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羅國因是新國主登位,受天日道學封誥賜命,所以規(guī)格更隆,極盡鋪陳,待到是日,國都及周遭諸城中盛況非常,無比熱烈。
對于摩羅國人而言,天日道學賜命之后,便意味著國中大局徹底定下,兵禍自去,自然是值得喜悅的事情。
至于摩羅國國主一族,凡是不從順于摩羅征國的,早已被他清洗一空,余下皆是他的擁躉,摩羅征國大位確立,合理合法,受到天日道學承認,他們自然地位穩(wěn)固,當然也沒有不滿意的道理。
這一次,蘇洛沒有在大禮之前離開摩羅王城,倒不是他擔心梅龍再施什么詭計,而是他并沒有離開的必要。
他對游覽摩羅王城并無多少興致,雖然答應(yīng)了雒秀秀替她帶回去摩羅國的美食,但一則他并不知道摩羅國有哪些美味,二則也無自己親自去辦的必要,只吩咐了人,自然有許多精致的摩羅國美味被送來,他將之儲入藏虛符中即可。
授命當日,亦在正午時刻。
此次儀式與盛都那一場不同,在摩羅國上下參拜大天日符之前,先要為摩羅國新國主摩羅征國授命。
天日道學的授命符詔由梅龍宣讀,而賜予新國主摩羅征國的玉璽,則由蘇洛親自交到摩羅征國手中。
無論在摩羅國的史冊,還是天日道學的典籍中,都將會記下這一刻。
這一行任務(wù)對于眾位參與的弟子而言,只有這一件事情有些意義,尤其對于蘇洛和梅龍而言,摩羅國新任國主在位一日,便無法改變其是由蘇洛和梅龍親自代表天日道學授命的事實,對他們二人自然也有些不同的價值。
因為天日道學的弟子總會有不在道學,某一日來到摩羅國地界也不足為奇,有這一層瓜葛在,總好過于無。
授命賜璽之后,仍是請大天日符,整個摩羅國度,甚至是周遭諸多城池,足有數(shù)以億萬計的人一齊參拜,山呼震天。
大天日符光輝貫日。
但這一次,卻并無“天日之神”現(xiàn)身。
然而,神跡仍然如約而至。以摩羅國度為中心,漸往周遭去,竟是在青天白日之下驟然落雨,雨水極充沛,淋漓痛快直落了一個晝夜方止。
摩羅國此前生亂,除去先國主無道之外,最終的導(dǎo)火索便是連續(xù)三年旱災(zāi),以致民不聊生,終于滋生出橫行盜匪,乃至于禍亂終起。
這一場豪雨對于摩羅國而言,便是真正的神跡。
……
……
雨霖鈴,蘇洛獨坐室中。
摩羅國對天日道學上使的安排,自然是極妥帖的,但蘇洛對身外所需并無苛求。
他臨窗而坐,窗子半推起,豆大的雨滴落上去,聲聲不悅耳。視野越過窗子,外面就是一泓清湖,有百十丈方圓,時已夜深,月華浮波,被雨點擊出無窮碎光。
他兩手指尖壓在鬢角,輕揉片刻,終于感到眉心不再滯漲微痛,方才止住。
此時他能深切感受到,自己體內(nèi)不僅只是用蓄滿力量可以形容,而是蓄滿著極度凝縮,隨時可以分解釋放的可怖力量。
這些力量就儲存在如今已印在他胸前的帝女升仙圖中。
他要將這些力量盡都煉化,轉(zhuǎn)換為精神,將是一個可以預(yù)見的漫長過程,他甚至感覺到,這些力量足夠自己突破“養(yǎng)”境,直至成就神魂,仍然有余。
因為這些緣故,尋常修行者艱難前行為之痛苦的養(yǎng)神過程,對他而言,便成為一件極簡單的事情,簡單到如同手持筷子將面前的一盤肉挾入口中,咀嚼下咽,繼而消化。
然而天上絕不會平白掉下來法寶,世事飲啄循環(huán),所以簡單之中往往意味著不尋常,而不尋常便是最大的不簡單。
對于蘇洛而言,這個過程的確十分簡單,能夠增長精神刻度的力量就在那里,只管取來消化即可,卻在這個簡單過程中有著許多兇險。
