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武舉
順帶科普一下,她那便宜爹袁洪的正二品的龍虎衛(wèi)大將軍,也就是有扶持當今皇帝登上大寶的功勞,才堪堪特殊從校尉一下子提拔到將軍。
那在整個元國是蝎子拉屎獨一份!
其它碩果僅存的二十幾位將軍羨慕嫉妒恨到脖子都紅了。他們可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從武舉當中殺出來的頭一名!都說十年寒窗,而他們不知道為此考了多少個十年!
由此可見一斑,朝廷選舉武狀元是多舉足輕重的事情!
如此重要機密的事情當然不能大張旗鼓。如果不是某只熊孩子剛好在彩風樓前乞討,聽到有達官貴人說起,根本不能傳到袁妗羽的耳朵里。
在小葉兒的安排下,她迅速“接見”了聽到那段談話的人。
此次會面,在涼亭中舉辦。涼亭里寬闊又整潔,建筑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比她那個小院子高大上多了。
小葉兒天天待在袁府里知道她樸素之極也就算了。這新來的小家伙可是會回去向整個基層傳話“我們老板如何如何”的人。當領導在下屬面前的格調不能丟。
候到了人,轉了小性子的流葉給來者倒上茶。
這比她對小葉兒好多了,倒惹得袁妗羽與前者純心氣著的某位前任門童一陣側目。
在她們面前,一邊喝茶一邊說的,是一個的半大不小的小哥兒,年紀約摸與她們相仿。
“那天,我正跟著幾位走出來的大爺要錢,肚子痛痛不行了去后面方便的時候,卻聽到隔著墻有兩個人在說,本次朝廷武舉還沒有開始,但是武狀元的位置已經(jīng)內定了。因為太子安排了自己人。皇上也安排了自己選出的青年才俊。他們只需要選擇一邊投靠就好。只是投靠那一方,卻是頗費思量。他們很是為此長篇大論了一通。這才讓小的聽了個仔細明白。”他用略微沙啞的聲音,已然清晰地向小院落里的“領導”們傳達了這次竊聽任務的核心內容。
說罷,他偷偷觀看這位主子,卻見袁妗羽打扮是素白羅衫,奪人眼球而不失低調,看上去清新素雅,卻又不落鶯鶯燕燕,而總于舉止上糊你一臉優(yōu)雅高貴。亭下,秀麗侍女端著茶盤侍奉,既有強烈的上下分明感,又不顯得太過威嚴,這種懾人于無形的本事普通人是學不來。
當然,袁妗羽自己也對這個格局很滿意,便示意那小哥說下去。
想了想他又補充:“這兩人互相稱呼對方為張百戶、謝千戶。聽起來,好似他們也是進京應考的。”
小葉兒與流葉還在迷糊這叫什么事。袁妗羽已經(jīng)明白了。
就跟21世紀一樣,已經(jīng)考上某某單位編制的某某,如果對當前的崗位不滿意,仍然可以繼續(xù)報考人事廳提供的其它單位。而且同樣跟某個時代一樣的是,這種考試雖然門面上喊著“人人都可報名”,但有時一個蘿卜一個坑,只等考完了才放榜出來讓平民百姓知道知道。
所以,袁妗羽她們可以算作燕京城頭幾批得到消息的人。
如果這報信小哥兒的說法是真的,那么第一批得到這個消息的太子與老皇帝,當然早早安排了自己人去掌控武狀元的位置,在原本就為數(shù)不多的將軍當中繼續(xù)安插忠于自己的人,方便分到更多的軍權。
事情了解了,問題是她準備怎么辦?
在這個“公道只在刀里,律法就是笑料”的混亂封建社會,身為有權有勢有后臺的官二代,遇到官員科舉這種事情,哪怕考的是武狀元,你不找十個八個自己人進場作弊,萬一東窗事發(fā)嚷嚷一聲我爸是XX蒙混過去,你也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當然,這并不代表她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可以“胸大無腦”地過去打招呼!考官!我袁妗羽要走門路。麻煩把我家門童送個武舉前五的“入圍獎”什么的,狀元爺咱們不敢想,回頭少說也可以混個校尉什么的,獨掌一營軍士。
如果她真的就這樣做,拿著自己這個還沒有落實的“太子妃”頭銜去已經(jīng)水火不容的兩方勢力中間給自己找麻煩,妥妥兒的得被那對父子倆好好教教一個沒過門的媳婦該怎么夾起尾巴做人!
這事還是算了,武舉作弊這種“千古大業(yè)”還是先不要參與比較好,今年沒有實力還亂跳出來裝逼的家伙,無論男女全部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心中其實還在盤算著別的小九九。
袁妗羽看了小葉兒一眼道:“那你為什么不勸勸你家舵主奪取武狀元的呢?以他的武功,拿個校尉應是不難。不要說他不懂什么叫身在曹營心在漢?!?p> 讓你們提前把后世蘇乞兒的戲碼給演了!想想也挺帶感的!
小葉兒說:“尊敬的主子,我敬愛的大小姐,您沒允許,我怎么敢把咱們組織的情報往舵主那里泄?小葉兒可以用大小姐您的名聲擔保,此事絕無外泄,小葉兒與連鎖店的一幫子師弟師妹們對主子您忠心耿耿,可照日月!決定不敢欺瞞主子?!?p> 她手里的茶葉一個顫抖。雖然不懷疑他沒有對史火龍泄漏,但是此時她心中只剩郁悶。
也不知道這家伙從哪里整出來這么些虛頭巴腦的成語,竟拿她的名聲起誓!他明知道,她什么時候要過什勞子的名譽!現(xiàn)在外面名聲狼藉到家了!
當然,她還不能明說我臭不要臉的。所以,這馬屁拍得她明知道百分之九十是假話,但偏偏是沒法反駁!
轉過頭不理會那逗比,她好奇地問那報信的小哥兒:“你說的,那可是百戶千戶啊,那已經(jīng)是可以帶領千百號人的中級武官了,既然不打算認真,他們有必要來參加武舉嗎?難道說他們不喜歡在地方上當頭,專門喜歡來燕京給人當小弟不成?”
連年戰(zhàn)事中,朝廷是非常需要武人?;实塾H自主持武比。除了武狀元以外,過了初試二試的百十號人都是人才,過得了皇帝老兒的眼,好歹也能夠在京城附近混個武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