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無邊,不渡無緣之人;
道法自然,難潤無根之草。
那姑娘扯著鄭恩,鉆進一片樹林,一陣左旋右轉(zhuǎn),總算甩脫了那三個尾巴。二人剛要站下喘口氣,一個滿臉皺紋的白發(fā)尼姑手中拿著一串佛珠,帶著兩個皆是一身灰衣道袍,腰佩長劍的年輕尼姑突然從樹林縫隙中先后穿出,攔在了二人面前。
“阿彌陀佛,空空徒兒請留步!”
“誰是空空?”那姑娘像見了毒蛇似的驚跳一步,躲在鄭恩背后,驚問道。
“空空就是姑娘,姑娘就是空空,這是貧尼給你新取的佛家名字!”那老尼瞇眼數(shù)著佛珠,緩緩說道。
“你又不是我爹我媽,憑什么給我胡亂取名?”那姑娘瞪眼怒斥道。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法不成。所以,若有不空法,則應(yīng)有空法;實無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大圣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人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所以‘空不空’的般若實相,就是萬事萬物的本體,也就是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這就是般若。惟是般若,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謂為空不空,這就是佛法。說它勝義有,它又自性空;說它畢竟空,它又方便有。如此不可究竟,無第一因,才正是佛法之真實,才正是佛法之圓滿,才正是佛法之具足。這就是“空空”的般若和般若的“空空”。
“姑娘既入佛門,拋卻俗世之名,方能六根清靜,心無牽掛,故為師為你取名空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老尼手捻佛珠,瞇眼念叨著。
“你哼唧的什么,我不懂!走開!我不認識你們!”那姑娘惱怒地叫道。
鄭恩看不出那姑娘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憑自己聽懂的一言半語向那姑娘解釋道:“哎呀,我聽出來了!她說你已經(jīng)入了佛門,她是你師傅,才給你取名的??!”
那姑娘白了鄭恩一眼,向那老尼吼叫道:“我不認識你!你啰嗦什么?滾,滾開!”
那老尼一點也不惱怒,繼續(xù)勸說道:“智者見五功德,而欣樂出家。何為五者:成就自利;免為役使,受恭敬贊嘆;得涅槃果及無上安樂;若不得涅槃亦生人天善趣;佛陀上首大聲聞于出家數(shù)數(shù)贊善。
“出家菩薩勝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迫窄如牢獄,欲求解脫甚為難;出家閑曠如虛空,自在無為離系著。佛言:‘世尊!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無量過患故,出家無量功德故?!?p> “住家者有障礙,出家者無障礙;住家者攝受諸垢,出家者離諸垢;住家者行諸惡,出家者離諸惡;住家者不得正命,出家者得正命;住家者多怨家,出家者無怨家;住家者多苦,出家者少苦;住家者是憂悲惱處,出家者歡喜處;住家者是惡趣梯,出家者是解脫道;住家者有貪利苦,出家者無貪利苦;住家者是黑暗,出家者是光明;住家者多事務(wù),出家者無所作;住家者如毒藥,出家者如甘露;住家者愛別離,出家者無別離;住家者多重癡,出家者深智慧;住家者增長煩惱,出家者出離煩惱。此謂住家過患,出家功德。小姐既然有慧根,就應(yīng)該拋棄俗念,回頭是岸,修成正果,做我佛門的好弟子!”
那老尼像后世電視臺作商業(yè)廣告的主持人似的,口若懸壺,咕咕嘟嘟往外倒佛法,那姑娘捂著耳朵,轉(zhuǎn)身就跑。剛跑兩步,便被兩個小尼姑飛身攔住。
一個小尼念道:“大千界眾生,皆發(fā)趣菩提,假令盡一劫,男女以奉施。若人發(fā)道意,以信而出家,隨佛而修學(xué),其福勝于彼。過去未來世,一切諸如來,無有不舍家,得成無上道。三世一切佛,稱贊出家法,若樂供養(yǎng)佛,當依佛出家。師妹,聽命吧!”
另一個小尼念道:“設(shè)滿恒沙界,珍寶供養(yǎng)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彼則近菩提,摧破魔軍眾,出家不放逸,白法恒增長,不壞眾善根,遠離諸煩惱,舍于家業(yè)累,順道圣所贊。舍家離惱縛,除惱離魔縛,心解行無染,不久證菩提。師妹,跟我們走吧!”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輕聲佛號喚回苦海夢中人。阿彌陀佛,空空徒兒,請跟我們走吧!”
那姑娘左沖右突,不能突破三個尼姑的攔截,只得跺著腳向鄭恩求救道:“大俠哥哥,她們欺負我,強逼我跟她們當這禿頭尼姑,你怎么也不管管??!”
鄭恩說:“她們勸你出家,你愿就愿,不愿就算,又沒打你,我怎么管???”
那姑娘扯著鄭恩衣角,大概是為了故意氣那老尼姑,也可能是為了向鄭恩暗示誘惑,小孩子似的撒嬌發(fā)嗲道:“大俠哥哥,人家當然是不愿意了,愿意我跑什么呀?你連這也看不出來嗎?當尼姑把頭剃得光光的,多難看哪!戒律就有36條,這不得吃那不得喝,就連說話也是不能自由的。每天清早起來就是在神像前下跪,默念36條戒律,逐條反思,看是不是違犯了。然后就是念經(jīng)文,哼哼唧唧的難聽死了!另外還得給人送亡靈、祈冥福、報親恩、消災(zāi)延壽、驅(qū)邪禳災(zāi),還得奔跑化緣,哎呀呀,那是人過的日子嗎?
“大俠哥哥,人家不愿意當尼姑嘛!人家還想找個忠厚善良武功高超的小哥哥,一起生活,生一大群小孩子呢。到時候,又有兒子又有閨女,這個喊娘,那個叫爹,嘰嘰喳喳,笑的笑,哭的哭,爬的爬,又跳舞又唱歌,又捉蝴蝶又逮蜻蜓,那該多么好玩??!大俠哥哥,我不想出家啊,您就救救我吧!”
“出家靠自愿,人家不愿意,你們就算了吧!”鄭恩被那姑娘推得向老尼跨了一步,只得說道。
“你是什么人,在此多話?”老尼上下打量著鄭恩,厲聲問道。
“他是我朋友,我正考慮嫁給他呢!怎么,不該管嗎?”那姑娘故意刺激那老尼,卡著腰吼道。
“日暮西山遠,人間萬事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相貌雖清,額角上卻多了一塊華蓋骨,此為孤相,嫁夫妨夫,在家妨母。若在俗門中,恐無受用,又且壽夭。此已有警示,你還不回頭是岸嗎?貧尼此舉,實為救你。一人成佛,九族升天。往生凈土,能超萬劫。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湛?,莫要再執(zhí)迷不悟,倔犟任性,跟為師走吧!”老尼仍是苦勸著。
“世人迷途中,佛法是明燈;念佛早覺醒,教你樂永生?!?p> “生為凡人苦難多,是非恩怨常折磨。修行路上去心魔,無欲無求方快樂?!?p> 兩個小尼也仍是圍著那姑娘繼續(xù)勸說。
“老禿子、小禿子,休再啰嗦!你們就是嘴皮磨破,也休想說服于我。除非你能打過我這個哥哥!”那姑娘煩躁起來,一邊高聲罵著,一邊用力把鄭恩推了過去。
老尼合十說道:“罪過,罪過!施主有托,我等不得不做。貧尼只能不客氣了!”遂向兩個小尼姑令道:“心魔不除,善緣難結(jié)!不必客氣,強渡她吧!”
欲知后事,請看下回:我叫小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