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因不歸罪?!每一次坎坷,都是一場修行考試。
言行舉止,不忘初心。
堅持善行,不言放棄。
我可以淘汰不好的人,但是別人先一步扔掉了我就不行,我會覺得自己吃了虧,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坑蒙拐騙、偷竊破壞。
我可以厭惡不好的想法,但是別人塞進我腦子里垃圾卻不能扔掉,那都是我的血淚教訓,是我東西!
我可以舍棄身外之物,但是別人搶走了我就會心懷不滿。講真,如果別人不拿走,我會主動舍棄一切嗎?
畫地為牢,自詡知足常樂。
花花,一個目不識丁的三寸太歲,鎮(zhèn)住了我這個要生要死的淘氣鬼。
我養(yǎng)了一只小狗,就沒有多余的經歷再養(yǎng)流浪貓,哪怕小貓和我有一模一樣的經歷,我還是拒絕了她,不是你不好,是我不好。
如果我當父母的話,養(yǎng)活一個白天活動的小狗就夠累了,實在養(yǎng)不了夜里一直活動的小貓,更何況兩個孩子。
其實,父母給了我偶爾的關愛,不像弟弟得到的那么多而已。以前的我,總是責怪父母,覺得他們給弟弟的愛多了,給我的愛就少了,甚至不能算是愛和支持,只是一種精打細算的投資方法。我沒有家里的鑰匙,更沒有單獨的房間。我沒有自己的牙刷,每一次回家都帶著洗漱套裝,和出差旅行一樣。我沒有自己的東西,我收藏的心愛之物可以隨便送人,連我的生日蛋糕都是弟弟可以隨便吃的點心。
母親是一個占有欲很強的人,她想要爺爺給我父親一份和大伯一模一樣的家當,她想要我的父親和她一條心拼命賺錢,她想要我的弟弟成為她的完美丈夫,她想要我這個女兒完成她的人生追求:讀好書、上大學、嫁高門,看一看她的實力,羞死這個家里所有的老人。
因為我父親的軟弱和逃避,母親的怨氣越來越大,兩個人就是一對怨偶,吵架一輩子的家里總是雞飛狗跳或者冷若冰霜,他們相互折磨了一輩子,背地里也是指責對方,而這種父母關系折磨了我們一輩子。
網上說的話:人的一生啊,只欠兩個人,一個是父親,一個是母親,人生沒有來世,欠的債還不起,也還不完。毀一個孩子就讓他接觸武教主及其信徒的速成心理學,歪曲親情和愛的本質。他們套路是給孩子貼上缺愛、恐懼、自卑、甚至憂郁癥標簽,給父母貼上忽視否定、打擊、控制欲、情感勒索、暴力、偏心、吝嗇、無能、沒有邊界。速成心理學在網絡泛濫,使孩子抱團發(fā)泄,失去理性,而忘記父母的付出,同時告訴孩子,你的痛苦根源在父母。父母原罪論使孩子走向極端,讓孩子不信任父母,導致孩子處于無助孤獨恐懼自閉絕望當中,以對父母的信任是孩子信任社會的基礎,以家喻國,本質上是反社會,孩子在這些速成心理學的洗腦下,對父母行為錯誤解讀,以極端方式對抗及仇恨,使親子關系走向惡性循環(huán),一輩子都撫不平,毀人孩子和家庭,同時也毀掉這個行業(yè)……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現(xiàn)實就是十指有長短,手心肉厚手背薄,如果因為父母偏愛弟弟就否定他們給我的一切,有些過分冷血,可是他們要我給和弟弟一樣的回報,我真的很難做到。父母經歷了和我一模一樣的不公和痛苦,還是選擇了用同樣的方式傷害我,只因為傷害我沒有任何的代價。算了,我不要你們了!這是我的命數(shù),也是你們的命數(shù)。
父母,給了我生命,給了我讀書的機會,給了我安身立命的錢財……我感激這一場父母的緣分,但是我渴望獨一無二的偏愛。雖然我從未得到,但是我有幸見過。我模擬了一份給我的小花花,也給了幼小的心靈。
凡夫俗子,一心一意,大器晚成!
人和人好像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又好像不在同一個維度,或者說因為能量級的不同,甚至不能夠理解彼此的想法。
我真心實意的去呵護一個人的時候換回來的,基本不是真心,而是更低成本的持有。
我應付不了人情世故,所以我放棄了一切交際,選擇一個人生活。
這種放棄不是說放棄了一切生存資源,只是簡單的生活,不再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不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幫著任何人欺負自己。
原生家庭就是我人生的第一個迷宮一樣的死胡同,在那里我磕的頭破血流也沒有換到一點真心,在那里我掏心掏肺地付出也沒有換到一份真愛,那里我饞妹,我卑躬屈膝地諂媚著每一個人也沒有換到一次尊重……
我總是糾結自己到底哪里錯了?或者我什么事情做的不好?我要怎么樣努力才能讓他們喜歡我?
在讀書的時候,我努力考第一名。因為我考了第一名,父母會很高興會很高興。
在不讀書的時候,我努力賺錢養(yǎng)活自己。因為我家庭條件一般,所以不能指望父母給我什么東西,我只能抓住一切機會努力的賺錢,將來可以養(yǎng)活他們,讓他們不用再為錢發(fā)愁。
在父母希望我結婚的時候,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選一個最好的。我的人生選擇之中,從來沒有不結婚這個選項,因為父母都希望我早點結婚,所以我只能在結婚對象里面選一個最好的。
我不是父母唯一的孩子,更不是他們的寶貝兒子,我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女兒。我只是父母求子路上隨手撿到的一個試驗品,讓父母摸著石頭過河的一個試驗品,讓父母練習教育孩子的一個試驗品。
我什么都知道,也什么都明白,但是我什么都沒有了。
我的前半生迷失在一個死胡同里面。
我以為當一個阿婆那樣的賢妻良母忠于愛情,可以有幸福的家庭。
我以為當一個母親那樣的獨立女性養(yǎng)活自己,可以有幸福的家庭。
我以為當一個奶奶那樣的廚藝大師照顧家人,可以有幸福的家庭。
后來,我當了工資一兩萬的獨立女性,可是劉先生嫌棄我花錢大手大腳。
后來,我當了一個擅長做飯的廚藝大師,兩個小時做好了四菜一湯,可是劉先生嫌棄我晚上做飯?zhí)嗳菀壮耘郑訔壩以絹碓脚帧?p> 后來,我當了一個忠于愛情的賢妻良母,可是劉先生嫌棄我不洗澡不化妝不收拾自己,還給我買了一對很夸張的耳環(huán)。
當我模仿了母親的一切,也會重復母親的人生悲劇。
當我用所有的付出去討好別人,也會被別人瞧不起、嫌棄、遺棄。
當我掏心掏肺地說出所有的秘密,也會被別人當成了茶余飯后的笑料,隨意對待。
是我的血脈至親禁錮了我,是我的無知恐懼禁錮了我,是我親手把自己送進了死胡同里面的婚姻牢籠……
我學著為自己而活,再也不討好任何人,不犧牲自己的利息,不照顧別人的情緒和需求,不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不強迫自己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也許這條路很長很難走,但是我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
遲早有一天,我會離開這個迷宮一樣的死胡同,打破原生家庭的精神枷鎖,走出自己的人生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