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天吃雞蛋
這個年紀的孩子記性好,因此不出兩天,宋大柱、宋二柱、宋三柱不僅學會一到十的寫法,還會全家人的名字,就連宋小柱跟宋小花,也能生疏地寫下自己的姓名。
宋家今天的午飯是韭菜炒雞蛋、白面饅頭以及昨天剩下的辣炒田螺。
考慮到宋家二老牙口不好,宋今今又給他們分別蒸了一碗雞蛋羹,上面又淋了點從商城里買的香油。
“都過來吃飯了?!彼谓窠穸酥鴥赏腚u蛋羹沖正在寫字的弟妹們喊道。
五個孩子聽后連忙放下手中的樹枝,幫忙張羅著小桌子跟小板凳。
孩子們很懂事,知道雞蛋羹是宋今今做給爺奶的,沒有一個開口想嘗的。
雖然在這幾天伙食比較好,但看到桌子上黃綠相間的韭菜炒蛋還是忍不住流口水。
“大孫女,你三叔送的雞蛋不是都吃完了嗎?還有這香油又是哪來的?”
宋老太太眼巴巴看著面前黃澄澄的雞蛋羹,舍不得拿勺子舀著吃。
宋今今笑著道:“奶,這是我在鎮(zhèn)上買的,您跟我爺就大口的吃吧,鎮(zhèn)上的供銷社出三毛錢一斤收咱家做的炸知了,
我跟劉隊長商量著讓村里人跟著一起干,以后咱家就不用吃野菜跟黑面饅頭了?!?p> “那供銷社咋會收咱家的知了呢?你別被人騙了?!?p> 宋老爺子也開口,以他的認知來看,這種天大的好事輪不到他們這些泥腿子的頭上。
“這是人家公社領導直接安排的,還能有假,況且你們也是大孫女的手藝。”宋今今說著就把舀了一勺雞蛋羹喂到宋老爺子的嘴里。
“大姐做的炸知了跟辣炒田螺全天下第一?!彼未笾釉?。
“還有紅燒肉?!彼味s緊補充。
緊接著幾個小的連忙點頭附和。
宋今今無奈的看著弟妹們,轉頭對著宋老爺子道:“爺,快嘗嘗雞蛋羹吧,等涼了就不好吃了?!?p> 看著孝順的大孫女,宋老爺子鼻頭一酸,連忙點頭:“哎,爺嘗嘗?!?p> 一勺雞蛋羹剛進嘴,還沒等宋老爺子嚼呢,“嗞溜”一下就滑進肚子里。
什么玩意兒?
“老太婆你也趕緊嘗一口,可滑了。”
宋老爺子覺得這東西好,趕緊轉頭催促老伴試試。
愛面子的宋老太太翻了宋老爺子一眼:“那么滑你品出味兒了嗎?”
然后也舀了一口,渾濁的眸子肉眼可見的亮了。
嫩滑的雞蛋混合著香油一溜煙滑進喉嚨里,只有口腔還殘存著雞蛋的咸香。
她之前連窩頭都嚼不動,這玩意兒不僅不費牙,半碗下去她都能感覺到飽了。
娘哎,這是個啥好東西啊,她這大孫女腦袋是咋長的,咋能研究出那么多的新花樣?
“大姐,我們以后天天都能吃上雞蛋嗎?”宋小花坐在桌前,怯生生地開口。
宋今今剛回到院子就從商城買了四雙筷子、四個瓷碗、兩個碟子以及幾個小板凳,這是她早就想干的事,正好今天賣知了掙到錢了,給這些東西找到了合適的來路。
所以現(xiàn)在一家八口再也不用排隊吃飯了。
宋今今看著小姑娘水汪汪的眸子里閃著希冀的光,不由得心疼的摸摸她的頭,笑著道:“會的,以后咱家掙著錢了,每天都能吃上雞蛋?!?p> 飯后沒多久,宋今今就聽到劉德勝敲鐘的聲音,她連忙放下正在搓洗的筷子,轉頭對大柱二柱道:“你們兩個跟我去槐樹下面?!?p> 大柱二柱點點頭,隨后姐弟三人麻利地朝著村東頭大槐樹下趕。
到地方后,宋今今這才發(fā)現(xiàn)樹下候著不少的村民,以及十幾個知青。
還有……宋巧珠以她的丈夫譚劍,二人擠在人群中,沒有注意到宋今今,而宋巧珠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哄好了譚劍,上午還雞飛狗跳的二人現(xiàn)在正目無旁人的耳鬢廝磨。
見人都到齊之后,劉德勝站在大槐樹下的最高處,望著下面的村民,輕咳兩聲:“咱村子里的人都來了,我宣布個事兒啊,咱村的宋今今研究了一種帶著醬香口味的炸知了,
然后今天早上帶去公社給領導嘗過之后,上面同意讓供銷社按三毛一斤收咱們村炸好的知了?!?p> 下面的眾人聽后瞬間倒吸一口涼氣,現(xiàn)在的豬肉才七毛一斤,那樹林子里倒處都是的知了竟然賣三毛一斤,要是供銷社再轉賣出去,不知道還要多少錢呢。
可反應過來的村民瞬間狂喜,他們村子什么都缺,就知了最多,有時候不到一夜就能抓個上百斤,這不跟白送錢一樣?有的人恨不得現(xiàn)在就腳底抹油鉆樹林子里抓知了。
劉德勝看出了村里人的想法,連連擺手:“我知道大家都很高興,但是先別急,聽我說完?!?p> 劉德勝趕緊敲鐘制止住下面的喧囂,隨后他端起地上掉漆的搪瓷杯,抿了一口不知道泡了多少次的茶水,開口道:
“大伙別高興太早,人家要的是油炸好調好味兒的知了,你那隨便在樹上抓的,別說三毛了,就是三分錢人家都不帶搭理你的,人供銷社的精著呢。”
此話一出,村民們如同泄了氣的皮球,頓時蔫巴了,這時就有人不滿了:
“炸一斤知了那費的油都夠一家子吃一個禮拜的了,加上劈柴燒火浪費掉的時間,那大家伙不用上工了?”
聽到這里,不少人跟著附和,這樣去掉加工的成本,三毛好像也不多。
“現(xiàn)在田里都沒活了,還上什么工?你們不跟供銷社合作賣知了咋吃飯???”
劉德勝就等他們反對呢,這樣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他朝宋今今的方向招招手,“今今,過來跟大伙說一下你的想法?!?p> 宋今今也不扭捏,在眾人的注視下大方的走到槐樹下面,笑著對面前的村民說:
“各位叔伯嬸子,現(xiàn)在田里顆粒無收,大家的存糧也不多,馬上就要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我知道各位叔嬸在擔心什么,不如來聽聽我的建議。”
宋今今在之前一直是以受氣包的形象示人,大部分人在從前只把她當個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