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林琳和林垚垚坐一塊吧,兩個人回家也方便?!绷至帐箘劈c著頭,女人的話正合她意。
可誰都沒有注意到林垚垚的臉色,林垚垚選好的同桌硬是被調了位置,就這樣,兩個還沒書桌高的孩子碰了生命的第一面,以同桌的身份坐在了彼此的身側。辦理完入學注冊,林媽媽牽著林琳漫步在回家的路上,一路囑咐。
“下次見了,要問人呢!今天說要給你調座位的是你小姨,記住了沒有?還有,林垚垚就是你的姐姐了,她比你早出生一個月呢!”
林琳的心中樂開了花,還哪里管回應母親的話,一路蹦跳在長長的小土路上,踏的塵土飛揚,母親邊追趕邊咳嗽,氣的痛罵。
“你走慢點,真是野了,三歲看老,你以后能有什么出息,誰家女孩子一路蹦蹦跳跳的…小新衣服,臟了我可不洗,你就臟穿著,你慢點!”
一路上林琳的腦海里滿是漂浮的對話,“林垚垚,你知道嗎?原來你媽媽是我小姨,那你就是…”“我告訴你個秘密,咱倆是親戚呢…”“你比我大一個月,那以后…”“你家有李子樹沒?我家院子里有一棵超級大的李子樹…”就這樣,自導自演的情景小劇一直演播到了家門口才算罷了。
臨近吃晚飯時,母親提議把林垚垚母女邀請到家里來一起吃晚飯,也好增進增進感情,這時奶奶不樂意了。
“吃飯,不要沒有的說了亂說,來了之后誰來做飯!”
奶奶的臉已經略微發(fā)紅,看得出來是又被氣著。家里的飯一般是由奶奶掌勺,倒也不是母親做飯不勤快,而是手藝失人心。
母親連忙補了一句:“那我自然要給你打下手?!?p> 母親語氣明顯放弱,舵盤牢牢掌握在奶奶的手中,默不作聲的父親插了一句:
“我覺得請也行,不請也行?!?p> 看著不靠自己的兒子,奶奶氣不打一處來,直接丟下了圍裙。
“我不管了,你們愛誰誰做去,我胳膊不疼了!一把年紀還要給旁的人做飯”
大家面面相覷,母親和父親尷尬一笑,請客的事誰也不提了,只是林琳還心心念念,悄悄的策劃怎樣才能說服奶奶,與林垚垚成為好朋友,而不是相視無言的同桌。說起,林琳對林垚垚的好感,可能是開學時,她不同于其他孩子切切諾諾的樣子,當然也不同于林琳,全程把母親的手,守的死死的,她采花追蝴蝶,比學校里的老師還自由。
人和人之間的吸引在于沒能擁有的性格與能力,大家總是相信長期的相處,會讓彼此獲得缺失的部分。
正式上學的第一天,林垚垚端正的坐在板凳上,林琳與林垚垚對比鮮明,林琳時而癱坐,時而抓耳撓腮,時不時就引起老師的額外關注。老師在紙上默默的寫下林琳的名字,圈了一遍又一遍,眉頭鎖了幾鎖,心里暗暗的想。
“這孩子以后一定是塊燙手的山芋,我職業(yè)生涯的一大羈絆?!?p> 林垚垚察覺到林琳的小動作,禁不住好奇便問:“你咋了?沒事吧,耳朵好紅啊?!?p> “沒事沒事,可能是有人罵我?!绷至栈艁y的揉搓著耳朵解釋道。
“我正好要給你說這事呢!”
“啥事?”“我們是親戚呢!”
一句話憋了一節(jié)課,險些給自己憋出了內傷,沒等林琳細講故事,林垚垚就終結了話題。
“我知道呢,我媽媽是你小姨,我比你大,你要叫我姐姐?!?p> 幾句話說的多么平穩(wěn),咬字還格外清晰,林琳略顯尷尬,只好笑笑說:
“我以為你不知道呢?!?p> 后面的幾節(jié)課上,林琳使了勁兒的撓頭,老師講的課全然不知。在之后的日子里,隨著時間的不斷撮合,兩個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上課偷吃閑聊已經成了慣有的事,早先請客的事雖然泡了湯,可人總是活的,林琳閑了就往林垚垚家里跑,兩個人躺在林垚垚家房屋后蔥郁的圓子里,蔥郁包裹著兩個小生命,給他們提供了私聊的密閉空間。
林垚垚說:“我以后要在我家小后院的最邊角種很多曼陀羅,里面就養(yǎng)兩只兔子,一只白的,一只黑的…”
林琳翻起身來環(huán)視了周邊,不解的問:“為啥要種曼陀羅,電視上不是說它有毒嗎?種那種大白花,大粉花不好看嗎?”
林琳驕傲的說:“對啊,有毒才好呢,誰要是進來偷我兔子和狗,就毒死他,大白花和大粉花也種,種在小后院門口,那樣進來時就可以聞見花香了?!?p> 這樣的下午,這樣的對話,把兩個人的距離拉的更近了。
關于大白花和大粉花,許是牡丹許是芍藥,小孩子之間總是另有一套語言體系,不同于大人的明了溝通,他們更多靠的是同頻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