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崇禎新傳

第二十三章

大明崇禎新傳 午夜狂奔 5027 2005-01-31 20:50:00

    明朝三大營乃是供衛(wèi)京城的部隊,其分為“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洪承疇指揮的御林軍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剝離出去成為一個單獨的分支,雖和三大營駐扎在一起,但是并不歸新上任的曹文詔管理。

  所謂五軍營,其下分中軍;左、右掖軍;左、右哨軍。指揮系統(tǒng)有:提督一名、副將兩名、傳令官兩名、大營副將一名、參將兩名、中營副將兩名、馬步兵統(tǒng)領各一名。本來還另有“圍子手營”、“幼官舍人營”等,現(xiàn)在或者已經(jīng)歸洪承疇指揮,或者已經(jīng)被裁減,故不詳述。

  所謂三千營,原本是指太祖建統(tǒng)軍元帥府,統(tǒng)諸路武勇,尋改大都督府。以兄子文正為大都督,節(jié)制中外諸軍時所編的三千邊兵降卒,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的三千營,主要是用于皇帝親征時打旗幟、護御駕、護糧草、管甲盾等等的后勤部隊。人數(shù)三千,但是官員卻多得多,主要有:提督二名,副將兩名,傳令官兩名,司官五名,見操把總三十四名,上直把總十六名,明甲把總四名。

  所謂神機營,乃是大明朝最早的火器部隊,指揮系統(tǒng)主要和三千營一樣,但是分了四司,每司設管槍官一名,原來是太監(jiān)任此職。

  原本的三大營,在土木堡之變的時候覆沒過一次,后于謙重建,分了十個團營,從三個部隊中推舉一名提督任總兵,兵部尚書或御史兼總督,后英宗復辟,于謙死,便又有了變化。這之后的多次改革,到了曹文詔上任的時候,三大營已經(jīng)是亂七八糟,不能用了。

  曹文詔一到任,第一件事便是清點詳細人數(shù),共得健壯兵員十二萬三千零六十人,老弱病殘七萬余,馬匹三千零四十,火器九百(包括火繩搶、抬桿等),紅夷大炮十二。

  因為已經(jīng)得到皇帝全權負責的旨意,曹文詔第二件事便是向戶部要銀子,發(fā)安家費。原本的三大營是皇帝的親兵,精選天下的精銳,如今的三大營,很大部分是官家親戚、紈绔子弟的發(fā)家第一站。曹文詔一動三大營,立刻就在北京城里傳起了風言風語。也開始有大臣暗中彈劾曹文詔,不過彈劾曹文詔的人馬上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舉動是多么的不明智,因為曹文詔的后臺就是皇帝本人。

  為配合曹文詔及軍校的改革深化,崇禎皇帝于1633年七月的一天下了一道旨意,明令今后錦衣衛(wèi)選擇從軍校生中選取,而軍校也相應的增加了武術、禮儀、保鏢等特別培訓課程。斷了豪門富室把子弟送到三大營中混混日子,然后再花大把銀子弄個錦衣衛(wèi)的想法。軍校成了新的也是唯一的選擇,然而等他們把子弟送到了軍校,才目瞪口呆的發(fā)現(xiàn),一是軍校對社會普通生員的淘汰率之高出乎所有人想象,二是萬幸沒被淘汰的人,也在一番磨練之后真正的變成了可造之人才。而且對于社會普通生員來說,高昂的學費也是一個很高的門檻,雖然這對于百姓來說有點不公平,但是軍校的資金劃撥并不是很多,維持軍隊推薦人員的學習就很困難。這也是當時情況下的無奈之舉吧。

  隨著三大營改革的深入,共裁減不合格兵員八萬,其中含虛報的七千多人。三大營合為一營,統(tǒng)稱“近衛(wèi)軍”,設馬步兵提督各一名、副將六名、參將十名、傳令官十名;新增護旗官十一名、軍校畢業(yè)生和原留任把總各五百名,各自統(tǒng)領兵卒百人,原來見操把總、上直把總、司官、管槍官等統(tǒng)統(tǒng)撤銷。共計兵員十萬整,平時由各級把總負責訓練,護旗官帶領;曹文詔任總兵官,統(tǒng)一指揮。下轄虎賁軍一萬(騎兵)、金吾軍一萬(騎兵)、燕山軍五千(炮兵)、羽林軍一萬(火器);府軍一萬五千(重甲盾矛);義、禮、智、信、勇步兵各一萬。

