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售賣干鍋方子
劉三心想,這也輪不到自己嘗啊,這東西怎么著也得先給公子。劉三做掌柜這么多年,還是頭一回碰到將如此多不和諧的菜全部弄到一起,做出來還有模有樣,不免生出找人買下這獨家制作菜肴。
平遙縣臨江,夏天酷暑難耐,百姓多風(fēng)濕寒氣,為了緩解這癥狀,家家戶戶都愛吃辣,要是搞出這樣一鍋大雜燴準(zhǔn)能風(fēng)靡全城。
等季桂花端著香噴噴得干鍋放在桌子上時才意識到不雅,只有吃不起飯的窮苦人家才會做出如此大一盆,官宦富商家,講究精致少量。
季桂花心里緊張,可云芷卻是沒注意到,自然的上前夾了一塊雞翅放在碟子上:“公子請試試,下次我給您做糕點?!?p> 謝行聞到著香辣味,只覺得和從前的各色食物都不一樣,難免好奇:“你還會做糕點?!?p> “我去城里見過好些大師傅做,回家就愛自己胡思亂想,上不著臺面?!?p> 謝行夾著雞翅放進(jìn)口中,瞬間只覺軟嫩脫骨,香味十足。蹙起的眉頭慢慢舒展,不需要怎么用力,骨頭就下來了。
看著一臉期待的云芷,驚喜道:“這是你做的?!?p> 她點點頭:“公子吃著可喜歡,我特意加麻加辣?!?p> 謝行:“味道甚好,這東西很多,我一個人也吃不了,朱玉各自盛一碗吧?!?p> 朱玉急忙點頭,可第一時間將各種類菜肴夾給公子。公子難得喜歡,他自然希望能多吃一點。
季云芷季桂花還有朱玉,甚至劉三都分到一小碗,眾人連話都不愿意說,慢慢品嘗起來,謝行還想吃一個雞翅時卻發(fā)現(xiàn)沒有了,眼中帶著幾分失望。
季桂花在做的時候就饞的不行了,奈何這是給這位公子做的,心想等回家一定要好好做一頓吃,誰承想現(xiàn)在就吃到了。
劉三吃著越發(fā)覺得這干鍋不錯,很想買下這道菜,到時送到城里哥哥的酒樓里。
劉家世代都是開館子的,從鄉(xiāng)鎮(zhèn)的館子到如今城里最大的酒樓,對于新鮮東西恨不得一舉拿下。城里老爺不差錢,可莊戶人家自己種菜便會計算其中的價錢,還是去那里劃算。
吃過辣的謝行少了幾分清冷,看上去多了幾分人氣:“季小姐這道菜叫什么?!?p> 云芷道:“公子這叫干鍋雞翅?!?p> 謝行看了朱玉一眼,這人將一個小荷包遞給她:“這是請您做菜的酬金?!彼鞠胝f賞錢,但這兩位也不是縣令府的人,哪能這般侮辱。
云芷接過沉甸甸的荷包,有些擔(dān)心的看向母親:“公子,這也太貴重了?!?p> 謝行輕聲道:“收下吧,你做的東西很好吃,我們先走了?!?p> 臨走時又轉(zhuǎn)身回來:“下次你的麻婆豆腐或者有什么新鮮吃食往劉掌柜這里送一份,對了你可識字?!?p> 她誠實的搖頭:“不識字?!?p> 謝行聞言有些難過,家中幾位姐妹都是請夫子來府上教導(dǎo),雖說不能科考做官,但多讀點書總歸是好的。這一刻謝行甚至生出將云芷送到家中學(xué)堂的想法,轉(zhuǎn)念一想實在不妥。
謝行眼角余光算的上放肆打量小姑娘,一身偏小的白色棉布短衫,袖口特意絞在一起的,應(yīng)該是方便干活。偏黑極瘦的身軀,整個五官只有那雙眼睛格外漆黑明亮,他不知道三叔是怎么得出福星命的。
謝行只覺得才九歲的小姑娘就忙著賺錢實在是太懂事了,可懂事的孩子不一定能得到父母所有的愛。他十分可惜這樣聰明的女孩不念書,不學(xué)些圣賢道理很是不妥,他罕見多說了幾句:“下次見面我送你幾本啟蒙的書籍可好。”
一陣狂喜席卷她的大腦,云芷用力的點點頭:“多謝公子,多謝公子?!?p> 目送二人上了馬車之后,季桂花看向身旁的女兒,無聲的嘆氣,可惜城里沒有招收女學(xué)生的學(xué)堂,不然她家云芷這般聰明肯定念的極好。
季桂花去收拾木桶和帶來的碗筷時,就見云芷和掌柜的相談甚歡,劉三:“季小姐不知您那道干鍋菜肴能賣嗎?”
季云芷沒有猶豫:“賣,為什么不賣?!庇绣X不賺是傻子,何況這東西真算不上秘訣,頂多調(diào)的醬汁算秘訣。
劉三見她答應(yīng)的如此爽快,懸著的心總算放下,心里卻在思量給她多少錢,給少了不太合適,謝公子明擺著高看這小姑娘一眼,甚至還提出主動送書。若說客套,他完全沒必要多嘴,眼見這頓飯是做到謝公子心里去了。
但給多了,他的錢也不是大風(fēng)刮來的,想了很久,劉三試探的說出了一個價錢:“十五兩銀子季小姐覺得怎樣?!?p> 云芷雖不了解這個時代的物價體系,但現(xiàn)代五萬塊錢買一道菜,她真是有得賺啊,立刻點頭同意。
劉三大喜,令賬房先生擬定好契約,約定以十五兩白銀購買干鍋的獨家權(quán),換言之季云芷除了在家做了吃,自己也不能出來賣。
她不會寫字,將娘叫過來簽字,古代鎮(zhèn)上和鄉(xiāng)里的契約只要雙方認(rèn)同是可以擬定的,就是拿到官府也認(rèn)的。
季桂花籃子里揣著十五兩銀子,渾渾噩噩的跟著云芷回家了,一路上她看誰都像扒手,將籃子緊緊夾在自己和女兒身邊,離周圍人八丈遠(yuǎn),就連村子里打招呼的人也不理會,生怕將銀子弄丟了。
盧氏有些不滿:“這孩子見到人怎么也不打聲招呼,慌慌張張跑了,不知道在急什么。”
王氏嘲諷的笑了:“盧嬸子,我這大姑姐可是賺錢了,難能理會你們了,肯定是忙著回家數(shù)錢了?!?p> 盧氏和身旁的婦人立刻警惕起來:“賺錢,賺什么錢。桂花又不會繡花也不會織布,能賺個什么錢?!?p> 王氏昨日去鎮(zhèn)上看望哥哥和剛出生的小侄女,誰料哥哥問自家發(fā)什么大財了,大姑姐帶著云芷那死丫頭在街上擺攤賣什么麻婆豆腐,一賣就是九文錢,賣的還不少。
王氏哥哥是貨郎,這些年走街串巷也賺了不少錢,他都這么說了,肯定沒少賺。
盧氏真好奇的不行,推了下王氏詢問:“什么東西能賣九文,豆腐從未聽說這東西。”
王氏也氣的不行,因為這事她今早起來嘴里火燒火燎的起了好幾個泡。原以為將她們分出來日子能越過越好,誰承想老三那兩口子是越來越懶了,家里什么都不做。這些天找自己繡花的人也少了,這樣下去她怎么給昌文攢束脩的銀子。
這日子真是過不下去了,賺錢的銀子理應(yīng)有自己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