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解道孟子

授仁德重于授技

解道孟子 清水浮沉 900 2013-01-11 17:07:40

    授仁德重于授技

  老師傳道授業(yè)解惑,更重要的在于傳授仁德道義,下面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老師不傳仁德道義也將受其害。

  子濯孺子:人名

  臾公之斯:人名

  尹公之他:人名

  逄(pang二聲)蒙跟著羿學習箭術(shù),把羿的箭術(shù)都學到了手,想想天下只有羿本人的箭術(shù)高超于他,就殺害了羿。

  孟子評論這件事說:“羿本人也要承擔責任啊?!?p>  公孫明不同意,說:“好像羿沒有什么過錯啊。”

  孟子說:“過錯是小了些,怎么說沒過錯呢?過去鄭國派子濯孺子進犯衛(wèi)國,衛(wèi)國派臾公之斯去追擊敵人。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病了,不能開弓放箭。我要死了!’問駕車的人:‘是誰在追我們呢?’車夫說:‘是臾公之斯?!渝孀诱f:‘我又活了!’

  車夫不明白,問:‘庾公之斯是著名的射箭的人,您卻說能活了是為什么呢?’

  子濯孺子說:‘庾公之斯是向尹公之他學習的箭術(shù),尹公之他又是向我學習的箭術(shù),尹公之他這個人是一個正人君子,他選擇的朋友也一定是正人君子。’

  等到庾公之斯趕來問道:‘先生為什么不拿起弓箭?’

  子濯孺子說:‘我今天病了,不能開弓放箭?!?p>  庾公之斯說:‘我是向尹公之他學習的箭術(shù),他又是向您學習的箭術(shù),我不忍心從您那里學來的箭術(shù)來傷害您,但是今天的戰(zhàn)斗又是君主的大事,我不敢不做。’于是便取出箭敲擊車輪,把箭頭去掉,射出四只箭,然后回去了?!?p>  評:老師只知道傳授技藝來博取名聲,但是這不是真正能夠任人稱贊的榮譽,想要名聲就要傳人以德,這樣得來的名聲才能夠服人。

  有的老師只想學生為自己博取名聲,也有的教之在戰(zhàn)場上好狠搏斗,卻不知得饒人處且饒人,最終學生馬到成功,卻不會感激老師,相反還會責怪老師的種種嚴苛,這能不是老師的錯誤嗎?

  一單純純屬的技藝來博取名聲的,是小名聲,以德和純熟的技藝來博取名聲的,才能傳的更長久更遠。

  茍不教,師之惰,老師是指引學生大道的人,學生怎么做人,老師應該有很多的責任。

  歷史上很多時候,很多地方,很多老師辛辛苦苦傳授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卻不知道對老師說一聲謝謝,最終看著那些優(yōu)秀的學生離去的背影,只能默默哭泣傷心,但是其中過錯老師自己應該想想,無論是傳授什么,是否平時應該傳授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到最后最起碼應該能得到徒弟或?qū)W生的尊重,否則就是失敗的老師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