  另外,裁減下來的八萬多人里面,只有一萬余是領了安家費回家的,剩下的成立了屯田部隊,采取洪武年間舊制,設統(tǒng)帶七名,千戶七十余人,三分練,七分種,穿兩湖進黔,在銅仁建堡。

  當然,這還只是開始,其中騎兵馬匹不足半、炮兵火炮不到二十門、火器不到三分之一,兵器盔甲都有缺失。而原先皇帝、孫承宗和盧象升所練之新軍,兩個騎兵團在遼東打得只剩下了一半,步兵團一個在遼東協(xié)助守衛(wèi)城池,兩個在陜西鎮(zhèn)守救災,一個炮兵團在北京協(xié)助城防。所以眼下的大明,實際上除了遼東軍以外,就只有這支部隊和鎮(zhèn)守山西大同等地的西北軍及洪承疇指揮的御林軍六千人稱得上是精銳了。財政理所當然的要向這支部隊傾斜,只不過是個時間問題而已。

  1633年,明朝和蒙古察哈爾部結盟,對后金的軍事壓力增強,國內(nèi)局勢也有了轉機,正讓崇禎皇帝大感欣慰的同時,變故又起了。這次的變故再次讓緩和的遼東陷入了兵慌馬亂之中,那就是——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正整軍準備進攻后金!并以同盟身份要求大明朝協(xié)助。

  “什么?!這林丹汗怎么如此沖動?”聽到這個消息的崇禎帝簡直就是怒吼出來的,在崇禎皇帝的心里,這個時間應該是兩年或者三年以后,國家財政一得到緩和、近衛(wèi)軍訓練有所成的時候。而現(xiàn)在?林丹汗出動了十萬蒙古騎兵,確實是舉全國之兵,大明最精銳的關寧鐵騎也有近二十萬在前線枕戈以待,而且士氣高昂。但是,崇禎帝知道,現(xiàn)在還是太早,最基本的,國內(nèi)形勢不穩(wěn)定,贏得起,輸不起,打是冒險;其次,關寧鐵騎雖號稱二十萬,但是除去守衛(wèi)、后勤等能派出的最多八萬,而且大半是步兵,兵力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國庫空虛,如果不打仗,不死人還能應付,一打仗就要涉及到獎勵、撫恤、消耗等等方面,必然鬧嚴重虧空。

  呂維祺知道皇帝為什么發(fā)脾氣,道:“萬歲,您看是否可以這樣?我等只管林丹汗從西面功,我軍在南面只管搖旗吶喊,負責牽制?”

  崇禎皇帝想了想搖頭道:“如此林丹汗必然大??!不僅輸?shù)袅艘粋€盟友,還替皇太極贏得了整個蒙古。其他尚未選擇歸附的蒙古諸部必然視大明為不遵守信諾之輩,全倒向后金?!?p>  首輔劉宗周道:“萬歲英明!如果蒙古全被后金控制,那大明所要對付的,就是后金加蒙古了。我軍必須乘此機會大舉功伐后金,一舉消滅遼東之患!”

  崇禎微笑道:“卿所言極是,目前議論的不是戰(zhàn)不戰(zhàn)的問題,而是如何戰(zhàn)而勝之的問題!從現(xiàn)在開始,所有軍隊物資供遼東優(yōu)先,洪承疇帶兵有方,又有大凌河之戰(zhàn)的功勞,特升為宣大總兵,統(tǒng)帶西北軍八千人進遼東聽候袁崇煥調(diào)遣!召盧象升及其所帶步兵立刻回到京城,總督山東、河北二省軍務,全力以赴保證前線給養(yǎng)。另外,立刻下旨命登萊巡府祖大壽增援旅順總兵黃龍,統(tǒng)歸袁崇煥節(jié)制?!钡葞讉€大臣答應紛紛出去辦理之時,殿上只剩下白長卿和崇禎一人,崇禎對白長卿道:“卿家,此戰(zhàn)關系重大,朕希望你能幫朕到前線去看看,并參贊軍務?!?p>  白長卿跪下道:“臣萬死不辭!不過,萬歲恕臣直言,袁總督未必喜歡臣在他旁邊看著啊。另外萬歲,這次進軍既然是聯(lián)合了盟友,為何不要求朝鮮也派兵助戰(zhàn)呢?”

