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魂游(三)
“即便找到鏡子,出不去,沒法貼,也沒法照,完了,難道永遠(yuǎn)待在這個鬼地方?”
*
天師盯著她,若有所思,忽而莞爾一笑,“聽說幾日前突然口吐鮮血,當(dāng)即暈厥,后面一直臥病,醒來后,忽而癲狂,時而大笑,時而大哭,囈語連連,老夫也曾為他診治,郁結(jié)于心,肝氣沉郁,疏于宣泄,如此以往,恐命不久矣?!?p> 云棲登時如坐針氈,想往長安而去,可又想到自己與他人鬼殊途,見又能若何,不過是徒增悲傷罷了,但想到秦王病癥皆因傷心思戀導(dǎo)致,想著無論如何也要見他一面,也許能治好他的病。
心意浮動,尚未及開口,卻見天師拂塵一揮,手上多了一面巴掌大小的銅鏡。
拂塵再一揮,銅鏡仿佛有生命般,忽而立起,如同人面般朝向眾人,徐徐轉(zhuǎn)動。
清輝落下,月華灑滿鏡面,仿佛融進(jìn)去般,輕薄如紙的鏡面陡然變得如同玉盤般晶瑩透亮。
恍惚間,鏡面上浮起萬千光華,月光透過玉面,從后面射出一束靑光。
那光柔和卻又明晰,以夜空為背景,映出銅鏡的花樣紋飾。
諸人張口結(jié)舌,瞪目凝望,只見銅鏡樣式奇古,背面上刻獸首,邊緣環(huán)繞蓮紋。
最有意思的是,正中央并蒂蓮當(dāng)中,鐫刻兩行鳥篆:“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p> 天師桀然一笑,“此鏡乃是秦時古鏡,名為悠思,誰能給大家跳支舞,跳得好,便是她的了。”
這些女子都曾經(jīng)墜入風(fēng)塵,風(fēng)光時,達(dá)官貴人一擲千金,這銅鏡雖稀罕......卻奇詭難測,諸女斜著眼、搖著團(tuán)扇瞥眼望去,不滿的抗議:“大師,你可不能拿面普普通通的鏡子就將我們打發(fā)了!”
天師嘿然一笑,“這可不是一般的鏡子,既然喚做悠思,便可解相思之情,傳說有情人可通過寶鏡與心愛之人相見。”
諸女詫然,隨即卻又黯然神傷,紛紛垂目不語。
每位風(fēng)塵女子都有香車寶馬,狂蜂浪蝶如影隨形,然而歡場無真心,論有情人,卻如同癡人說夢。
云棲緩緩起身,施禮,“天師,我給大家跳支舞助興?!?p> 紅綃撫琴,竟是嵇康的《廣陵散》,弦音錚然,鏗鏘的音律配上云棲飄逸瀟灑的劍舞,仿佛引領(lǐng)眾人踏入呼嘯的疆場,戈矛的碰撞、勇士的決斗、噴涌的熱血……
云棲頭上梳著京城里最流行的雙環(huán)髻,雙環(huán)上系著淺碧色絲帶,右邊發(fā)際別著一枚蘭花白玉簪。
紅綃送來一盒金銀珠玉,云棲一眼便相中此簪。
此簪雖不是秦王相贈的那枚,卻也是玉質(zhì)天成,雕工精美。
而且花樣十分近似,蘭蕊處溢出淡淡的鵝黃,唉,失去的無法再回來,她只是想要表達(dá)對前世的念想。
她的身材十分窈窕,身著淺碧色窄袖短襦,緋紅色及胸高腰長裙,肩臂上挽著雪白絲皂的披巾。
雖無反重力鞋,然而元神輕盈,隨著鏗鏘有力的樂聲,在竹梢間如飛鳥般凌空飛舞。
而她握在手中的短劍,劍勢如虹,劍光如電,愈發(fā)襯得整個人英姿颯爽。
一曲終了,樂聲戛然而止,云棲從半空中輕飄飄地落下,裙據(jù)飄舞,宛若仙女臨凡。
袁天師高喊了一聲“好——”
