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喬兮雪用力都沒再拉動喬蕊分毫,一揚手將喬兮雪的手拂開,還引得她一個趔趄,差點摔跤。
“你想去便去吧,我待在這里就好?!彼D(zhuǎn)過身子,朝著一旁沒有掛燈的梅花林子里走去。
喬兮雪躊躇半刻,幾位身著華貴的高門貴女見她落單,立刻朝著她招手示意。
出門之前,姑母將這京都幾大世家的嫡女畫像給她一一瞧過,她自是都識得,便不敢耽誤,揚起笑容就顛顛地迎了上去。
“有我這么個妹妹做談資,喬兮雪今日怕是在那群長舌婦中大受歡迎?!眴倘镙p嗤一聲,雖是這么說,但心中也不甚在意,步履輕快往梅花林深處去了。
只是小荷難免有些心疼自家主子,往日這等宴席,自家小姐都如眾星捧月一般,這次卻要畏首畏尾。
可心疼歸心疼,這些日子她也看清樂,主子成長了不少,心性確是比以往堅韌許多。
便也不出言安慰,只是默默陪著她一起逛林子。
主仆兩人不知走了多久,昏暗的小道逐漸亮堂起來,身后傳來一陣腳步聲。
喬蕊轉(zhuǎn)身抬眸看去,卻見一名妙齡女郎,慢慢從黑暗中走來,身后還跟著一位面容嚴苛的老嬤嬤。
來人一襲嫩鵝黃色天香緞廣袖,袖口處忽明忽暗的螺鈿珠光,恍若銀河碎星墜入人間。
云鬢高綰,雖未著半點金銀玉器,卻依舊讓那張杏仁小臉看起來精貴萬分。偏生這小姑娘又生了一雙清澈的眸子,讓人只覺她如浸透清冷月色的泉水般澄凈。
她顯然沒有注意到此處有人,手里握著一支開得正盛的梅枝。在看到喬蕊有些發(fā)愣,眼睛瞬間睜得更圓,讓她原本精致的小臉上平添幾分違和的稚氣。
喬蕊活了兩世,雖長在深閨,但自認為見識過很多人,還是第一次看見貴氣和稚氣在同一個人身上融合的這么好。
“圓圓!”
女郎驚喜低呼了一聲,幾步就蹦到喬蕊面前,還沒等喬蕊反應過來,一雙手就揉上了喬蕊的小臉。
這是從哪兒來的天仙下凡,雖然行得冒犯之舉,可女郎一臉懵懂,讓喬蕊感覺心都要被萌化了,面上還擺著三分倨傲,一個扭臉就擺脫了女郎的桎梏,惡聲惡氣道,
“什么圓圓,本小姐可不是什么圓圓!”
她可不想在外面擺出一副任人拿捏的軟弱樣子。
但是她忘了,自己現(xiàn)在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小肉丸子。
這幾個月來,自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房里呆著不動,整日只侍弄花草,加上一身福運溫養(yǎng),原本清瘦的臉頰長出許多軟肉,一身肌膚變得如同牛奶般軟嫩可口,五官也隨著年歲增加慢慢長開。
福娃娃似得喬蕊齜著一口小白牙,裝作惡徒的模樣,不但不顯猙獰,反倒有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滑稽感。
老嬤嬤正欲要開口斥責這放肆無禮的小姑娘,卻聽見自家主子咯咯咯銀鈴似的笑聲,
“你就是圓圓!”
老嬤嬤連忙住嘴,這才轉(zhuǎn)而開始正眼瞧眼前的喬蕊。
圓圓其實是主子幼年時期豢養(yǎng)的一只波斯貓,主子在幼年時被人下毒,當時陰差陽錯,大半食物都進了貓肚子里,主子只食用了小部分。
圓圓因此喪命,而主子雖然僥幸保住一條性命,但是身上還帶著無法清除的余毒,神智也停留在六七歲時的模樣。
平日里,主子除了自己親生父母與太子殿下,從不給旁人多一個眼神,唯一的愛好就是些花花草草。
今日這宴席,也是太子殿下費盡心血誘哄之下才肯來,原本只是想讓主子散散心,沒料到還有與外人主動搭話,這等意外之喜!
老嬤嬤向來對主子視如己出,看顧得跟眼珠子一般,這會心里那叫一個激動。
仙女下凡一般的女郎,在一靠近喬蕊時,就聞到一股子玉蘭花的清香。
是栽種在庭院里,那顆她最喜歡的樹發(fā)出的香味。
熟悉的氣息,讓她忍不住往前一步,在更靠近喬蕊一些后,嬌俏的臉龐上露出一個滿足的淺笑。
這女郎委實有些美而不自知了,自己長得這么漂亮,還要露出這等蠱惑人心的笑容!
若是被正院那群男子瞧見,怕是府上的門檻都要被踏爛了吧。
“姐姐,你過來?!眴倘锷斐鍪持福瑢χ晒戳斯词?,
“剛剛你都捏我的臉了,也讓我捏一下?!?p> 女郎垂著腦袋只想了片刻,下一刻便歡快地將喬蕊攬在懷中。
一旁的老嬤嬤大氣都不敢喘,生怕驚擾了主子興致,還在心底不斷糾結到底是該斥責這個膽大包天的小姑娘還是任由主子跟陌生人接觸。
漆黑的梅林深處,似是傳來一聲淺笑,而后又像是錯覺般,迅速消失不見。
皇后娘娘領著太子和謝辭前來梅林這頭尋人,沒料到撞見兩個小姑娘嬉鬧的場景,兩個女娃娃站在一處,當真是比這盛放的梅花還要絢麗。
皇后娘娘見到兩個小姑娘擁在一起亂蹦亂跳,沒忍住一下?lián)溥晷Τ雎曇簟?p> 謝辭倒是十分平靜,雕刻一般的側(cè)臉,在看向梅花樹下笑得正歡的喬蕊時,似乎都柔軟了幾分。
太子看著難得出門的心上人,眼底的溫柔也似是要溢出來一般。
“近些時日倒是聽到外面不少關于魏氏的流言,可有查過?莫要讓她死后還要背負罵名才好?!被屎竽锬锏吐曉儐柕?。
“兒臣派仵作上門查驗過,魏氏一事確有蹊蹺,但難于死無對證”太子上前一步回話。
“想當初我待字閨中之時,也曾與魏氏有過幾面之緣。她那等大義的女子,亦能教出謝辭這等忠義兩全的兒郎,想來不會做那有悖人倫之事?!?p> “是,兒臣也是如此以為?!?p> “便將那些個風言風語去了吧,談論身后事,未免過于失了禮教。”
這高門大院之中的陰私,又豈是擺在明面上這星星點點。
魏氏之事發(fā)生時,正逢淮北地動,為了太子安全,謝辭只身犯險。
后又忙于姜洲平疫,謝辭他若不是為了皇家這些事奔波在外,魏氏之死說不定還有所轉(zhuǎn)圜。
可惜如今卻是連教養(yǎng)自己長大的養(yǎng)母最后一面都沒能見上。
養(yǎng)恩大于生恩,況且謝辭又是魏氏在外撿回的孩子,意義想必更是非凡。
謝辭救了太子,又救了碩親王,她不可能這點體面都不給魏氏。
“傳我懿旨,追封魏氏為忠娣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