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萬宗歸一
陸繹聲音低沉,語氣冷峻“郡主。”
常初雪瞥了眼跪在身前的陸繹,一抬手,語氣冰冷道“起來吧?!标懤[聽罷,起身拿了箱子。常初雪向那侍女道“告訴阿滿,賀公子的三餐用度不可怠慢,單挑出些人來服侍,除了出寶恩樓,其他無不應允?!?p> 那侍女謹顏垂首回稟道“是,奴婢這就去吩咐?!彼燹D身離開。
常初雪看向陸繹,語氣淡淡道“隨我去承運殿?!闭f罷,移步下了寶恩樓的殿臺。
兩人出了寶恩樓,穿過宗廟,自東走廊進入承運殿右側的宮門,再回身入了承運殿。明親王府邸皆仿紫禁城而建,中路最重要的便是三大殿,即承運殿、圜殿和存心殿。其中,承運殿面闊七間,殿基為漢白玉筑,高六尺九寸,分為兩層,青碧琉璃覆頂瓦,垣墻抱柱赤色顏,殿內窠拱攢頂,中畫蟠螭,飾以金漆,邊畫八吉祥花。殿中設有親王寶座,通體紅漆金蟠螭,兩側垂帳,紅銷為料,遍繡金蟠螭。常初雪進了正殿,左一轉,穿過兩進夾間,入了配殿的西暖閣,尋了殿內的一個花梨紫檀福壽連枝如意榻上坐了下來,一手搭在榻上的牙席小幾上,側頭示意陸繹坐在另一邊。陸繹進了殿后,一直與常初雪保持著五步遠的距離,見常初雪坐下后,便于其身前右側一丈處,止步靜立。
陸繹見初雪示意,略低了頭,語氣不卑不亢,字字清晰“卑職還是站著回話吧。”見常初雪不說話,只看著自己,遂略一點頭“是?!毙兄灵竭?,隔著小幾坐在常初雪旁邊,將箱子放于地上,腰板兒挺直,上身微傾,兩膝微開,雙手平放于股上。兩個侍女送上兩盞,放于小幾上,隨后退了出去。
常初雪執(zhí)了茶盞,略啟了蓋子,參茶雖暖,她的語氣卻十分冰冷“都查清楚了?”
陸繹向常初雪低頭回話,語氣徐徐沉穩(wěn)“是?!闭f罷,將箱子平放于幾上,面向常初雪打開:箱子分三個格子,其中兩個同樣大的占了一多半兒,各放有一個紅木盒,另一半,放著幾封,用細草繩捆扎起來的信件、一個棕色厚實的折子,以及幾個薄厚不一的冊子。陸繹將棕色折子取出,雙手呈遞予常初雪,恭敬地道“這是已整理好的幾人資料?!?p> 常初雪將茶盞輕輕放下,伸手接過折子,打開來細看去,語氣緩緩道“讓你證實的事,可去看過了?”
陸繹微微側頭向常初雪,沉聲回道“那東西是假的?!?p> 常初雪頓住瀏覽的目光,緩緩放下折子,嘴角含了一絲冷漠的笑容,語氣微微有些瘆人的寒冷“哦?”
