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永樂年間。
皇宮的偏殿之中,氣氛異常沉重,朱棣端坐于椅,神色復(fù)雜,審視著眼前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孫子。
一直伴隨朱棣左右的朱高熾,此刻跪在地上,肥胖的臉上汗水涔涔。
自從李世民玄武門之變開始,朱棣的情緒就一直不對。
直到天幕播放到“燭影斧聲”時,朱棣的情緒終于失控,直接讓他還有后來的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三人跪在了地上。
朱高熾知道朱棣是因為什么心情不好,無非是怕他們也手足相殘,再搞一出朱家人殺朱家人的悲劇。
但這并非他所能決定的,他也想兄友弟恭,可老二老三步步緊逼,他不得不爭啊。
若追根溯源,這事還是得怪朱棣,誰讓他奉天靖難的時候,非要說出那句“世子多病,汝當(dāng)勉勵之”呢。
朱棣似乎也知道自己理虧,看向幾人的眼神中滿是愧疚與自責(zé)。
躊躇了許久后才開口道:“我這代人把事情做完了,你們千萬別再鬧來鬧去了,別折騰了,都好好的?!?p> “行嗎?”
“就當(dāng)?shù)竽銈兞??!?p> “將來史書上寫一筆,說我朱棣是惡人,可兒孫……兒孫們都是好人啊?!?p> 說到這,朱棣的聲音已經(jīng)帶了幾分哭腔。
跪地四人,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默不作聲,沒有說話。
朱棣見此,心更痛了幾分。
“老大,當(dāng)年我?guī)е隙先蛱煜?,你坐?zhèn)于后方,給你爹我去了后顧之憂,爹記得你的好,爹罵你,是想讓你比爹還好。”
“當(dāng)年你娘生你時候,爹還在和敵人血戰(zhàn),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后來知道自己有兒子了,高興地喝了一葫蘆的酒,兒啊,爹知道你最辛苦,你委屈,這些爹都知道,是爹不好。”
“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是,別跟爹計較了,行嗎?”
朱高熾此時已經(jīng)哭的稀里嘩啦的了,可依舊默不作聲,只是哭聲越來越大。
朱棣無奈地嘆了口氣,看向朱高煦,以手撫著朱高熾的臉龐,眼中滿是心疼:“老二,你自小隨爹出生入死,還沒馬磴子高時,爹就帶著你上陣殺敵,你身上的每一處傷疤,爹都記得”
“每一次你受傷,傷在你身,疼在爹心里。爹沒本事,不能替你受傷,只能給每個為你治病的醫(yī)生都升官,生怕他們不好好給你治傷?!?p> “爹知道,爹虧欠你的太多,連爹這條命……都是你從閻王那里搶回來的,可咱們朱家不能再……不能再骨肉相殘了,不能讓后世子孫們笑話,更不能成為他們的笑柄,你明白嗎?”
說著,朱棣將額頭抵在朱高煦的額頭上,哽咽難言。
朱高煦緊握雙拳,紅著眼眶,“砰砰砰”地連磕三個響頭,連地板都被撞出了裂痕。
“還有老三,你的能耐不如你兩個哥哥,可你心細如發(fā),每次出征時,你在外頭一巡邏就是一整晚,爹明白,爹都明白?!?p> “但爹不能說出口,皇帝的兒子不受罪,誰還能給咱們朱家拼命打仗?”
朱棣顫抖的手輕拍朱高燧的臉頰:“以后幫著你大哥好好的,別再瞎鬧了,行嗎?”
“知……知道了,爹?!?p> 朱高燧深深叩首,遲遲沒有起身。
朱棣最后看向朱瞻基:“你小子,哪都像我,若不是姓朱,我今天就掐死你,正好今天你也在,你們給我起個誓,以后手上都不能沾同胞兄弟的血?!?p>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四人聞言,俱是心頭一震。
見朱棣神情嚴(yán)肅,他們知道,今天要是不順著老頭子的意思來,他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只見朱棣取出匕首,在掌心劃下一刀,然后將手置于四人中間,看著四人一字一句道:“天地鬼神在上,我的子孫若殺害朱家后人,老天讓他夭壽短命,不得善終!”
“說!”
其余四人紛紛效仿,將手疊放在朱棣手上,齊聲宣誓:“天地鬼神在上,我若殺害朱家后人,讓我夭壽短命,不得善終!”
五人的掌心血,先是四處流散,最終匯聚成一線,滴落在地。
這一刻,他們仿佛聽見歷史的回音,在這寂靜的偏殿中久久回蕩。
……
【公元1004年,遼國大舉進攻北宋,宋軍大敗遼軍,宋真宗與遼國議和結(jié)盟,史稱“澶淵之盟”,從此開始向遼國繳納歲幣。】
——“打贏了還簽盟約,真是亙古未聞?!?p> ——“就宋真宗這種史一樣的皇帝,怎么好意思去泰山封禪的?!?p> ——“實際上這個盟約并不怎么屈辱,沒割地,只是每年給三十萬兩白銀而已,而且還與遼國開通了邊市,從經(jīng)濟層面上算,其實是大宋血賺了。”
——“確實,這個盟約分你怎么看,簽了這個盟約后,和遼國基本沒怎么打過仗,宋朝差不多獲得了百年和平,以百姓的角度看,這是好事?!?p> ——“還不屈辱呢?當(dāng)時契丹遠道而來,軍糧補寄沒了,大將死了,大慫是可以吃掉這支遼軍,順勢拿回燕云十六州的,那樣或許整個華夏的歷史都會改寫的,可結(jié)果呢?和談?”
——“從當(dāng)時看確實是不虧,但從長遠來講,氣節(jié)丟了,軍備逐漸松弛,偏安一隅的思想占據(jù)了主流,為后面的屈辱埋下了伏筆?!?p> 【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p> ——“推薦集美們?nèi)タ悼怠洞笏紊倌曛尽贰!?p> ——“我看過,那里邊的李元昊簡直強的可怕。
【公元1044年,北宋在與西夏的戰(zhàn)爭中,屢戰(zhàn)屢敗,最終議和,史稱“慶歷和議”?!?p>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這是繼商鞅變法之后又一次規(guī)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p> ——“王安石初衷是好的,可惜小看了人性的惡?!?p> ——“變法制度方面欠考慮,執(zhí)行層面缺監(jiān)督,但不管怎么說,老王這人能處,是個憂國憂民的人。”
——“宋朝多庸主,難以興盛。”
——“王安石的變法失敗,和宋神宗關(guān)系真不大,總體來說宋神宗是個很不錯的合作伙伴,主要還是王安石自己太理想化了?!?p> ——“問句題外話,據(jù)說老王臭臭的不愛洗澡是真的么?”
——“是真的,史料上記載他很邋遢,但也說不好是不是政敵和后人故意黑他才那么寫的?!?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不敢輕言語
仿佛回到了上學(xué)時代,坐在電腦前一會捅咕捅咕這,一會捅咕捅咕那,反正就是不想寫,跟上學(xué)時候不想寫作業(yè)是一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