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成功培育青霉菌
請素香幫忙制造一批直徑三五寸的平底玻璃小碗,為了方便用開水燙碗除菌,她特意請素香盡量做得厚些,以免輕易開裂。
素香一口答應(yīng)下來,她吹了半年多的玻璃,早有了一些心得。要做的厚些,除了本身吹氣的時候要慢點之外,玻璃溶液也要比平時冷卻得久些。等吹起些,用鋼板在底下接著,吹出來的底就會是平的。等形狀差不多完成后,再把上面多出來的一截切割掉,只剩一寸余高。
見并不難做,余昭一口氣要了一百多個。
另還做了一批大小不一玻璃薄片,大的用來蓋小碗,小的用來作載玻片和蓋玻片。
余昭還想要一個顯微鏡,她在地上畫了示意圖,讓素香試著弄出兩個凸透鏡來。因為無論如何吹制都不能成功。她只好叫鐵匠打了兩個半球形的錫模,把玻璃液倒在上面,等凝固冷卻后,再倒玻璃溶液把兩片模具合攏來。雖然費了不少功夫,一番打磨后好歹還是得到了兩片讓人滿意的凸透鏡。
確定好合適兩片鏡片的焦距后,再請余虎幫忙用竹管做了鏡筒,一個簡易的顯微鏡就做成了。用尺子試過之后,確認(rèn)這個顯微鏡大約能放大二三百倍。
除此之外,余昭還需要幾個氣溫溫度計,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特性測量溫度,所以她設(shè)計的溫度計主要結(jié)構(gòu)就是一個球形的底部,一根盡量細(xì)的玻璃管,和一個固定用的支架。
除了連接處稍微費了些功夫外,并沒有什么難處,因為不需要講究好看,所以素香也很快就完成了。
余昭先往溫度計里面放了滿滿一大杯水,加入紅曲粉后攪拌均勻。在溫度計上用細(xì)毛筆花了一條線。
然后把溫度計放在爐子上慢慢加熱,直到沸騰才離火,這時又再畫了一條線,在旁邊寫上100的小字。
這樣重復(fù)幾次,直到每個溫度計都有了初始溫度記錄和一百度的記錄,她沒法獲得精確的刻度,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先大致記錄溫度的高低變化。
最后,她還讓余糧幫忙做了一些棉簽。洗干凈手后,把干凈的棉花纏在小心地收在一個干凈的,開水燙過的布袋子里。
余虎出于好奇來看了幾回,看著一屋子見所未見的稀奇設(shè)備,不禁好奇:“你可是準(zhǔn)備煉丹藥?”
余昭忍不出笑出聲:“是啊,我要煉丹成仙了?!?p> 看余虎神色緊張,想起余家人的迷信,她才忙道:“沒呢,只是煉一種藥。我還要研究研究,成不成的還兩說呢。”
一股腦做完這些小發(fā)明以后,余昭終于可以開始試著培育青霉素。
她先用各種肉類、蔬菜、水果、米面等分別煮了湯,過濾掉渣子只留液體。然后把一條魚放進(jìn)鍋里熬了三個小時,把之前的各種湯都倒進(jìn)魚湯里,這樣等魚湯冷卻后就會成為凝固的膠狀,防止培養(yǎng)基不小心潑灑出來。
她需要一種細(xì)菌來確定是否成功培育出青霉素,因為葡萄球菌對青霉素比較敏感,如果在培養(yǎng)皿中引入葡萄球菌可能會比較明顯。考慮到葡萄球菌普遍存在于人體的鼻咽部。她用棉簽在自己的鼻子和咽喉處輕輕刮了幾下后分別放入培養(yǎng)皿中,由于培養(yǎng)皿實在是太多了,沒兩下余昭就覺得喉嚨生疼,她只好把余家各位都叫來一起取菌種。
等培養(yǎng)皿中的液體冷卻凝固后,她就把培養(yǎng)皿分散在房間各處。地面上,桌子上,高架頂上,到處都放滿了培養(yǎng)皿。
聽說青霉素的適宜培育溫度是24度,現(xiàn)在卻是夏天,若是實在成不了,那就等天涼了再嘗試吧。
余昭只能雙手合十,祈禱能早日成功。
剛開始那幾日,她天天去實驗室,每天觀察溫度,用顯微鏡一一觀察霉菌,可都一無所獲。
為了避免自己太失落,她幾日才去一回。
余糧也好奇小侄女在搞什么,便跟著余昭一塊去實驗室。
一打開門,一股濃重的霉味撲鼻而來。余糧忍不住抱怨:“素香嫂子不許我打掃這間屋子,原來你弄了那許多糖水,早都發(fā)霉了?!?p> 余昭:“我就是要它發(fā)霉?!?p> “你看這些碗里,都發(fā)霉了。我要找的是能吃掉這些霉的一種東西。它要是把霉吃掉了,會留下一個小圈兒。你就幫我看著各碗里可有這樣的小圈。”
余糧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兩人滿懷期待的看了一圈,雖然長出來的霉菌紅的綠的藍(lán)的黃的都有,可并沒有看到期待中的小圈。
余昭看了一眼溫度計,水面比之前標(biāo)注的低了??蛇@幾天明明感覺更暖和了一點呀?她正疑惑,突然意識到這溫度計沒有封口,這樣水分蒸發(fā)后溫度計就不管用了。怎么能犯這么白癡的錯誤,好在補(bǔ)救并不難。于是用上次灌水的瓶子重新裝了一滿瓶灌進(jìn)去。過了一會兒看,水面比上回標(biāo)注的果然高了一些。她這才滿意地用蜂蠟給溫度計封上口,畫下今天的水位線。高濕度一般有利于菌類的繁殖,她又端來一盆水放在房子中央,給地上也灑了水。
接下來就是等待。
一直沒能成功,余昭只能反復(fù)嘗試,實驗室的霉味更加可怕了。
一眨眼就到了秋天,她想著還不成就買些橘子來。畢竟橘子就是沒有培育也經(jīng)常一大片一大片地長青霉菌。
這日是陰天,房里暗暗的,學(xué)堂正巧放假了,她便叫余糧點了盞油燈過來幫忙。
照慣例一一查看,余昭手里拿的培養(yǎng)皿卻似乎有些不同,甚至在沒拿到顯微鏡下看時,就可以看見在藍(lán)綠色的霉菌上,有兩個小小的圓圈。余昭忙拿到顯微鏡下看,菌絲好像藍(lán)綠的的草叢,細(xì)長雜亂。
成了!余糧似乎在旁邊說什么,但她已經(jīng)聽不見了,她只能勉強(qiáng)抑制住自己心頭的狂喜和尖叫的沖動,雖然只是按著別人成功的路徑嘗試復(fù)制,可畢竟是在科學(xué)極度落后的條件下,靠自己培育出了青霉菌,這種成就感簡直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