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一個讀書人,舞刀弄棒起來
這是他多年在賭桌上拼殺出來的直覺在提醒他,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在前面莊家的黑子一路高歌猛進的幾回合里,默不起眼的白子被吃得零落殆盡,唯獨只剩下一枚白子還幸免于難。
這枚白子就是最開始庾行月的那枚梟棋,變成散棋后,庾行月也一直沒管它,直到某次擲出了一個兩點,她才想起這枚棋子,隨意地往前走了兩步。
按照行棋規(guī)則,這枚棋子由畔位到方位再落回畔位。
這些莊家方才一心盡快結(jié)束戰(zhàn)局,以至于都沒注意。
當他注意到的時候,已經(jīng)晚了。
他抬眸不動聲色地看了庾行月一眼,對方此刻仍是垂頭喪氣宛如斗敗了的公雞模樣,不像是另有謀算。
包括她前面幾回合,擲箸也是一副明知是輸而想盡快結(jié)束的擺爛態(tài)度,基本上搖了兩下就擲了。
莊家安慰自己,不會有意外的,這小子還能怎么贏?
而這一回合,庾行月依然是那般無精打采地隨便搖了兩下,擲出去。
“是個六點啊,快走吧快走吧,早點結(jié)束大家伙都還要去吃飯呢?!北娙似降槟敬魷袏A雜著幾分不耐煩地催促。
庾行月面不改色,在莊家驚恐瞪大的目光中,立起白子,又往前走了一步。
然后吃下了對面那枚黑色的梟棋。
眾人一愣。
不是,
她剛才擲出了一個六點???!
我去??!
是運氣好還是……眾人竟不太敢深想了。
人群中適時有人開口道:“誘敵深入,這才是誘敵深入啊?!?p> 莊家面色灰白。
他一開始是存著施以小利,讓這小子贏上幾局,從而誘敵深入好贏筆大財?shù)男乃肌?p> 可眼下,這位置竟然不知不覺早已顛倒了!
庾行月笑瞇瞇地看向他,“莊家,請擲著?!?p> 莊家臉色慘白,強撐著搖起箸筒,他擲出了一個六,可是這已經(jīng)無濟于事了,只是早被吃和晚被吃的區(qū)別而已。
只可恨他太過得意忘形,如果他謹慎一點,至少此刻會有一半的棋子安全走完一圈,而不是所有棋子都堵在這里。
沒錯,如果不是他浪費功夫去吃了庾行月剩下的那兩枚棋子,這局庾行月最多跟他打個平手。
由于梟棋可以選擇不行棋,因此現(xiàn)在庾行月的那枚梟棋,變成了真正的“孤舟蓑笠翁”。
在自己的梟棋被吃和散棋被吃之間,他選擇了散棋。
于是庾行月接連食了五魚。
她已經(jīng)贏了。
如今莊家想要贏,只能將剩下的那枚梟棋快速走完一圈,可他現(xiàn)在往前只有被吃的結(jié)局。
賭注翻十倍,庾行月來的時候帶了八百兩銀票,走的時候變成了九千七百五十兩。
次日,一年輕公子用六博棋給地下賭場的莊家來了場“誘敵深入”教學(xué)局的事,便被繪聲繪色地在酒局飯桌上傳開了。
有人打聽那年輕公子,皆搖頭。
那張臉面生得很,雖然姿容一絕,但他們此前竟都從未見過。
彼時,庾行月正在墨寶齋的后院里,看那些畫。
“當真是極好?!?p> 她真心實意地贊嘆不已,她原本還打算借著靖王妃的身份,邀請些王公貴胄或是才子佳人來幫他造勢。
眼下竟是完全不需要了。
“若是你早些走這一條路,必然已經(jīng)名滿京都了?!?p> 書生聞言,只是苦笑。
他換上了干凈的衣裳,臉也洗凈了,這七日里,庾行月還吩咐了人一日三次按時給他送飯,皆是藥膳,原本瘦骨嶙峋尖嘴猴腮的體態(tài)樣貌已經(jīng)恢復(fù)正常了不少。
倒是能看出幾分眉目如畫來。
只是總苦著一張臉,再加之常年晝夜顛倒,眼底的青黑也不是一時半會都能消下去的。
不過這副模樣也差不多了,拎出去見人不寒磣。
說干就干,庾行月當下便準備起來,預(yù)備后日重新開業(yè)。
翠華樓今日已經(jīng)開業(yè),她晌午去看了,還蠻不錯的,只看一個月后的盈利如何。
待墨寶齋也開業(yè),她這兩間規(guī)模較大的鋪子就終于能開始正常運作了。
到年前,還能做兩個月的生意。
庾行月將這里的一應(yīng)事宜交給了周管事,又去了天機閣。
治安司至今沒有查出一目道人的死因,總不能一直將這里圍著,因此昨日這里的官兵都散了。
這里死過人,庾行月不好再做別的生意,最后直接拍板定了做死人生意,改名安樂坊。
棺木、紙人、花圈、紙宅子、紙轎子、紙錢……只要是和殯葬有關(guān)的,安樂坊一條龍包圓了。
彩云得知這個消息都怵得慌。
“王妃,您不害怕嗎?大不了把那鋪子賣了也行啊?!?p> 庾行月只是搖頭,“到時候你就明白了?!?p> 彩云愈發(fā)不解,但也沒再置喙。
這天夜里,庾行月吃過晚飯,暫時得了閑,不免又拿出一目道人的那本冊子來看。
這里面記的有十個名字,除了庾盈雪,還有四個名字她也是或多或少認識,再不濟是聽說過的。
如今一目道人身死,她想要繼續(xù)查探下去,或許可以試試從這些人身上下手。
庾行月先研究起了第二頁記的兩個名字。
交易人:紀丹府
遷:紀群玉
時間是……她算了一下,最近的是五年前。
這兩人她都知道,是當朝宰相班子之一紀昀的兩位公子。那位紀丹府她上一世還打過交道,庾行月對這人的印象委實不好。
而紀群玉,她未見過其人,但卻聽說過他的一些傳聞。
此人六歲時作的一首詩至今仍廣為流傳,當時便被譽為神童,后來更是十四歲就已經(jīng)連中兩元。
原本順利的話,他是很有可能連中三元,可惜事不遂人愿。
紀群玉在殿試時觸怒圣上,直接被革去功名,并被勒令此后再不許參加科考。
他是為什么得罪圣上,至今還是個謎。
只是從那以后這位神童的仕途便算是斷了。
一般人遇到這種事,可能就受打擊一蹶不振了。
可這紀群玉也當真不是一般人。
圣上革去了他的功名,不準他科考,他便走武舉的路子。
是的,一個讀書人,舞刀弄棒起來了。
而他也真是肯下苦功夫,在三年后的武舉上一路從武秀才殺到武進士。
童試、鄉(xiāng)試、會試他都過了。
但在最后一關(guān)的殿試上,沒錯,他又出岔子了。
武舉的考試每輪都分內(nèi)外場,內(nèi)場考策論兵書,外場考武藝。
他在外場比試時被人惡意挑斷了手筋,自此別說拿刀槍棍棒了,據(jù)說他一度連筆都拿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