  崇禎道:“不錯,袁蠻子有名的犟脾氣,而且你去說多了,將士們也會不知道聽誰的。這樣吧,朕封你一個新官`參謀長`,只負責參謀軍務,而不負責指揮。實際上就是軍師了。你看你還沒有到袁崇煥那里,便已經(jīng)幫朕想了個好主意,朝鮮那邊朕會好好考慮。望卿到了遼東也能不負朕望啊。?”

  白長卿一直跟隨著崇禎皇帝,雖已經(jīng)位及人臣,但是也總覺得自己一肚子主意有時候根本用不上,如今能去戰(zhàn)場上一展身手,當然是高興的。當下磕頭領旨。第二天便押運著一批物資向遼東開拔。

  接到圣旨的袁崇煥已經(jīng)把總部搬到了大凌河城內(nèi),十余萬大軍在城外駐扎,忙活著修建防御工事。北京城的皇帝大臣們不知道,可是這些個遼東將士們清楚,戰(zhàn)事一開,皇太極的八旗軍可不一定坐等著明軍去進攻,很可能主動來襲。短短十來天,把個大凌河修得如同銅墻鐵壁一般。遼東軍集中在這里的八萬四千多人也得到了增強,其中有洪承疇所帶的八千西北軍、祖大壽帶領的一萬山東軍,使得袁崇煥手上可以指揮的人數(shù)達到了十萬人。

  袁崇煥帶領著新老將官巡視著城防,對朝廷的反應迅速也很高興,不由得躊躇滿志。眾將官里,最興奮的又屬滿桂,照他的想法,此戰(zhàn)有天下無敵的蒙古勇士策應,大明兩面夾擊取勝是絕對沒問題的。所以這兩天一個勁的跟在袁崇煥身后問道:“督帥,咱們何時進軍?”

  袁崇煥呵呵笑著道:“未料進,先料退。萬事開頭難,你急什么?在軍校里學的一點東西看來都還給孫老督師了吧?”

  說完袁崇煥將頭轉向新來的參謀長白長卿道:“白大人你看看本督用誰打前站好呢?又該怎么樣安排各將官的職權呢?”說起來,洪承疇來支援,袁崇煥無所謂,因為歸他指揮。盧象升忠勇,負責后勤工作也令他放心。這白長卿頂著禮部尚書、內(nèi)閣大臣的銜,又來自己這里掛了一個“參謀長”的職,他袁崇煥一開始是很不樂意的,但是白長卿一到,就解釋了自己的身份純粹就是個參謀,既不是監(jiān)軍,也不是指揮員,袁崇煥才放了心。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對白長卿能力的懷疑,參謀?能參謀嗎?

  白長卿笑道:“眾將官都是大人的宿將,大人對他們的能力都是一清二楚,想必早已經(jīng)有了安排?!?p>  袁崇煥笑了笑,便沒說話。

  1634年四月,正值內(nèi)地春暖花開的時候,遼東依然是籠罩在一片銀色之下,但是氣候也開始漸漸回暖。蒙古林丹汗使用突然襲擊的方法,兵鋒直指已經(jīng)歸附后金的蒙古科爾沁部,并在敖木倫(地名)擊敗科爾沁及喀喇沁聯(lián)軍,與敖漢、奈曼、喀爾喀等部聯(lián)軍僵持于此。風聞后金皇太極命多爾袞為將,領后金八旗四萬趕來支援。

