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牌編劇寧浩哲、劇本總監(jiān)樊珈奇,編劇界的新人章嘉澤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這簡直就是一道不可能完成的題目啊,橫在章嘉澤面前的,是兩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在第一次的應聘面試中,考官曾經(jīng)明確問過章嘉澤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公司現(xiàn)在需要移植一部韓國電視劇,他作何感想?當時的章嘉澤也曾明確回答過:他不欣賞這種做法,因為在他看來,韓劇雖然在中國的80后、90后觀眾中有著很大的收視基礎(chǔ),但是韓國和中國的文化差異不同,這種文化的差異,必然帶來觀眾感受上的差異,如果只是純粹的照搬照抄,必將適得其反。
讓章嘉澤沒有想到的是,如今正式開始工作后,他所作的工作,竟然就是當初面試考官問過的問題。
這背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面試考官明明知道章嘉澤的答案,為什么還偏偏錄用了他?為什么錄用后又偏偏讓他做這樣的工作?
章嘉澤所不知道的是,在他面試回去之后,考官們對是否錄用章嘉澤曾經(jīng)發(fā)生過激烈的爭論。一派主張:章嘉澤雖然沒有當過編劇,但他在網(wǎng)文界浸染了這么多年,從他的選題來看,都能把握時代的脈搏,踏準時代的節(jié)奏,就憑這一點,就勝過很多埋頭寫作的人;另一派主張:公司現(xiàn)在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移植韓劇《首爾別哭》,而他明確拒絕做這樣的事情,理應不予錄用,沒有商量和回旋的余地。
在兩派爭論不休的時候,麥地影視集團的老大馮董的意見一錘定音。
馮董說,在編劇界,我們要看一個人的人品和潛力,從長遠發(fā)展說,人品和潛力這兩點是比能力更重要的東西。章嘉澤沒有做過編劇,他老老實實地承認了這一點,說明他的人品可靠;他明確表示拒絕移植韓國的東西,說明他有自己的主見。作為公司的領(lǐng)導,應該為公司的生存和發(fā)展考慮,對于公司來說,生存、發(fā)展、利益就是一切,而且永遠是一切,所以,公司在移植韓劇這件事情上無可厚非;但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原創(chuàng)、創(chuàng)新才是根本,缺乏原創(chuàng)和創(chuàng)新,能力再強大的編劇最終都只能是死路一條。
大家都聽懂了馮董的意思:公司追求利益,作者追求原創(chuàng),大家各取所需,互不干涉。
就這樣,章嘉澤順利入職。
那么,章嘉澤當初強烈反對的東西,現(xiàn)在又為何心甘情愿地為之付出呢?
當初接到這個任務時,章嘉澤內(nèi)心是拒絕的。但現(xiàn)實情況不容他拒絕:第一,有一筆可觀的收入,雖然沒有說明這筆收入到底是多少,但至少不會太差。只有經(jīng)濟基礎(chǔ)搞上去了,他才能在妻子宋雅竹面前提二胎的事情。第二,有一個學習的機會。章嘉澤深深地明白,眼下,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既有學習的機會,又有可觀的收入,這樣的工作,只有傻瓜才會拒絕。
章嘉澤不是傻瓜,所以,盡管他內(nèi)心深處有些排斥,但他還是接受了。
人生在世,有很多東西,都不是我們真正想要做的,可是現(xiàn)實情況又不得不讓我們低頭。這就是人生的無奈,也是人生的精彩之處。如果處處都如我們所愿,人生還有什么精彩可言?
李開云
不羅嗦,碼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