揮動拂塵,立在左掌上的銅鏡忽然滴溜溜一轉(zhuǎn),幽光一閃,竟如紙鳶般朝云棲飛來,須臾,已然懸掛在她面前。
天師道:“女施主,此鏡通靈,以后,便是你的了?!?p> “悠思......”云棲心下好奇,湊前細(xì)看,但見鏡面如水銀般光滑潔白,里面卻空無一物。
她頓覺有異,正待伸手探看,鏡面上忽然現(xiàn)出一行朱砂符咒,橫七豎八,彎彎扭扭,如同鬼畫符一般,稍縱即逝。
幾乎就在同時,她的人,不,她的元神似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引,直愣愣地朝銅鏡飛去,身觸到鏡面,竟然如同碰到水一樣,沒入不見。
這面銅鏡里面竟然內(nèi)有乾坤,云棲心里慌得一批,轉(zhuǎn)身望去,從里往外看竟然是透明的。
只見紅綃與眾姐妹都驚得張大了嘴巴,僵立當(dāng)場。
而袁天師啜了一口紅葡萄酒,正抬眼看著她,滿臉得意的笑。
“怎么回事?”云棲驚喊,情知不妙,躍身撲向外面,卻“砰”的一聲撞到什么,一看一摸,如同刀削般光滑,又似精鐵般堅硬,正是那面白玉般透亮的銅鏡。
好在她手上還有短劍,揮臂奮力劈去。
劍砍在銅鏡上,濺起一片火花,銅鏡卻絲毫無損,她急得大喊:“天師,快放我出去!”
難道是噬魂鏡?
她曾經(jīng)在妖僧那的一本古書上看到過,噬魂鏡如同鐵與磁石,傳說人一旦靠近,便立時動彈不得,直至元神出竅,即刻就會被此鏡吞噬其中。
先是丟了小命,再又丟了魂魄。
完了,這回徹底玩完了......
云棲只覺腦袋里一片空白,上次是妖僧,這次是妖道,他們到底要干什么?
身后忽然傳來一聲冷笑,“妖女,天道欺人,我們這么快就見面了!”
云棲轉(zhuǎn)身望去,不禁嚇了一大跳。
身后全是人,一個男人,身遭簇?fù)憝h(huán)繞著一大群妙齡美人。
男人身材偉岸,面容俊逸無雙,劍眉入鬢,目若朗星,披著一身素白寬袍,如同鶴立雞群,竟然是金谷園的主人——石崇。
美人如畫,陪伴他身側(cè)的美人梳著高高的發(fā)髻,愈發(fā)襯得美人肌膚勝雪,體態(tài)婀娜嫵媚,一雙明眸宛若一泓清泉,波光明滟,一顰一笑攝人心魄。
她自然就是綠珠。
“石崇,”云棲詫然,驚聲:“你、你們怎么會在這里?”
石崇睨著鏡外的妖道,嘆了一口氣,“我生前為財所累,想不到,死了亦不得安寧。”
云棲也嘆了一口氣,又問:“這到底怎么回事?你難道也是被這妖道忽悠進(jìn)來?可這是......為什么啊?”
“自然是為了金谷園?!?p> “可是......歷經(jīng)百年,金谷園已經(jīng)成了一片廢墟。”
石崇擺袖,“不,人只能看到陽間造物,在那里,金谷園已成殘垣斷壁,可在這里,我的金谷園依然存在,依然亭臺水榭、水流潺潺,依然金碧輝煌......”
云棲想了想,猜了個大概,又好奇:“可是萬空和尚已經(jīng)魂飛魄散,他既然已經(jīng)死了,就沒人再來跟你討要金谷園,妖道憑什么把你和諸家眷都關(guān)在這里?”
“你可知那個萬空是何人?”
“誰?”
“隋煬帝楊廣。”
“啊......”云棲瞠目結(jié)舌,頓覺項上頭顱危險,忍不住緊抱腦袋,臉色瞬即蒼白,結(jié)巴著說,“他、隋煬帝不是早死了、被宇文化及所殺嗎?”
