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場包括蘇洛在內的道學弟子皆知道,能令普通人增壽三十年的丹藥,并不算極難得的丹藥。
此丹一出,濃香無邊無盡,也是梅龍刻意為之,同時以隱秘手段散出一絲修行者才能煉制的香粉,彌漫方圓數(shù)里不是難事。
與此同時,大盛國主接丹之后,雙手顫抖捧著丹藥,先跪地向東,往天日道學方向深深叩拜,繼而才起身,在梅龍和蘇洛面前,送丹至唇邊,小心服下。
授命臺上的二十余人,皆是大盛國主盛豐的后妃兒女,都全神貫注看著他,就見這位將近九旬的老人服下丹藥后,幾乎是呼吸之間就有變化。
他銀白的頭發(fā)間,竟肉眼可見地生出根根黑發(fā),雖不至于盡復烏黑,卻也變成黑白斑駁,雖老不蒼,且他已傴僂的身軀清晰地開始伸展,俄而間便挺直起來,布滿蒼老瘢痕的臉上漸有紅光綻露。
天不假年,若要強行增長壽元,等同逆天,也唯有修行者才有這樣手段。
眾人難免紛露出驚嘆羨慕之色,落在后面的大盛國主長子,也已是年過花甲之人,此時見到自己父親竟變得自己更顯年輕……但養(yǎng)榮續(xù)元丹只賜下一枚。
梅龍滿意說道:“國主,我們將在此地停留兩日,明日正是吉日,可召大盛上下人等,向道學大天日符詔參拜!”
大盛國主容光煥發(fā),心中喜悅至極,連忙說道:“一切諸事皆已安排妥當,當下還請諸位上使降臨大盛王庭,飲宴業(yè)已備下。此前又有道學降臨符詔中說,此行諸上使中有出自我大盛王朝的上使,其家從屬都已在王城內恭候,等著拜見了?!?p> “好,國主請吧。”
“不敢。恭迎上使降臨王庭!”
“恭迎上使降臨王庭!”
……
……
王城深處。
王城正中,也是盛都正中,當然是授命臺,除此外,最要緊處當然便是大盛王朝的王庭,是大盛國主召見臣屬,處置國事之地。
當今日王庭中,卻起歌舞置酒宴,簡直是傾盡大盛之國力,一切種種皆是甄選最優(yōu),恭敬等候天日道學上使者駕臨。
眾上使已降。
原本的王庭上首,國主金座已去,擺下玉案,天日道學二代弟子梅龍和蘇洛,以及大盛國主據(jù)案而坐。
原本,大盛國主不敢就坐,只敢在旁侍候,還是在梅龍再三要求之下,他方才落座。
蘇洛看在眼中,直覺陣陣慨嘆。
這可是大盛國主,曾經(jīng)他想也不曾想過的存在,剛才落座之前,卻要在他腳邊跪地叩首謝恩,才敢落座,落座后便殷切充當侍者,親把盞為他和梅龍斟下瓊漿。
酒是大盛王朝最好的王蜂漿。
從前的時候,就算是蘇家族長,也沒有多少機會能飲到。
王庭下面,兩側排下玉案,九十八名道學弟子入座,各有大盛王朝最姣美的少女侍候,庭中又有大盛王朝最著名的舞姬歌女獻技,展現(xiàn)世俗之中大盛之風情。
眾弟子都在天日山脈中修行,與世俗中相比,雖則高高在上,卻也不免乏味苦澀,此時見到如此風物華美,哪里能忍耐,不多時便都紛紛露出迷醉之色。
王庭之上,梅龍目光落在蘇洛身上,卻與大盛國主談笑道:“此行要經(jīng)過盛都,再往摩羅都城,所以道學特別甄選弟子,以出身大盛和摩羅的弟子為主,其中大盛出身者有二十余人,我身旁這位蘇師弟,就是你們大盛王朝的人?!?p> 大盛國主神色驀地微變,忙即向蘇洛施禮道:“不想上使竟是我大盛之人,只是道學傳來的符詔中,并未提及有上使出身,所以并未特地請來上使者家屬……”
天日道學預先發(fā)來的符詔中,當然不會有蘇洛的出身。
實則,一名天日道學的二代弟子出身于大盛王朝,那么這名弟子的世俗中家屬,恐怕早已在大盛王朝位列王公,僅次于王族盛家。
蘇洛略微皺眉,心中突生不妙,卻果然來不及,梅龍已經(jīng)哈哈大笑開口。
