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香菱的友誼
黛玉進入賈府后,經(jīng)常跟著賈母去參加貴婦們舉辦的各種聚會。貴婦們很喜歡黛玉,因此常送給她各種禮物和銀兩。幾年下來黛玉便悄悄地積攢了近十萬兩銀票。
薛家姨媽帶著兒女及仆從來投奔賈府,并長住了下來。薛家買來的香菱長得很乖巧,黛玉見她面善便對她多了幾份關注。這個女孩雖年長她幾歲,卻有幾份木訥,但人卻是很聰慧的,一些話語一點就通透明了,因此黛玉便教她識字,作些詩,是個很好相處的人兒。只是在商人家里,只會作些詩怎么行呢?黛玉便教她算術和珠算,口算,心算等,又教她識秤,用秤,換算斤兩。這女孩兒本就聰慧,教了些時日,便能算得又快又準了。黛玉便拿了銅算盤讓她每日練習。香菱便常來黛玉這兒練習拔算盤。日復一日,幾年下來竟也打得一手爽利清楚的好算盤,口算,心算也是張口就來。斤兩換算,財物的進出也都能算得清楚,利潤怎么算,利息怎么算都能整得很明白。
黛玉讓嬤嬤悄悄買下幾家店鋪,并請人來幫助經(jīng)營管理,每月有個幾萬兩至十幾萬兩的收入。一年下來也有約幾十萬兩,上百萬兩的收益。黛玉教會香菱看賬本,登賬,算賬,又教她沒事時多讀些經(jīng)書史書,學些人情與往來。這些香菱只是沒人教她,經(jīng)黛玉的一番提點,便愈發(fā)地聰慧通透了。
黛玉教她平時也試著問問薛家的生意,說多說少的能說到點子上薛家人待她自會不同的。果然,香菱先是與寶釵略問了問生意上的事,寶釵便隨便地應付了兩句。慢慢地香菱聽出了些道道,不便問寶釵地便來問黛玉。黛玉教她只管關心賬目及人情往來,其他不要過問太多,心里面大概有些數(shù)便是。這樣在薛家人談到生意時,香菱偶爾參言兩句,令薛姨媽等都刮目相看,雖知她常與黛玉來往,想也不能學得這么快。只是這丫頭賬一聽就明,事一拎就清,這才讓薛姨媽對她重視起來。也會慢慢地拿些話語來試她的悟性深淺,這丫頭卻也能避開各種是是非非,只算賬目的多多少少。話也依然是不肯多講一些。薛姨媽心想黛玉這丫頭指定囑咐過她當不當說的,這丫頭也漸漸地明白通透了。于是便開始叫她一桌子吃飯,平時也開始對她噓寒問暖了起來,發(fā)給她的月錢也比其他的丫鬟多了一些。遇到些事有時也能跟她掰活閑扯上兩句來。香菱看事卻是有她的通透之處,有時傻傻地問上一兩句倒也能問到些點子上來。這樣薛姨媽終于開始把她當個姨娘樣的來栽培,并開始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她做起針線活來。薛姨媽本是王家出身的人,針線活自是不在話下,平時是懶得去教別人,看這香菱越發(fā)地是個明白人,只是沒有人仔細地教過,自己又聰慧肯學,便一樣一樣地從頭教起來。香菱何時受過這樣待見,不僅是薛姨媽地噓寒問暖,教她做女紅,又跟她聊些家事甚至生意上的事,她內(nèi)心里比黛玉教她知識還更為受用和感動。因此更用心地學起來。這樣薛姨媽往王夫人府上去得便少起來,一則沒時間,二則姐妹間還沒與這丫頭處得更省心。薛姨媽從香菱的轉變中終于悟到:姐妹家,姐妹家,各有各的家,哪能一點不隔心呢?雖看著姐妹的份上在賈府厚著臉皮住了這些年,那賈府上下的嫌棄早就看得很明白。只是考慮到寶丫頭的婚事才裝做不知而已。如今想想她能待見香菱,那賈府的人何嘗這樣對待過寶丫頭。真是讓寶丫頭受了幾年的嫌棄,她心里頭未必就好受。
想明白這些薛姨媽便在這賈府再也不能自在地待下去??删瓦@樣離開賈府又讓人笑話了去。于是薛姨媽心里便琢磨著如何才能體面地離開賈府。