“世人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間,楊廣雄才大略,深謀遠(yuǎn)慮,早在做晉王的時候,便籠絡(luò)僧道,精研天文數(shù)術(shù),推算天命運(yùn)數(shù)?!?p> “當(dāng)年《桃李子》流傳甚廣,讖言說,‘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繞揚(yáng)州,宛轉(zhuǎn)花園里。勿浪語,誰道許?’皇后繞揚(yáng)州,暗示皇與后會死在揚(yáng)州,楊廣算得其中要義,早已準(zhǔn)備了替身,自己則遁入空門,拜天臺宗門下,法號萬空?!?p> 云棲聽得又是一驚,回想那萬空神出鬼沒,早已修得一身妖術(shù),驚聲道:“那他到底死了沒有?”
石崇點(diǎn)了點(diǎn)頭,卻又搖了搖頭。“那夜他身首分離,身體是死了,可魂魄卻被妖道袁允尋了回去?!?p> 冤家路窄啊......這萬空和尚與自己的恩怨簡直沒完沒了!
“萬空是否就在這里?”
石崇搖著手中的麈尾扇,悠悠道:“我跟萬空無冤無仇,尚且被他困住,假以時日,也許還能出去,得見天日,而你......嘿嘿......”
云棲心間一顫,拔涼拔涼的,這妖道便是來給萬空報仇的。
她轉(zhuǎn)身再次望向外面,發(fā)現(xiàn)銅鏡已被妖道納入袖中,什么都瞧不見了。
“進(jìn)來容易,出去難!”石崇冷冷道:“你若實在沒地方去,我可以免為其難地收留你,我石崇雖已是窮光蛋,可眾妻妾依然相隨,多一個不多,跟我一起,你還能有人作伴。”
又來了,這個地方的男人真是自以為是......算了,人家也是一片好心。
云棲搖頭,拱手施禮:“多謝了,我現(xiàn)在只想一個人靜一靜?!?p> 石崇笑笑,麈尾扇四下一指,“此處是某的書房,罷了,你我以后就是同一屋檐下的人了,就留給你暫時容身吧,你可以慢慢想?!?p> 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正是一間石室,地方并不十分窄小,卻只有一床、一桌、一凳,故而更顯得四壁蕭然,空洞寂寞。
好在桌案上備有筆墨紙硯,還有幾本雜沓的書冊。
“多謝啦,”云棲再次誠摯地拱手,現(xiàn)在的她急需紙墨,訕笑:“也許我能找到出去的法子?!?p> 石崇眼睛一亮,“什么法子?”
“你可聽說過噬魂鏡?”
“噬魂鏡?”
云棲得意地眨眨眼,人已經(jīng)疾步走到桌案前,拿起筆,蘸了墨汁,鋪開一張紙,低下頭去,眼睛半閉著,開始回憶鏡面中現(xiàn)出的那一行鬼畫符。
跟妖僧打過交道,別的沒學(xué)會,倒是喜歡起研究道符。
當(dāng)時那一瞬,噬魂符雖然轉(zhuǎn)瞬即逝,但她看得異常認(rèn)真,那幅符咒悄然印入腦中。
須臾,她放下筆,石崇劍眉一挑,“你怎么畫了兩張符?那張我也見過,就在進(jìn)來的那一瞬,可另外一張是什么?”
云棲滿臉小狐貍的笑,“一張當(dāng)然就是噬魂咒,一張是因果咒,萬空和尚教我的,我得讓妖道嘗嘗因果咒的味道?!?p> “好笑!”石崇撇撇嘴,冷笑:“你我現(xiàn)在困在里面,我雖然不通此道,可袁天師說過,想要出去,需用另外一面噬魂鏡對著這面鏡子,既然出不去,哪去找另外一面噬魂鏡?”
云棲倒吸了一口涼氣,心下一沉,“即便找到鏡子,出不去,沒法貼,也沒法照,完了,難道永遠(yuǎn)待在這個鬼地方?”
石崇無奈地聳了聳肩,帶著眾女轉(zhuǎn)身離去。
云棲癱坐在榻上,心亂如麻,完了,等待她的,也許是永世不得超生。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12-17/b19148a54c659f9fda21335276cd42a152bMIL44R9ko939.jpg)
蒼梧雨墨
麈尾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手中的“扇子”。麈是一種體型巨大的鹿,是群鹿的頭領(lǐng)。麈通過甩動尾巴,指揮“團(tuán)隊”,具有領(lǐng)袖風(fēng)范。于是名士都以手持麈尾為榮,標(biāo)榜自己是是文人中的佼佼者,可以作為意見領(lǐng)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