陸繹此時,竟也有了一絲冷笑“形神兼?zhèn)?,卻只是個擺設?!?p> 常初雪冷笑一聲,放了折子于幾上,拿出小梅的那個牌子,遞給陸繹,沉聲道“去下面看看。”
陸繹雙手接過牌子,起身向常初雪,一手引向箱子里的幾個冊子“這是那幾人的黃冊抄本、地方戶帖以及各地通關記錄。黃冊要從戶部外借,須通過中書省,未免走漏消息,因此只抄下副本。不過,幾人皆為各地大戶,戶帖若想私自改動,也只需花些銀兩,各地布政司、府、縣為保險起見都私自留有案底,若有事端,有底可查也好將功補過,畢竟,太祖的“官印案”在前,任誰也不敢再出紕漏。所以我去了他們幾個祖籍以及居住地的布政司、府、縣,拿到了他們的戶帖私本?!鞭D而,將手引向兩個紅木盒子“這兩個,一個是侯夫人的,一個是離家的,封印都沒打開過。侯夫人這個,在您交代過的地方,離家的,是按鄭東流說的,在離家后院的枯井里找到的,裝在鐵盒里用鐵水封了口,藏在個桐油大缸里密封,東西拿出來后便銷了跡。不過因為外面的鐵皮是量著盒子做的,所以啟封時,盒子有些磨損,望郡主恕罪?!?p> 常初雪纖手輕抬,將那有些焦黑色劃痕的紅木盒子拿出來,擎在眼前細看,目光流露出一絲猶豫,語氣淡淡道“無礙,你去吧。”
陸繹這才抽身退了幾步,垂頭拱手道“是。”
常初雪將紅木盒放了回去,拿起折子繼續(xù)看,頭亦不抬,語氣平淡地道“若是一丘之貉?!甭牭贸3跹┧?,陸繹止步回身,靜候聽命“不必回我,在存心殿那邊等著,我自會差人去找你。如若不是”頓了頓,抬頭看向,箱子里的幾封信件,目光中閃過一抹凌厲“立馬回報。”
陸繹垂頭拱手,語氣肅然道“是?!闭f罷,轉身離開。
常初雪拿著折子,一列列看去,秀眉時蹙時舒,目光自慢慢審視至流露出隱隱寒光,待把整個折子看完,縱是千年不化的冰雪容顏,也有了絲動容,緩緩放下手,目光定定地落在方才陸繹站著的位置,片刻后,輕輕合了雙目,徐徐舒了口氣,輕啟水目,將折子放回箱子,側頭看向那兩個紅木盒子,轉手過去,可剛一碰到那盒子便抬了起來,忽地苦笑著搖搖頭,轉而將另一邊格子里的那一捆兒信件如數拾起,把箱子推開些,將信放在小幾上,解開繩子,拿起一封,用指甲輕輕挑開封印,將信紙小心取出,纖手靈動,展開來看去。神情一時恢復了些許淡然,眼波漣漪緩動,不經意間,竟含了些柔柔的笑意,隨著信被一封封開啟,一篇篇瀏覽過去,眼中的柔情蜜意漸漸摻雜了些許苦澀,眉目間暗殤拂動,遠山聳皺。最后一封是陸繹留的話,待看完,便將所有信收起,從箱子的暗格里找出漆牌,用幾上的燭臺熔了,將信一個個重新封好。摘下手上的一枚玉石戒指:戒指用的是一整塊羊脂白玉,雕了個栩栩如生的白梅,瓣瓣兒精細,襯著中間的一小塊兒棕黃色皮子,以借色手法,雕出幾絲花蕊,且不同以往用金銀為戒托,反選上等雞血紫檀,托著上頭的羊脂玉,真真如同將一朵迎風獨立的傲雪白梅戴在手上。常初雪將戒指翻過來,于每封信的新漆封上印一朵梅花。牢房那邊,吃完飯的離歌笑三人,并排坐靠在牢籠中唯一的一面石壁邊。
柴胡兩腿支著,胳膊搭在膝蓋上,神情焦急而無奈,語氣擔憂道“也不知道娘娘腔吃飯沒有?!?p> 燕三娘兩腿平放著,兩手隨意地搭在股上,聽得這話,沒好氣地道“你怎么就知道吃?”
柴胡皺了皺眉,向燕三娘解釋道“我是擔心娘娘腔被欺負嘍。”
離歌笑此時,右腿支著右胳膊,左手自然垂放在地上,側頭向柴胡,語氣平靜許多“老胡啊,現(xiàn)在擔心也沒用,梅梅和咱們,彼此都幫不了對方。”
燕三娘聽得這話,皺眉看向離歌笑,語氣有些著急“那現(xiàn)在怎么辦?你到底怎么想的?”
離歌笑凝神思索了一會兒,盯著眼前地上的玄武巖,語氣沉穩(wěn),卻又有一絲疑惑“我在想,這件事情,到底和小梅有什么關系?”
柴胡猛一側頭,看向離歌笑,語氣驚異“老離,你不會懷疑娘娘腔吧?”
燕三娘也很著急,語氣堅定地向離歌笑道“不可能是梅梅,梅梅是膽小,可絕不會出賣兄弟!”
離歌笑聽得兩人所言,知其誤會了,看了眼柴胡又向燕三娘,語氣無奈道“我不是說這個,我是說,初雪這么做,會不會跟賀家有關?”
