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努爾哈赤傳

第二十八章

努爾哈赤傳 清風(fēng)又吹 3116 2010-01-27 22:06:52

    且說李如柏率殘兵敗將回歸后,便有御史。給事中紛紛上書彈劾他玩忽職守之罪,令明兵一千余人死于自相踐踏。萬歷皇帝始終眷顧李氏家族,對上書視若無睹,還親自召見李如柏,遂令他先回去休息,待勘察后再議不遲。怎奈那些個言官們始終不予休止,這之中又?jǐn)?shù)給事中李奇珍最為竭力,每日一份,日日不斷。事情鬧的最后,那李如柏心想老爹已故,別無后盾,與其整日里提心吊膽,不如一走了之,于是在言官們的一片罵聲之中,于自家府中結(jié)果了自身性命。

  李如柏既已自縊,此刻有一個人也惶惶不可終日。大明兵敗奏疏上到朝廷后京師大震,有御史楊鶴奏疏彈劾,竟然不予上報。緊接著,開原、鐵嶺又相繼淪陷。言官們終于按奈不住了,奏疏如鳳飛雪片般滿天亂飛,萬歷皇帝也終于坐不住了,遂下詔將楊鎬逮捕入獄。但此人在獄中又活了十年之久,直到崇禎二年才伏法而亡。

  大明來時四路兵馬,浩浩蕩蕩,去時只剩一路,孤苦伶仃,三路兵馬皆被滿洲兵所滅。這天,努爾哈赤升殿便笑著對諸王大臣說道:“大明皇帝以二十萬兵馬,聲言四十七萬,分四路來滅我國,兵馬前來,也早有各國聞知,如今我分兵破敵,他們必私下議論我國兵眾,又加我軍奮然廝殺,必認(rèn)為我軍強(qiáng)悍也??偠灾?,一舉二得,既打了勝仗,又得了名聲。如今四方聞知,豈有不懼之理。

  這年三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書寫了七大恨之事,令朝鮮降將張應(yīng)京及官員三人,通事一人,又遣二位滿洲使者一并前往朝鮮。書中寫道:“先朝大金帝,蒙古帝曾吞滅三四國。而后蒙古帝曾一統(tǒng)天下,但雖如此,也未得長久于世,我也知曉。如今大動干戈,并非是我愚昧。實因大明欺凌至極,無可奈何,故此興兵也,我若向來有意與大國結(jié)怨,可讓上蒼明鑒。今我敗大明幾路兵馬,豈止是上天護(hù)佑眷顧?我看只不過是對者對,錯者錯也,有上蒼明斷是非,故佑我而加罪與大明也。

  你兵來助大明,我想也是情有可原,并非其本意也,因先前你國有倭寇大舉侵入,大明皇帝遣兵相助,救你國于危難之中,因此為報答前恩,故不得不來也。昔日,先朝大金大定帝時,有朝鮮官趙惟忠,愿獻(xiàn)四十余城叛附,然大定帝卻說:“我征伐大宋徽、欽二帝時,你朝鮮王既不助宋。也不助金,做一個中立國,恕我不能接納。

  從以上可以看出,我兩國素來無仇無怨,今我于陣中擒你官員十人,留而不還,實乃想聽聽你的意見(朝鮮國王),自此往后,這十人以及我兩國關(guān)系盡在你的一舉一動中。況且天地之大,國與國也各不一樣,豈有讓大國獨存,令小國盡滅亡也?我也一直以為明朝大國,必然會奉行天道,但如今卻違背天理,欺辱外國,橫加掠奪,這些個作為難道你朝鮮王不知?

  今聞大明使喚我等,就像子、侄(兒子,侄兒)般主宰我兩國,真是欺人太甚,今王之意,不知是否愿以我兩國前無仇隙,同敵大明兵也?還是有先前恩情所在,既已相助大明,不忍背之?是敵是友請您細(xì)細(xì)斟酌吧;

  四月初三升殿,努爾哈赤對諸王大臣說道:“戰(zhàn)馬強(qiáng)壯與瘦弱,關(guān)鍵在于吃何物。如今正是冬去春來,萬物復(fù)蘇之際,當(dāng)可乘春草茂盛之時,用以喂之。昨晚想了一宿,我欲在界凡處筑城居住,屯兵防衛(wèi),讓農(nóng)夫們耕田于境內(nèi)。退朝后努爾哈赤又親率諸王大臣西往卜基,在那里修筑城墻,擇曠野之地牧養(yǎng)牛馬,后又選一千騎兵于初九日潛入鐵嶺境地,掠得人畜一千乃還。

  五月二十八日,朝鮮國君遣官一員,隨從三十人,與先前使者一并前來,修書一份與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聞得有了回音,遂立即在南宮召見朝鮮使者:平安道觀察使樸化(外交官)。樸化行過禮儀,遂將書交到厄兒得溺手中,厄兒得溺張開黃絹默默念道:“你我兩國土地相連,大明為君,你我為臣,經(jīng)二百余載,一直以來,毫無怨言。今貴國與大明成為仇隙,為此興兵征戰(zhàn),黎民涂炭,如此不顧?quán)弴庖?,若真要搞得大家都來參?zhàn),我想對貴國并無好事可言。大明與我國情同父子,父之言、豈敢拒?其實我也不愿此次遣兵援助,但大明先前助我抗倭,如此大義,你說我能拒之不理嗎?

