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場形勢瞬息萬變,曹劉二人作為統(tǒng)帥,在后面只能看到大致情形。
曹操看到的是韓浩、劉猛兩軍原是斗得旗鼓相當,難分難解,就看兩者的韌性誰更勝一籌,突然之間韓浩軍就出現(xiàn)混亂,讓他吃了一驚,忙揮動旗幟命史渙上前接應。
史渙是跟隨曹操討黃巾的宿將,原是鄉(xiāng)里輕俠出身,名氣雖然不如韓浩,但勇武勝之。
史渙與韓浩同受曹操信重,關系莫逆,情同手足,見韓浩軍混亂,不知情形如何,心急如焚,急領軍上前,口中連聲催促士兵加快步伐。
在劉猛苦戰(zhàn)時,劉備面無表情地眺望戰(zhàn)場,看著陷陣軍不停向前、也不停折損,這些將士乃是劉軍精銳中的精銳,如此硬生生的消耗,讓他心如刀絞,但仍強忍著派兵接應的沖動,他相信劉猛不會讓他失望。
果然,陷陣軍發(fā)出巨大歡呼聲,韓浩軍大亂。
劉備又望見一撥曹軍約有三千多人宛如一道黑色波浪滾滾壓來,命呂虔率軍出戰(zhàn),接應劉猛。
呂虔麾下一千人乃其族中精壯,由堂弟呂茲統(tǒng)領,一千人乃泰山精銳,由徐盛統(tǒng)領,一曲黃巾精銳由巢集率領,一曲黃巾精銳由張圭率領。
呂虔御下恩威并施,在他錘煉下,雖只數(shù)月時間,討逆軍已成渾然一塊。
率軍出戰(zhàn),與史渙初一接觸,立占上風。
徐盛奮勇突進,在第一線高呼酣斗,帶動整條陣線向史渙軍緩慢而堅定地壓過去。
史渙難以接應韓浩軍,后者雖在司馬、屯將、曲將率領下奮勇抵抗,但首領已死,士氣已落,軍心倉皇,在劉猛軍狂攻下,死傷慘重,開始潰敗。
夏侯淵道:“事急矣!淵請擊賊!”
曹操道:“君不可輕動。
文則上前,繼韓浩部之后,后退者斬!”
于禁領命,揮軍出戰(zhàn),督韓浩部上前。
凡是遲疑不進者,于禁皆殺之,首級高懸,高呼道:“逃者死,斗者猶可活!”
在他督戰(zhàn)下,韓浩所部雖然戰(zhàn)陣四分五裂,不夠嚴整,但死戰(zhàn)不退,給劉猛軍的推進造成一定遲滯。
隨著于禁所部上前,曹軍的頹勢漸漸得以緩解,在于禁有條不紊的梳理和號令嚴明的指揮之下,韓浩殘部乃至史渙所部結成方陣,加厚陣列,使得劉備軍只能一層層廝殺、一步步施壓,而不能將曹軍擊潰。
于禁最號“毅重”,幾乎以一己之力止住了曹軍崩潰的局面。
相持鏖戰(zhàn)之下,兩軍傷亡直線上升。
風勢漸猛,吹得旌旗獵獵作響,劉備被風吹得瞇著眼睛,揮手下令:“令太史慈出戰(zhàn)!”
太史慈接令,率射聲軍自劉備中軍之后,潮水般分開成兩隊,繞過劉備中軍再次合攏,成偃月陣,或叫雁形陣,向曹軍逼去。
中軍鼓聲敲響,劉猛和呂虔聽到鼓聲,向中間收攏隊伍。
射聲軍,顧名思義,以弓弩手為重,乃是以孫符弓兵部為基礎而建,凡善射者,凡弓弩,皆集中于此軍,計有強弩五百多張。
比之當日孫符有弓無弩,殺傷力提高何止數(shù)倍!
太史慈手挽二石強弓,步行出戰(zhàn),見射聲軍漸漸展開陣勢,曹軍已在強弩攻擊距離以內(nèi),命敲響小行軍鼓,鼓聲急促,急響十下,嗡地一聲響,兩片黑云從射聲軍兩翼飛出,撲向曹軍。
于禁看到射聲軍出戰(zhàn),已然警惕,射聲軍未帶長戟或長矛,不是近戰(zhàn)的刀盾兵,就是遠戰(zhàn)的弓弩兵,早下令舉楯,眾曹兵一連串高呼:“舉楯!”“舉楯!”聲中,弩箭已射過來。
咄咄聲中,慘叫聲不絕于耳。
強弩的弓力比弓箭強過太多,粗陋的木楯并不能完全遮擋得住,五百多支強弩飛來,至少兩百人失去戰(zhàn)斗力。
強弩射的正是于禁所在的后軍,于禁旗幟處被覆蓋攻擊,頓時一片混亂。
弩手放完弩后,站住不動,迅速腳踏手拽,裝填弩箭。
其余一千七百弓箭手繼續(xù)快步向前奔跑,縮短與曹軍的距離。
劉猛與呂虔抓住曹軍混亂的機會,高呼指揮士兵向前突進。
劉猛遙遙盯住幾十步外的于禁,后者被一支強弩從肩膀擦過,帶走一塊血肉,正在一邊裹傷,一邊高聲指揮。
劉猛臉上露出一絲獰惡的笑容,熱血沸騰,氣血沖面,仿佛看到勝利的曙光。
啪嗒!