燕三娘這才聽明白了些,更驚訝了,向離歌笑道“你的意思是,賀家村被襲,不單是要阻止我們,而且跟平順縣有關?”
柴胡卻有些不明白了,側了身子看向離歌笑,語氣疑惑道“娘娘腔他爹家,怎么會跟山西這幫人有關系,地兒差老遠呢。”
離歌笑緩緩嘆了口氣,微微皺了皺眉頭,語氣沉沉道“是啊,差很遠呢?!?p> 燕三娘見離歌笑如此,語氣有些無奈道“我看,你還是先好好想想,怎么從這兒出去吧。”
聽燕三娘這么一說,柴胡想起平順縣的事情,同意地道“就是,要不然,等咱出去,就只能給平順縣那幫人收尸去了?!彪x歌笑聽罷,直了直身子,重新思索起來。
承運殿里,常初雪將信整理好后放回箱子,目光不經意間,又落在了兩個紅木盒上,神情流露出一抹難言的猶豫,甚至是抗拒,竟像是在怕著什么。如此定定地看了許久,好像世間皆已靜止,方才垂了眼簾:陸繹還沒回來,可見那牌子確是西貝,將所獲所知默默梳理了一遍,已大概通曉整個事件的緣由,抬手以手背輕撫了撫那個保養(yǎng)得當的紅木方盒,含了一絲冷笑,鼻峰微挑,輕哼一聲,緩緩抬了另一只手,兩手一齊將那盒子拿了起來,傾斜著看向木盒銅鎖旁的兩塊封泥,左邊印著顧氏封存,右邊印著乙巳雨水——乙巳年二月封存,即常氏姐妹出生后第二年開年,也是沈綰梅死后的第二年。取下支鳳頭釵,拔出鳳頭,露出個精致鏟刀,用鏟刀沿著封泥邊,靈巧地輕輕一轉,兩塊兒封泥即刻脫落于膝上,未有一絲損毀。常初雪將兩塊封泥拾起,放在幾上,靜置紅木盒于股上,緩緩打開,里面放著個十分厚實的信封,上書管體四字:惠善親覽。常初雪拾起信,將盒子放到一旁的榻上,把信封翻過來:依舊是紅漆梅花印。指甲輕劃,挑開封口,拿出一沓兒信紙,將信封放在一旁,一頁頁瀏覽去,神情靜謐,似是對其中內容已十分清楚,如今只為印證罷了,待看完,臉上卻流露出些許遺憾與傷感,遠山微蹙,將信重新裝回信封,如前般熔了紅漆牌,梅花封印,放回紅木盒里,鎖好后又將兩塊封泥熔了熔,原位封好,遂放回了箱子。靜待片刻,側頭看向,另一個略帶焦黑痕跡的紅木盒子,凝望少頃,伸手卻取了一旁格子里的幾個黃冊抄本。寶恩樓里,小梅自常初雪走后,于殿中呆呆地站了許久,遂才回到桌旁坐下,捧起失而復得的繡帕,細細摩挲,想著方才的談話,記憶,不禁回到了兒時點滴:年幼懵懂時,被母親懷抱著四處奔波的零散片段;漫天飛雪中,與母親依偎街頭苦苦挨過的嚴冬;輾轉安定間,同母親一起叫賣街頭時的點滴生趣;落定曲阜后,因有母無父被同村孩子欺凌的愁悶與哀傷;歷經饑荒的困苦以及挨過饑荒后九死一生的慶幸,皆因母親的猝然離世化作一杯苦酒,滋潤了之后的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往事塵封,卻于近年不斷地被翻攪出來,令其自認為淡然的內心,不覺生出了些許苦澀,同時也對母親有了另一番思考:母親到底是哪里人?外祖家還有人么?母親為何不提賀家也從不提外祖家?又為何因愛上一個人而離開父親,卻仍舊對那人只字不提?那個令母親只身離家,卻又漂泊不定的人到底是誰?難道....小梅何嘗沒有想過那個人,但立時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小梅垂頭看向手中繡帕,語氣自嘲道“賀小梅啊賀小梅,若連你都能想到,她會不知道么?真是瞎操心?!彼煊诸D了頓,皺了眉頭,語氣不解道“可我娘,為什么會有梅花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