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有多少要多少
“不過我覺得孔先生說的也有些不對,雖然學習了幾天后放假我是玩得更開心了一些,但是讀書學習,我也很高興,書里面的內容,讀起來可有意思了!”向天歌又道。
葛老大夫沉默了一下,隨后對著她道:“這樣的話,那你以后旬假若是跟家人來縣里,可以過來跟葛爺爺說說話,陪陪你天安哥哥嗎?”
向天歌眼睛微微發(fā)亮,她反問道:“那葛爺爺,要是有病人過來找你治病的時候,我能待在旁邊一起看嗎?”
聽到她的話,葛老大夫想了一下,覺得并沒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就點頭,“可以?!?p> “好的!那我放旬假的時候一定會來跟葛爺爺你一起給病人治病的!”向天歌笑得很高興!
她覺得她這樣安排很好,在學堂的時候可以跟孔先生學知識,讀書,放旬假可以過來跟葛爺爺學習看病。
向天歌很滿意她這樣的安排!
葛老大夫:“......”
不是,他好像主要的目的是想讓對方陪陪自己孫兒葛天安的,怎么現(xiàn)在變成陪他一起給病人治病了?
葛老大夫有些沉默,但隨后又想到他們藥鋪平日里的病人并不是很多,雖然人總是會生病,但福寧縣可是還有一家懸世堂,懸世堂把病人分了過去,所以他們濟和堂倒不是很忙。
等沒病人的時候,對方自然就可以陪陪他孫兒說話了,說不定跟比自己年齡小,還懂得這樣多,又好說的孩子說話,他孫兒的病可以自己好。
很快,向老三跟向二郎回來接向天歌了。
“多謝葛掌柜,這幾根山藥您留下!”
看到向老三又給了自己山藥,葛掌柜連忙拒絕:“不用了,你方才已經給了我們幾根了,吃東西講究的是合適,吃多了也不好的?!?p> 向老三哪懂這些,聽得他這樣說,手中的山藥就不敢給出去了,忙收了回來,對著葛掌柜說了聲抱歉,然后又繼續(xù)道謝。
送了幾人出門,葛老大夫撫著長須笑道:“這老向家的人還是那么熱情??!”
以前他治好姜氏的病情那時候,老向家就提了好些東西來感謝他,為了給姜氏治病,整個老向家的家底都快要掏空了,還能舍得買那么多好東西來感謝他這個醫(yī)者,說明老向家的人都是好的。
“以后這老向家的人,能幫上就幫,盡量與他們交好關系,別看現(xiàn)在他們家還是農家,也不富有,但你看著吧,不用幾年,這老向家說不定就起來了,到時候,我們濟和堂,說不定還有事求著人家呢!”葛老大夫高深莫測地說著。
“兒子省得?!备鹫乒顸c點頭,也很認同,別的不說,單說對方家里養(yǎng)出像向天歌這樣的一個孩子,對方家里就不會像如今這樣一直窮下去,沒看今日這找的那么多山藥嗎?不提今日,前段時間呢,對方在縣里擺攤賣東西他們也是有聽聞的。
經常聽到病人議論著福寧縣出了樣新鮮的食物,味道好吃,價錢還不貴。
都傳到他們藥鋪來了,可想而知他們擺攤賣的東西有多受歡迎!
這邊向天歌見到板車上還是有著那么多的山藥,她問向自己爹爹:“爹,懸世堂沒要山藥嗎?”
“要了要了,不過他們也是要切好曬干了賣,同樣是八十文一斤,而且,懸世堂有多少要多少,以后也收!丫丫,你之前說的那個山藥豆,真的可以拿來種出這山藥嗎?”
向老三臉上的笑容現(xiàn)在是完全壓不住了,隨后他想起昨日閨女說的種這山藥的事情,又問她。
向天歌點頭:“當然啦,書里可是寫著的,這山藥可以用山藥豆來種,也可以用這根莖來種植,而且山藥屬于淺根植物,生長期很長,一年收獲一茬,但是山藥不能在同一個地方連續(xù)栽種,尤其重溝種植,易引起嚴重病害,并會因土壤養(yǎng)分失調而減產。然后山藥種植要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松軟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田塊!”
向老三聽得自己閨女念了那么長的一段內容,聽得一愣一愣的,旁邊的向二郎則是拿出掛在腰間用竹子做成的水壺,等她說完了把水壺遞過去,讓她喝點水,潤潤嘴巴。
雖然向老三聽得一愣一愣的,但是自己閨女說的話他大概也明白了,無所謂地道:“咱們家里別的不多,沒有種東西的荒地最多,山藥不能連種的話,那我們就再開幾塊荒地出來輪流種植就好啦,地勢要求高那我們就在自家的山坡上再開出來一些荒地,要深厚又松軟的土我們就把地翻深一些,把土打碎一些,咱們家人多,而且能賺錢,這些怕什么!”
向天歌覺得也是,于是她對著她爹道:“爹爹,等賣這山藥賺到了錢,把哥哥們也送去學堂上學吧!”
向老三愣了一下,看向身旁自己的大兒子,“二郎,你想去學堂讀書嗎?”
向二郎自然也是想的,但是他也知道家里沒那么多銀錢,供八妹上學就已經有些勉強了,再加上他們幾人,那估計把老向家掏空也供不起來!
于是他就道:“我們如今正在跟八妹學習,兒子覺得現(xiàn)在這樣正合適!”
向天歌聽到他這話,有些不依,她拽著她爹的手道:“爹爹,你看,這山藥是我在書中看到的,讀書才知道更多!而且現(xiàn)在家里在賣山藥了,也要種山藥,以后就有許多許多的山藥賣出去,我算了一下,這錢,可以供我跟幾個哥哥們去學堂讀書了的!”
向老三沉默了,良久后,他才道:“爹爹同意了,不過這事,要回家問過你爺奶,大伯二伯他們,他們也同意了才行!”
“好!”向天歌很高興地點頭。
她覺得這事穩(wěn)了,只要有一人同意了,家里其他人也會同意的。
然后幾人就都很高興地過去向老大和小姜氏那邊集合。
此時攤位上東西已經都賣得差不多了,除了路過的百姓們會買上一些,小姜氏做的豬頭肉還會送去給之前每日定下一定份量的人家,總之,大概率是不會有剩的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