“這不是國主的錯,實是我這位蘇師弟來歷特別。他本是你們大盛王朝一個豪族……蘇家的奴仆,后隨著選送道學的蘇家子弟進入道學,因緣際會,得以拜入道學門下,反成了二代弟子。
他這一番機遇,簡直傳奇驚艷,國主你當然不會知道,就是道學下發(fā)符詔來,也一時間不知如何安排,索性便不安排了。
少時之后,也有那蘇家人要與同行另一位出自蘇家的弟子相見,至于蘇師弟要不要見,全憑蘇師弟意愿吧?!?p> “啊……”大盛國主大吃一驚,直覺渾身發(fā)緊,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蘇家他當然知道,在大盛王朝已起家十代,堪稱豪族,近年以來,蘇家有一位子弟被選送天日道學,此前早有符詔降臨,告知這名蘇家子弟一入道學便被學主親眼看中,已經(jīng)被收為真正的道學三代弟子。
因此蘇家自然水漲船高,已經(jīng)是大盛王朝有數(shù)的豪門之一,族長受“榮蘇公”之爵,世襲罔替——如果那位成為天日道學三代弟子的蘇家子弟不隕落的話。
卻未料到,蘇家還出了一位道學二代弟子,只不過,這位二代弟子從前竟是蘇家的奴仆之身!
國主心中諸念交雜,只想著這位蘇上使究竟對蘇家態(tài)度如何,若是心懷怨忿,那么蘇家的好日子自然到頭,畢竟道學的三代日子繞不過二代弟子去。
王庭之下,也在飲宴之中的蘇蓉驀地全身一緊。
玉案旁,蘇洛面色微冷,但他很快掩住,平靜說道:“梅龍師兄所言不錯,我的確是大盛王朝出身,也曾是蘇家之奴?!?p> 他頓了頓,也不去看梅龍臉上笑意,又說道:“其實我真正的出身,并不是蘇家。我自有記憶時,就是盛都城外落雷山下,在落雷山附近乞討為生,后來才入得盛都,雖然是進了蘇家為奴,卻也非被迫,何況若是沒有蘇家,更恐怕早就凍餓而死。”
他此話的意思,便是自己與蘇家并談不上仇怨,大盛國主不必借題發(fā)揮。
并且,他對自己過往身份并不忌諱,坦然說出,王庭中人人皆聽到,倒顯得梅龍故意揭短的行徑不免下作可鄙。
“落雷山?”
國主猛一驚,連忙就翻身在案旁跪下,發(fā)抖請罪道:“是弟子理政不力,致國中有無居無食者,弟子有罪,請上使責罰!
那落雷山下,的確歷來多為貧困國民乃至行乞者聚集之地,弟子近年也已調集國庫,在落雷山下建屋舍,墾地為園,盡力賑濟?!?p> “國主不必太在意?!碧K洛無奈失笑,“我曾在盛都多年,國主登位以來,治國有條,也頗有民望,我是知道的?!?p> 他這倒是并非虛言,大盛王朝國力在天日道學御下四國中最強,并非沒有道理。眼前這位國主,登位多年,治下國勢日盛,卻也算得一位明君。
國主也松一口氣,笑起來道:“盛都之外的落雷山,歷史極其長久,據(jù)聞比盛都城還要更久遠。故老傳說中,古時某一日,此地仍是寬廣大原,忽一日雷霆天降,劈土為山,那雷霆之中,降下一位仙人,遺一卷天書在山中。
因此,后世之中將那山稱作落雷山。想必上使出自落雷山,能有今日道果,怕不是和落雷而降的仙人、天書有些干系呢。”
這話當然是奉迎之辭,傳說也只是傳說罷了。
蘇洛笑容微瀾,補充說道:“山中還有座天書廟,我兒時那廟倒是替我遮擋過不少風雨。”他眉梢忽地一挑,興致起來,說道:“罷了,蘇家的人我還是不要見,未免他們不痛快,我不妨去落雷山走走,再看看天書廟去。”

見風在野
已兩更。其實上一章早就寫好,因為寫得順手,一口氣接著寫這章,竟忘記上傳。這章叫“城外有座山”,下章當然是“山上有座廟”。很快會有這本書第一次真正意義的戰(zhàn)斗場面,說起來這書步調真是慢得令人發(fā)指啊……希望我能寫得漂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