  大明朝這邊,也充分的運轉起來,大批甲胄、弓箭被源源不斷的運到察哈爾部軍中。而遼東十萬大軍也于五月初八正式拔營起寨。

  出乎滿桂的預料,前鋒由趙率教領五千軍擔任。自己則被任命為殿后的,離中軍都還差了一步。只把滿桂氣得怪眼直翻,卻又不敢吵鬧,生怕被調(diào)回關去,缺席了這次大戰(zhàn)。大明軍兵鋒直指已被后金占領多年的廣寧。

  “這么說來,明軍前鋒距離廣寧已不足百里了?”皇太極陰沉著臉問那報事官。自從欲征蒙古察哈爾部不得,自己很看重的漢官范文臣也于去年底病死,皇太極的臉上就很少看見笑容了。除非,在他心愛的莊妃面前。

  得到報事官肯定的答復,皇太極一方面想到勝利后大明門戶洞開,后金來往自由的喜悅;另一方面也想到此戰(zhàn)的兇險,如若敗了,盛京便赤裸裸的面對著明朝大軍,后金八旗很可能要遠遠遁入呼蘭哈達山的老家,很可能就此一撅不振!林丹汗他那里已經(jīng)派去了多爾袞,以多爾袞之才,應當沒什么問題。面對著的十萬明軍,他皇太極也有這份自信打敗他們。唯一要擔心的,就是身后的李韓王國。朝鮮雖表面上臣服了后金,可是一直以來仍然更加尊重大明,如果大明派出使節(jié)強迫朝鮮出兵襲擊后金背后,那么...雖然不至于一敗涂地,但是也很危險啊,必須早做安排!

  二貝勒阿敏見皇太極一會兒臉露微笑,一會兒愁眉不展,心里覺得憋氣,莽撞的說道:“大汗?這廣寧自己可守不住??!我看我們還是要立刻支援的才對!”

  皇太極瞪了這位二哥一眼,這二貝勒勇是勇,但是粗心大意,又殘暴無良,皇太極是非常的不喜歡。他心中一動,這后方不就正好靠他阿敏來鎮(zhèn)守?對付朝鮮國的那些個蝦兵蟹將是足夠了。想好了后方怎么安排,皇太極的思路轉回眼前的廣寧城,最多,能夠堅守十天吧?十天內(nèi),這仗該怎么打呢?

  如今看來,皇太極是過分的樂觀了。廣寧,后金除盛京外最堅固的城市,此刻已經(jīng)是搖搖欲墜,后金八旗兵們勇敢的從城墻上冒出頭來向城下的明軍射箭,但隨即便招來猛烈的炮火,明軍對城墻上的金人使用了葡萄彈,雖然大部分子彈打在城墻上,但是對于金人來說,這種炮彈還是比弓箭更加兇狠,紛紛被打倒在地。對城門明軍則用紅夷大炮猛轟,一顆顆實心的鐵炮彈準確的飛向廣寧城門,八旗士兵則拼命的搶修,但是也只是把無數(shù)的生命喂給那嗜血的炮彈。

  “大帥!已經(jīng)得到準確消息,皇太極遣多爾袞帶四萬軍支援蒙古諸部,主力還是留在盛京的,不日就會啟程。”隱藏在盛京的東廠探子們也行動了起來,探子甲向袁崇煥稟報道。

  袁崇煥心中疑惑,“以皇太極為人,怎么這次這么遲鈍?原先照我的想法,他應該是待我軍包圍廣寧時從我軍后方殺來才對啊?!?p>  白長卿見眾將一時間都沒轉過彎來,笑道:“大人,小人看你是真正的當局者迷啊。我軍包圍廣寧本來就只過了一天,皇太極想的正是待我軍包圍廣寧之時功我后路,只不過是他沒想到廣寧城墻其實是他八旗子弟的墳墓而已?!?p>  這么一說,眾人都笑了起來,袁崇煥也笑道:“哦~,不錯不錯,我確實也糊涂了,忘記了如今的關寧鐵騎有了炮隊的支援?!?p>  趙率教道:“大帥,標下看,等皇太極興兵殺來的時候,我軍已經(jīng)在廣寧城里等著他了。”

  袁崇煥意氣風發(fā)的點頭道:“沒錯,這次,我軍要讓他皇太極吃個大苦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