火熱的臉上落了一滴冰涼的液體。
什么?
啪嗒!啪嗒!啪嗒!
大顆的雨點落下。
劉猛舉目望去,于禁所在隔著水汽、霧氣,似乎有些模糊。
劉猛不由咒罵一聲,心道這雨來得真不是時候!
劉備卻不如劉猛這么懵懂,他身形一晃,心中如被無形的拳頭重重擊中,張了張嘴,轉(zhuǎn)頭看到劉曄臉上的蒼白和驚慌。
南風呼嘯,風助雨勢,急雨紛紛撲打劉備軍士兵面門,眾人目不能視物。
曹操大喜,手舞足蹈:“天助我也!天亡劉備!”
命夏侯淵、曹洪、李乾督率樂進、曹純、曹休、李整、馮楷、黃牛、周豹、王辛、劉霸、常孟等全體出擊,不留一絲余力猛攻劉軍。
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白晝?nèi)缫埂?p> 劉軍將士皆恐懼。
劉曄大聲叫道:“劉公,形勢不利,請速退!”
劉備環(huán)顧周圍,將士們大都臉色驚惶,但也有一些猛士如典韋等面色堅毅如鐵,巋然不動,他高聲怒吼道:
“此時安可退也!唯死戰(zhàn)而已!”
命耿奇等擊鼓,戰(zhàn)鼓隆隆,奏出戰(zhàn)之聲;
命典韋高舉帥旗,率摧鋒軍成圓陣牢牢守在劉備身側(cè);
命傳令兵全出,下令趙云、臧霸、牽招上前死戰(zhàn)。
風雨又如何?
兩軍相逢勇者勝,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風雨如晦,白霧茫茫,十步外不辨敵我。
兵刃相交聲、嘶吼聲、慘叫聲從前面?zhèn)鱽?,乃是摧鋒營與敵人接戰(zhàn)。
這說明劉猛、呂虔和太史慈陣型已亂,敵人已經(jīng)穿透過來。
三人是潰敗還是漏人?
是已無可戰(zhàn)之力還是反而沖殺入敵人軍陣中了?
如果三人已潰敗,劉備將會遭遇曹軍絕對優(yōu)勢圍攻,敗死不遠。
如果三人也已陷陣,那么曹軍疲于應戰(zhàn),根本抽調(diào)不出太多兵力圍殺劉備。
劉備心中忐忑,但堅信自己既然來這一遭,不會那么容易敗亡!
心如磐石,王者不死!
即便廝殺聲不止從前方,而且從左邊、右邊都傳過來,劉備仍舊穩(wěn)如泰山。
左右兩邊的殺聲漸消,正前方的殺聲卻更加激烈起來。
前面將士回報:“敵軍勢大,我軍難以抵擋?!?p> 戰(zhàn)斗越來越近,摧鋒軍將士雖然沒有潰散,但被壓得陣腳緩緩后移。
劉備所在也無法立足,只得在典韋、耿奇護衛(wèi)下緩緩后撤。
咔嚓一聲響!天空掠過一道閃電,瞬間照亮身旁。
四周仍舊白霧一片,但能夠看清身邊之人。
不論是劉曄、周貫,還是耿奇、高權,臉色都是一片蒼白,還好典韋的大黑臉仍舊古井不波。
劉備高聲叫道:“吾舉義兵,掃黃巾,為朝廷除暴亂,至今垂十年,所經(jīng)險惡不計其數(shù),風雨何足道哉!”
話音未落,有人高呼:“劉備已死!不降何待!”
典韋怒吼一聲:“劉公在此!”猛撲上前,消失在風雨中。
嗆啷、咔嚓,慘叫凄厲。
典韋寬闊的身影再次閃現(xiàn),左手中的帥旗再次擎起,上面血水淋漓。
閃電照耀,典韋宛如一尊魔神一般。
派出去的十幾個傳令兵,終于有找準方向回來復命的:“劉公,趙云、臧霸皆不見蹤影,或已逃走!”
眾人聞訊皆駭然。
長歌入漢關
啥都不說了,一年多了,書評區(qū)居然還有兄弟在。慚愧啊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