  好了,既然事情已經(jīng)過往,今也不必多言。你與大明之間的仇怨,我已從張應(yīng)京等四人來言中知曉,誰是誰非,我不想多說。然鄰國之間該自己有自己的交道,你來書中寫道:“我若有心與大明皇帝結(jié)怨,蒼穹可鑒,只這兩句,方可看出你是誠心而言,我想你也必可常蒙天佑,福壽無疆,若往后真能合行大道,我想大明皇帝聞知后必然大喜,善言也于不久便會而下也。如今,我兩國各守疆土,修復(fù)前好,乃是眾望所歸也;厄兒得溺念畢,一旁的努爾哈赤微微一笑說道:“幸苦各位了,你等先下去休息吧。

  六月初八日,努爾哈赤遣大將木哈量前往東海胡兒胯部,迎接降民千戶、壯丁二千而回。努爾哈赤親迎于城外,隨后大宴,置辦了二百桌酒席,宰牛羊各二十只。接著又賜于來降酋長婦女、男子各十人,馬十匹,牛十只,衣物五件。次于酋長的頭領(lǐng)賜婦女,男子各五人,牛馬各五匹,衣物三件,房屋,耕田等皆一一給之。

  六月初十日,努爾哈赤起兵四萬直取開原。時值天降大雨,河水漲潮泛濫,大軍行進(jìn)三日,一路泥濘不堪,于是努爾哈赤便對諸王大臣說道:“天公不作美,我等是回兵呢?還是繼續(xù)前進(jìn)???若路途稀滑,河水難渡,我等有何法可行之?諸王大臣有人反對,有人支持,隨后大家經(jīng)過一次軍事會議決定,大軍屯留幾日,待潮落水干之后再行進(jìn)不遲。

  這幾日,努爾哈赤心想,若此時有叛逃者趁機(jī)將行動告于大明,該如何是好?為了智取開原,免得打草驚蛇,他一邊故意遣兵一百去往遼陽地界,在那里殺三十余人,生擒二十來人而回。一邊令人去看開原路河水是否回落,隨后,努爾哈赤走至大帳內(nèi),靜靜躺在榻上閉目養(yǎng)神。

  過了幾時,看路之人飛速回報道:“開原地并未下雨,道路一點兒也不濕。努爾哈赤聞言立即一大跳,遂令大軍集合出發(fā)。

  開原守軍:總兵馬林、副將于化龍、監(jiān)軍道事推官(參謀)鄭之范、參將高貞、游擊于守志、備御何懋官等見滿洲兵奮然而至。遂于城上布兵防守,城外四處大門也有重兵把守。努爾哈赤見狀后令大軍備好戰(zhàn)車、云梯。先令戰(zhàn)車沖向東門,后令云梯豎起攻城。誰料就在戰(zhàn)車攻東門之際,那大明兵士均無心戀戰(zhàn),隨后皆棄門而奔,攻城者云梯竟未來得及豎立,便有滿洲兵已沖入城內(nèi)。

  此時開原城上四面兵皆潰散而亂,城外三門士兵見城邑已破。遂沖突一番,想奪路而逃,結(jié)果被滿洲攻門之兵掩殺于壕溝內(nèi)。這一戰(zhàn),總兵馬林、副將于化龍、參將高貞、游擊于守志、備御何懋官等大小官員及城內(nèi)士兵盡皆被殺,只有鄭之范跑的夠快,成了唯一的漏網(wǎng)之魚。

  開原城既已攻破,努爾哈赤便隨諸王登上城樓,朝南面而坐。(注意,南方是大明)努爾哈赤坐正身子目視南方,良久未曾開口,此時,忽一聲急促的情報聲打破了這里的沉默。有哨探來報道:“大明聞開原已被攻破,此刻有鐵嶺三千人馬來援。努爾哈赤被這一聲呼過神來,便對諸王說道:“你等可領(lǐng)兵前去迎戰(zhàn)。諸王領(lǐng)兵至城外,大明兵見滿洲兵如此甚眾,皆懼怕不敢向前。只得匆忙掉頭而走。滿洲兵見狀更加肆無忌憚,遂有二十人沖上前去,尾隨而后,追殺明兵四十人而回。

  大軍在開原城屯留駐扎,有人畜,財物等,整整收獲三日,猶未盡。就在眾人于一片喧囂中清點所獲之人畜,財物時。有一著蒙古服飾的男子悄然而至,領(lǐng)將看看他說道:“你有何事?那人顯得焦急不安,遂拱手施禮道:“這位大哥,我本是蒙古阿不兔把土魯,先前投奔大明居住于開原城,后大明封我守備官職,今見城邑已破,故前來尋找妻兒下落。那將領(lǐng)一聽,幾乎就要提刀殺之。

  就在此時,一聲“住手“大喝。忽見大王隨聲而至,那頭領(lǐng)遂將大刀回鞘,繼而說道:”大王,此人是蒙古人,因先前投奔大明而得了官職。說到這里,那阿不兔把土魯急忙搶過話題說道:“我是來投降的,說著轉(zhuǎn)身指向身后。大王看到阿不兔身后有二員千總,二百余來隨從。遂問其原因,阿不兔躬下身子說道:“不瞞大王,我此次前來,主要是為了投降,其次是尋找我失散的妻兒?!凹热蝗绱四汶S我來“大王看著他說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