正巧薛家有幾筆大買賣,薛蟠一個人忙不過來,薛姨媽有心試香菱便叫她一起幫忙算賬理事。香菱拔打算盤也有幾年了,這會兒便算是正經(jīng)有了用武之地。拿著賬本一筆筆看明白后,便是噼哩啪啦地拔動算盤開始核對,只兩三天的功夫,幾筆買賣的進出多少都一筆一筆地核對清楚,算是幫了個大忙,也讓薛家好好地大賺了幾筆。薛家人高興地一家人舉起杯慶祝,又不想太惹眼引人注意,薛姨媽便說香菱也不是外人,如今更是能幫上大忙了,便有心不僅給她姨娘的身份,也不想家里日后有各種不必要的一些爭斗,便把香菱扶了正,將就在賈府把事辦了,也好籍此體面風光地離開這里。薛寶釵心里還惦記著賈府少奶奶的位子,薛姨媽一句話讓她徹底清醒了:“香菱跟著薛家也有些日子了,都沒把各種人事整明白,跟著黛玉只是認認字,作作詩,便賬也會算,事也明白,這還要再比嗎?黛玉如此厚待香菱也算是對薛家人的厚待,薛家怎能再謀算一個姑娘家呢?”寶釵聽了也是無話可說。賈府上下的態(tài)度她常走動心里是最明白的,受人嫌棄這么些年又何嘗好受呢?如今她媽媽拿香菱說事,便將這些都一筆帶過,此時走是最為合適的。
這樣一家人商量妥當,下了貼子,準備豐盛的酒席為薛蟠和香菱正式地把婚事辦了。只是不嫁外女的風俗,因此黛玉和香菱認了干姊妹,等同賈府出嫁了一個干外孫女,這樣便合了規(guī)矩。
婚事熱鬧地辦完,薛家正式宣布另擇了府邸搬出。于是舉家熱鬧風光地都搬出了賈府。薛寶釵也與大觀園眾人一一道別,對黛玉倒是真心地去拜訪了一回。幾年來倆人明里暗里多有些個計較,但薛家在京城的生意已漸漸穩(wěn)固下來,人脈也都不斷地增多,不復當日毫無頭緒地全家人前來投靠。因此也不算沒有收獲。而黛玉幫助香菱便是成全了薛家,因此薛寶釵站在薛家的立場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激黛玉的。放下個人的情緒,她也只能真心祝福寶玉和黛玉能得償所愿。畢竟薛家得香菱的助力也不算輸了什么。
為了表示感謝和誠意,寶釵知道黛玉日常調(diào)理需要人參和燕窩,便準備了一大份約三十多根上好的人參和一千盞上等的燕窩,夠用兩三年的份量了。這些東西用下去再怎樣的身體便也好了多半了。黛玉開著鋪面,這些也買得起,但寶釵拿出來便是一份大大的人情,她便收下了。又送了寶釵幾本安穩(wěn)性情的佛經(jīng),都是林府的珍藏,黛玉親手用金粉篆體抄錄下的。寶釵一一翻開看了看,覺得正合她用,因此也大為感動,說了一些真心祝福的話語,比來時更誠懇了些。
香菱得到薛家薛蟠正室的身份,不便冒然前來感謝,便由薛姑娘寶釵出面一并代為表達了心意。畢竟那一根根上好的人參和一盞盞上等的燕窩都是她香菱親自從庫房里一樣一樣挑選出來裝好的。
黛玉見薛家終是善待了香菱也很替她高興,希望她在薛家能幸福地生活下去。賈府干外孫女的名頭她黛玉在賈府一日便也是好使得。
薛家搬出賈府后,賈府上下也都松了口氣。這時王夫人也再無其他可指望的兒媳婦人選,因此大家都認為寶玉黛玉的婚事也該辦了。薛家用賈府的寶地辦了兒子的婚事,便補償了賈府三百多萬的銀兩。賈母將就這些錢拿出了六十萬兩銀子為寶玉黛玉大擺筵席舉行了婚禮,布置了新婚的洞房,又彩禮連帶嫁妝一塊算做四十萬兩銀子給了寶玉黛玉小兩口過日子。
隨后賈母將大觀園交給寶玉黛玉倆來照料打理,又請元妃請旨給二人賜予了爵位和誥命夫人的封號。這樣,寶玉黛玉也終于得償所愿在賈府幸福安穩(wěn)地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