養(yǎng)神這種事情只能做一次,沒有人擁有足夠的經(jīng)驗,即便有前人筆錄,比如蘇洛手中就有一部《光道人養(yǎng)神紀要》,是天日道學一位叫做“光道人”的前輩昔年養(yǎng)神時的修行紀要,也仍然遠遠不夠。
前人的經(jīng)驗雖然是重要的參考,卻畢竟只是前人的經(jīng)驗,世間沒有一樣的人,當然就不會有完全可以一概而同的修行方式。
尤其是蘇洛的修行與旁人截然不同。
從極度凝縮的“力量”中獲取,再轉(zhuǎn)換為自身的精神,是一件時刻有可能被大規(guī)模強悍力量沖擊,輕則損害精神,重則毀壞修為性命的事情。
凝神沉思中的蘇洛被叩門聲音驚動,他應(yīng)了一聲,俏美的摩羅國侍女開門后便在門外跪著,輕聲道:“上使,梅龍上使命奴婢來請上使?!?p> 蘇洛眉心微微皺起。
他一時間想不起梅龍會有何事,況且因為此前的緣故,自己與此人必然是敵非友,絕不會有可談的話題。
“好?!?p> 蘇洛起身,拂了拂道衣,緊了緊手中的日初刀柄,便按刀出門,穿過許多廊道,見到已有許多同行而來的弟子在先向梅龍所居處走去,于是知道梅龍是召集了所有人,而不是獨他一人。
他放慢腳步,眾弟子已進入梅龍所居的寶樓后,他才入門,直上樓去,就見梅龍沉眉端坐上首,下面九十八名弟子已然在座。
蘇洛入門來,眾弟子無論情愿與否,都紛紛就要起身。即便不為著他的身份,只是為盛都王城之中他的那一刀,這些人也絕不敢半點輕慢。
他輕輕擺手,止住這些人起身行禮,眾弟子不敢違逆,卻仍都就坐著躬身施禮。
其中無論是學宮弟子,還是有師承的弟子,無外都是三代弟子。
學宮弟子都道:“弟子拜見師伯。”而有師承的三代弟子則不然,他們的師尊都入門早于蘇洛,當是蘇洛的師兄,故而都拜道:“弟子拜見蘇師叔?!?p> 梅龍在上首,手指身旁不遠處,落他自己一位的座位,說道:“蘇師弟,來坐。”
蘇洛卻搖頭道:“梅龍師兄不必客氣,我同落日峰道友同坐即可?!?p> 他在人群中找到月蕭寒三人,自顧走去,旁邊弟子自然讓開,他就坐了蒲團上。上面梅龍面色仍然鎮(zhèn)定,只是略微沉默片刻,才忽然輕拍手掌,說道:“進來吧?!?p> 隨即,自門外便有一名中年道人進來,恭敬在梅龍身前跪下施禮:“入世弟子于岑,拜見師伯?!?p> 離開道學,離開天日山脈,進入世俗之中的弟子,皆稱為“入世弟子”。
“這一位,是道學入世弟子于岑,現(xiàn)在摩羅國北疆重鎮(zhèn)偃城為供奉。在摩羅國生亂,摩羅征國尚未登位時,他便發(fā)現(xiàn)一樁秘事,并上報給道學。實則,此番我等來摩羅國,為新國主授命是其一,還有其二則是為他所上報的這樁秘事?!?p> 人群中,蘇洛神情微凜,有種異乎尋常的預(yù)感,接著便聽梅龍說道:“摩羅國生亂之際,他曾發(fā)現(xiàn)摩羅境內(nèi),有清華道學弟子的蹤跡!”
他此言一出,立刻眾人俱怔,在短暫沉寂后,幾乎同時發(fā)出驚呼。
于岑立即補充說道:“那是清華道學專用以隱匿身形的水木湛清符氣息!弟子在道學修行時,恰逢一次清華道學來人,與我天日道學商談事務(wù),其間兩家選了些弟子比試修為,我曾親見過清華道學弟子祭用此符,所以記得極清楚!”
梅龍神色沉冷道:“不錯,于岑上報之后,道學極為重視,早已進行過調(diào)查,的確發(fā)現(xiàn)了更多蹤跡。至此時,我要告訴你們,我們此行除去在……盛都,以及這里的兩場大禮,還有第三件任務(wù),便是與這件事情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