,只是,還缺乏一定的基礎(chǔ),農(nóng)民是被官人,商人,簡而言之是地主糟蹋的,你曾經(jīng)想過收地主的錢,可你有沒有想過,地主和農(nóng)民是依靠什么,建立了奴役和被奴役的關(guān)系?”蔣秋嵐邊說,邊走了幾步。
王安石和蘇軾異口同聲:“土地?!?p> 蔣秋嵐點了點頭:“沒錯,土地,官員那么多,勢力那么大,王安石一人動不了,農(nóng)民土地被兼并,沒錢沒勢,也讀不了書,也不懂這些,他們只能知道,自己被欺負了,但為了活下去,不能得罪地主?!?p> 王安石聽著深感共鳴:“我知道,這是我一生所見.....那,你有什么辦法呢?莫非是......”
蔣秋嵐:“土地仍然存在,但如果不存在農(nóng)民和地主這個角色呢?假如農(nóng)民可以進城,接受更好的教育呢?而如何廢除這個角色......只需要依靠機器,用機器來替代人,用高產(chǎn)的作物,阻攔旱澇的影響,一個人,就不用困在土地上了,但這需要從手工業(yè)的發(fā)展開始?!?p> 王安石略微頓住,他合上眼,聲音很輕:“會手工藝的人,我倒是認識一位,只能打賭一試了。”
待到王安石睜開眼的時候,周圍的一切不斷旋轉(zhuǎn),最后扭曲成一團,一陣風沙刺鼻。
黃土路邊,茅舍破爛,混亂地排在一邊。
“所以,我們現(xiàn)在是要去找那個會手工的人嗎?”蘇軾問道。
王安石點了點頭,輕咳了一聲:“不過,我和他不熟,村中人都說他是個瘋子,我并不擅長和他交流?!?p> 蘇軾一下沖到了前面:“這種小事,就交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