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自找沒趣
邁進一家布料鋪,一位中年女店主迅速迎了上來,面上堆滿笑意:“這位客人,是想要挑選些布料嗎?”
“正是,我想要這幾種布各三匹。另外,貴店是否提供彈棉花制被的服務?我打算定制幾床蠶絲被,希望它們能適合四季使用,既保暖又透氣。”
冉禾的心中盤算著,手里的銀兩雖是草藥換得,但她決心要用這筆錢讓孩子們享受到最好的生活條件,尤其是物質(zhì)方面,她決不允許孩子們因匱乏而感到絲毫的遺憾。
聽到冉禾的要求,掌柜不禁有些詫異。
蠶絲被,那可是富家子弟才舍得享用的奢侈品,更別提一次性訂購如此之多
總價高達八十兩銀子,這在小鎮(zhèn)上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掌柜心中暗自揣測,眼前這位穿著簡樸,就連發(fā)飾都極其樸素的女子,怎會有如此財力?
難不成是哪位豪紳的偏房?但觀其言行舉止,實在沒有半點奢華之氣。
冉禾看出了對方的疑惑,語氣平靜卻充滿誠意:“掌柜的放心,銀兩我必不可少你一毫。你可以先準備起來,這是十兩銀子作為定金,待被子制作完成,我再來取時會付清余款。”
掌柜接過沉甸甸的銀兩,心安了不少。
就算最終這些昂貴的蠶絲被無法賣出,至少這定金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落袋,還能小賺一筆。
“至于之前選好的布料,請按照我孩子的尺寸,主要是四歲,做三套童裝。再加一套我自己的,款式要求簡單實用,便于日常勞作。”
冉禾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家庭的深情與對生活的細膩考慮,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滿載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小孩子的衣物,尺碼往往沒有確切的標準,多半是根據(jù)孩子成長的階段大約估算。
因此,多數(shù)家長在選購或定制時,會傾向于選擇稍大一號的尺寸。
期盼這衣物能夠伴著孩子多過幾季,一旦小了,便只能閑置,未免太過浪費。
冉禾親自動手測量尺寸,這份細致活計對于心思細膩如她而言,自然是信手拈來,不在話下。
“客官,您選的布料精致,加上手工費一共是七兩銀子,不過看在您剛選購了我們店里的上等蠶絲被的份上,我就給您個優(yōu)惠,總共只收五兩銀子如何?”
掌柜的聲音和煦,笑容可掬,這般的打折幾乎等同于白送了裁縫的手藝,態(tài)度誠懇得讓人心里暖洋洋的。
“好的,謝謝掌柜?!?p> 冉禾爽快地付清了制衣費用,又補充道:“還有那床蠶絲被,到時我一并來取?!?p> 這樣的安排,無非是為了方便。
畢竟,每一分花出去的銀兩,都需要想方設法從別處賺回。
考慮到往后在后山的日子可能更加漫長,她開始盤算著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時間與資源。
“客官放心,包您滿意!我們這兒的手藝,在鎮(zhèn)上可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呢!”
告別了掌柜,冉禾步出店鋪,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閑逛了一圈。
想到今日購物頗豐,若是一次性帶回家,未免太過招搖,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和麻煩。
在這世道,低調(diào)總是沒錯的。
事實上,自從離開醫(yī)館后,她已經(jīng)悄悄地將那一百兩銀子存入自己的秘密空間,這立即轉(zhuǎn)化為了兩千積分。
未來無論何種需求,只需簡單兌換即可解決,這無形中為她的生活增添了許多便利。
正待歸家之際,前方的一幕令她腳步一頓。
那是鎮(zhèn)上有名的風月場所,傳言背后有著官府的暗中支持,故而行事高調(diào)而無所顧忌。
而站在門口的,竟然是張喬花的夫君趙老三。
原主記憶中,此人偶爾會在鎮(zhèn)上露面,誰料想,在自己揭穿他的真面目之后,他依舊有膽量招搖過市,其心之大,實在令人咋舌。
有些人外表看似老實憨厚,實則膽大妄為,平日里只因擅長隱藏,才未被人識破真面目。
顯然,張喬花并未深究此事,否則趙老三哪還敢這般囂張。
然而,這件事與自己何干?只要張喬花不主動挑起事端,她并不打算理會這對夫婦的腌臜勾當。
但若是觸及了她的原則底線,那么,曝光他們的丑事,也是咎由自取,她絕不會手軟。
行至鎮(zhèn)外,原以為吳母一家的牛車早該離開,卻意外發(fā)現(xiàn)他們?nèi)栽谠?,似乎正悠閑地聊天。
“哎呀,都愿意坐牛車享受了,怎么還空著手回去呢?是連一塊肉都舍不得買,還是說吃了一頓兔子肉就徹底變窮,連買肉的錢都沒有了?”
吳母提著新買的肉,滿臉炫耀之色。
在村里,一次性購買五斤肉的家庭屈指可數(shù),而她家算是出手闊綽的了。
假如她知曉冉禾一口氣購進了千斤肉,不知道臉上會是何種精彩的表情。
那區(qū)區(qū)五斤肉,在千斤面前,恐怕只會顯得寒酸,不值一提。
吳玥的臉色有些難看,他明明囑咐母親買些好肉給冉禾滋補身體。
結(jié)果帶回的卻是煉油后剩下的邊角料,這樣的肉又能有多少營養(yǎng)?
母親啊母親,既然決定要買肉,為何不買些肥瘦相間的上好肉。
節(jié)約雖是美德,卻也不該如此吝嗇?。?p> 還好這肉是用油紙仔細包裹著的,否則若是大咧咧提在手上。
那肉質(zhì)的紋理與光澤,恐怕不用多久就會泄露它的價值秘密。
引來旁人一陣陣探究的目光,哪里還有炫耀的必要,不過是自找無趣罷了。
冉禾對于吳玥那帶著刺的話語仿佛完全沒有聽見。
她靜靜地站在一旁,仿佛周圍的一切嘈雜都與她無關(guān)。
而那些同樣在等待牛車的村民們,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顯露出了不耐煩的情緒。
畢竟,在這烈日之下久候,本身就足以讓人心中生出一股煩躁。
更何況還要目睹吳玥那略顯刻意的炫耀,引得眾人肚內(nèi)泛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
“這下總算是能夠啟程了吧?太陽都要烤到頭頂了,家里的鍋還冷著呢,等著做飯呢!”
終于,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發(fā)出了催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