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反了
聞言,凌瑾韻的眉頭輕輕蹙起,心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原主對于那對親生父母復(fù)雜的情感。
原主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秀才,其母則是出自于外祖父所在小鎮(zhèn)上一位富商側(cè)室,當(dāng)父親中舉之后,為了籠絡(luò)他,那位富商便將其母許配給了他。
然而,父親在取得秀才功名后便再無建樹,步入中年仍未能實(shí)現(xiàn)更高的科舉夢想,最終遭到富商家族的遺棄,他們也再無顏面回去求助,曾經(jīng)的依靠如今形同陌路。
父親自視甚高,常以文人雅士自居,對于田間耕作之事嗤之以鼻,認(rèn)為那些都是凡夫俗子所為,與他高尚的靈魂格格不入;而母親,則時常提及自己出身于商賈世家,自幼嬌生慣養(yǎng),不屑于沾染絲毫塵土,更勿論勞力之苦。
哥哥深受父親熏陶,終日沉浸于書卷之中,身體瘦弱,連最輕微的體力活兒也難以承擔(dān)。
這樣一來,家中的重?fù)?dān)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原主人凌瑾韻的肩頭。
她不僅需早出晚歸,辛勤耕耘那片貧瘠的土地,確保家中糧食能勉強(qiáng)維系,還要面對母親尖酸刻薄的言語和哥哥偶爾的無理取鬧,甚至是拳腳相加。
父親自詡清高,卻總是選擇視而不見,沉醉于他的詩書世界中。
當(dāng)凌瑾韻初次接收這些記憶的時候,內(nèi)心并未掀起太大波瀾。
在她看來,從她現(xiàn)在身處的秦家村到遙遠(yuǎn)的平南府河西鎮(zhèn),那遙不可及的三百里路程,即便是乘坐牛車,也需要數(shù)日顛簸。
在這個交通不便、通訊閉塞的時代,一旦被賣至如此偏遠(yuǎn)之地,無疑等同于與過往生活的永訣。
然而,讓凌瑾韻始料未及的是,那對聲稱將她視為骨肉的父母,竟能在賣出女兒之后,仍面不改色地投奔而來,這份無恥之舉,實(shí)在令人齒冷。
凌瑾韻拉著年幼的小靖兒緩緩步入院子,小靖兒低垂著腦袋,小腳似乎跟不上大人的步伐,但他緊緊攥著凌瑾韻的手,像是生怕被遺棄。
終于,他鼓起勇氣,抬頭以那雙宛如清晨露珠般清澈的眼睛注視著凌瑾韻,聲音細(xì)弱卻滿含期待地問:“韻兒,爹娘說,我不是他們親生的。是他們拋棄了我,對不對?那你……你還會愿意要我陪在身邊嗎?”
小靖兒說到這里,聲音漸弱,目光再次垂向自己的腳尖,幾乎是自言自語地輕聲問道。
凌瑾韻望著小靖兒那忐忑不安的模樣,心生憐愛,于是蹲下身子。
她的眼中閃爍著堅定不移的光芒,語氣堅定地說道:“小靖兒,別怕,我怎么會舍得不要你呢?無論怎樣,你都是我的好弟弟,我們會一直在一起?!?p> 安慰的話語說完,凌瑾韻輕輕彈了彈小靖兒的額頭,帶著寵溺的笑容站起身,重新牽起他的小手,柔聲道:“來,我們回屋里去?!?p> 正欲踏入屋門,一個熟悉的身影猛然撲來,緊緊抱住凌瑾韻,抽噎與拭淚交織在一起?!鞍?,韻兒,你可算回來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擁抱,凌瑾韻面色平靜,禮貌地輕輕推開對方,退后一步,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心中五味雜陳。
唐氏見到女兒這般反應(yīng),想起了此次前來的目的,費(fèi)力地壓抑住眼中的怒火與委屈,紅腫的眼眶周圍泛著淚光,她拉住凌瑾韻的手,試圖解釋:“韻兒,你還在怪娘當(dāng)初送你離開的事情吧?娘知道,娘那時候做錯了。但娘也是實(shí)在沒有辦法,家里……家里真的太困難了,連續(xù)的干旱,連野菜都成了奢求,家里的鍋已經(jīng)很久沒有熱騰騰的飯菜了……”
“孩子他娘,要是不送走你,這一大家子只能眼睜睜地一起餓死??!嗚嗚嗚……”
話語未畢,淚如泉涌,她的悲痛仿佛要將心肺撕裂一般。
一旁的凌瑾韻,面沉如水,默默無語。
反倒是母親王蓮娟,溫柔地攬過悲泣的唐氏,輕聲細(xì)語地安慰道:“別傷心過度,傷了自己的身子。這孩子機(jī)智有福,自從她來到咱家,咱家的日子是一天天變好。這干旱總有結(jié)束的一天,等老天爺睜開眼,降下甘霖,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你們大老遠(yuǎn)地奔波至此,一路風(fēng)塵仆仆,就請安心踏實(shí)地在這里住下?!?p> 凌瑾韻的目光溫柔而堅定,輕輕落在王蓮娟那略顯疲憊的臉上,她的語氣平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娘,您也知道,家中空間有限,這幾間簡陋的房屋,已經(jīng)是滿滿當(dāng)當(dāng),實(shí)在是沒有余地再做安排?!?p> 一聽這話,唐大娘連忙用衣袖抹去了眼角即將滾落的淚水,聲音里夾雜著幾分焦急與懇求:“我們不占多大的地方,就只求在柴房里將就一晚,窩在那溫暖的柴堆之中,便已足夠?!?p> 凌瑾韻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她靜靜地瞅了唐大娘一眼,沉吟片刻后,以一種不容反駁的口吻應(yīng)道:“既然如此,那你們今晚就暫且安頓在柴房內(nèi),務(wù)必睡個安穩(wěn)覺吧!”
唐大娘聞言一愣,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不悅。
這昔日的小丫頭片子,如今竟真的有了自己的主意,不懼于讓親生父母屈居于柴草堆?
她轉(zhuǎn)頭望向身邊的王蓮娟,只見她眉宇間流露出一絲為難,卻終究沒有出言反對凌瑾韻的決定。
一方面,確實(shí)是家中條件所限,每間屋子都已物盡其用,若不是讓凌永元一家住在柴房,那就得有家人犧牲自己的休息之地。
另一方面,同作為母親,王蓮娟能深深理解凌瑾韻內(nèi)心的苦楚——被親生父母販賣的傷痛,豈是輕易能夠撫平的?如若不讓她適當(dāng)釋放這份壓抑的情緒,那心頭的結(jié)只會越系越緊。
王蓮娟心中滿是歉意,輕輕瞥了唐大娘一眼,正待開口調(diào)解,不料屋檐下忽然響起了凌廣才憤怒的吼叫:“凌瑾韻,你這是反了天嗎?想找打嗎?爹娘好不容易來看你,你竟然想讓我們睡在柴房里?”
凌永元與唐大娘的長子,凌瑾韻的親哥哥凌廣才,立于門外檐下,雙眼如同利箭般射向凌瑾韻,渾身散發(fā)出一股即刻就要出手教訓(xùn)人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