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牽扯到邊關(guān)安寧
“不著急慢慢說,你是怎么想的?”燕姝略思考以后,將他安置在凳子上,然后安撫的問道。
見燕姝沒有不耐煩,少年將在心里組織了兩日的話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其實也沒什么重點,無非就是救命之恩要報答,他能吃苦能干活,跟著去京都也算躲一躲之類的。
燕姝聽得直皺眉頭,說句實在話,如果當初不是系統(tǒng)任務(wù),這么大個麻煩她從開始就不會好奇,更不會冒著危險將救他。
少年的身份非同一般,她也沒想著報答什么的,如今再把這么個燙手火爐子捂身邊,就真的太危險了。
“燕夫人,我能干活,聽話,天神規(guī)矩,要報答的?!鄙倌暌娧噫惶珮芬?,非常急切的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
但奈何對漢語實在是不太熟練,幾句話的功夫,大冷天的就急出了滿頭的冷汗。
燕姝思考后還是覺得帶著他不方便,不是不愿意給他這個保護,實在是自己能力也有限,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同情憐憫,就置謝珩和其他護衛(wèi)們的安全于不顧。
“你好好跟在許大人身邊不用害怕,他會護著你,也有能力護著你?!毖噫紤]后還是決定不帶他。
“我,我我,和談,朝貢,歸順,都,聽你的?!鄙倌攴浅5募鼻?。
燕姝:……
聽到“歸順”,燕姝眉頭頓時皺了起來,“我們是對你有恩,但也僅限于你和你朋友,你們報恩就是,不該牽扯部落。或者說,你們部落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內(nèi)斗,還是外敵?”
少年一時沒說話。
燕姝站了起來,想去倒點茶水喝,也給少年一點思考的時間。
少年卻是誤會了,以為燕姝這是要走,趕緊“撲通”一聲單腿跪地,“救救西夷,白國人大陰謀,吞并!”
燕姝剎那頓住腳步,心中驚濤駭浪。
“去把姑爺請回來?!毖噫愿腊⑽?。
正好謝珩已經(jīng)入城門,阿五派去的人很快就把人接了回來。
事關(guān)重大,燕姝很是嚴肅的要求少年將他所知曉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出來。
燕姝也才大概搞明白目前鄰國等區(qū)域的情況,先是本朝,雖重建不過短短的幾十年,但帝王仁德,以百姓為重,提倡休養(yǎng)生息。圍內(nèi)的把守相當嚴格,軍事方面發(fā)展的也還算好。
跨越國界線就是西夷,當然這只是個籠統(tǒng)的稱呼,實則列強部落好幾個,其他的小部族就更多了,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管轄的國家。這就導(dǎo)致各部落間紛爭不斷,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百十來年都沒有真正安定過。
其中也有幾個不好爭斗的小部落,年年朝貢榮國,牛羊馬匹甚至美人,就是想尋求多一份的保護。
榮國收到東西,人道主義方面的救助近些年還是做得挺好的。尤其是一個接近國界線的一個部落,大家關(guān)系近幾年甚至算得上是“蜜里調(diào)油”,其部落的公主如今是榮妃,為皇室添了三子二女,頗為得寵。其長女由太后撫養(yǎng),甚至還破例封了固倫公主。
只因榮妃出身異族,不太可能再往上升位份,其子也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所以無論是榮妃還是幾個皇子公主們也沒受他們太多的打壓,日子也過得平順。
少年說:“榮妃母親,我部落的王女。勸父王歸順,父王聽進去,考慮。想求榮妃說情,我們誠意足的??上⑿孤?,我被抓了,凌辱逼迫,我想死了不給父王兄長添麻煩,但消息,說,說白國勾結(jié),要吃了西夷?!?p> 搞明白大概的局勢,少年此話一出,燕姝就感覺腦袋轟隆隆的。一度懷疑她拿的不是感化反派的劇本,而是家國天下的救世主。
她又不傻,白國勾結(jié)其他國家吞并西夷,難道就只是為了西夷?
怕是不能吧!這有些人的野心,呵呵,比他們的命都強!
夫婦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眸中看出了深深的擔憂。
“你的消息可屬實?”燕姝問。
“屬實!商隊路過,貪婪,怨憤,我,我就不死,逃出來,找上朝賢官?!鄙倌昙鼻薪忉尅?p> 燕姝點點頭,明白他的意思,這孩子為了能把消息送出來,真的是吃了不少的苦。事關(guān)重大,也就怪不得他如此堅毅又防備了。
“事成后,你們部落歸順,朝貢,我夫婦可為你們爭取自行主理事務(wù)的權(quán)利,繼續(xù)稱王。”
燕姝先許諾好處,但丑話也要說到牽頭,“我們可帶你在身邊,做好保護,但你要明白,人的善心程度都是有限的,你若有疑惑或者不信任都可以明說。若你敢做任何對榮國不利的事,別說你,就是你的部落,我也親自帶兵給它蕩平了!可明白?”
少年不敢懷疑眼前女子的話,即便明知她現(xiàn)在不是朝廷官員,也沒有兵力可以給她用。但此人心性堅定,自己要是真做了那樣的事,她是真的能說到做到的。
也好在他和父王兄長都沒有這些心思,他們只是想和部落族人安寧的活下去而已。所以燕姝的恐嚇威脅對于他來說非但不是壞事,反而是一種保障。
“明白!”少年斬釘截鐵道。
關(guān)系著部落歸順乃至于邊關(guān)安穩(wěn)的大事,這就不是一個知府的職權(quán)范圍了。雖然他們現(xiàn)在也沒有這個權(quán)勢,但他們馬上就要入京,總能找到辦法的,實在不行,不還有個深受太后器重的楊大人打底嗎?
燕姝這邊念叨著太后和楊大人,她卻不知此時的太后寢宮中落針可聞,氣氛緊張。
一向溫和的太后難得的肅了臉色,坐在軟塌上,定定的看著楊大人,一言不發(fā)。
“下官承認有人暗中相助,但下官答允過他們絕不透露身份,請?zhí)竽锬镓熈P?!睏畲笕斯蛟谀抢?,身板筆直。
“他們?”太后一下子就抓住了話中透露出來的訊息。
“……”楊大人不說話。
“楊止,哀家向來敬佩言而有信之人,既然你答允過他們,哀家不逼你。只問你兩句,其一,他們可是皇家之人或者朝中重臣?”太后總算是松了口,但問題依舊很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