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清明時節(jié)
很快,清明節(jié)就要到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里的人把緬懷先祖的祭祀看得非常重要,鴻大而隆重,尤其是大家族。
據(jù)爺爺說,祭祀是梁家一年一度的大盛世,分流各地的梁家人聚集在一起。原來徐瑾是沒有資格參加梁家的祭祀大典的,可是因為好奇難免想去觀摩一下,所以磨著二老帶上她。
因為一家要出遠門,他們請村里的人幫著看守青水湖,幫他們看管青水湖的是村里的一個戴姓人家,家境并不富裕,拜祭也只在附近,所以對于看顧幾天青水湖割割草就能得到一筆不錯的銀兩自然非常樂意。
離清明節(jié)還有幾天的時候,他們收拾了些東西就到族里集合了,老人的兒子媳婦因為怨懟老人雖然沒什么好臉色,還是帶著孩子過來打招呼,梁承睿和梁承東幾哥倆身為男丁,也禮貌地過來問好。幾個梁家兄弟也過來跟他們說了幾句話,
“阿爹,這女娃子不是我們梁家人,您帶著她不合情理吧?”梁耀華不屑地看著徐瑾。
“孩子還小,我們?nèi)サ臅r日又不算短,把她獨自留在家里不放心?!绷簡⑷黄沉艘谎圩约旱膬鹤樱_口解釋道。
“之前你們不是也把她留在家里將近一個月嗎?也沒見她出什么事??!”梁耀華不以為然。
梁啟然瞪了他一眼,這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有這么擠兌自己父母還使絆子的嗎!他為人父太過于失敗了!他目光黯然。
“好了,好了,這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兒,這孩子雖然跟梁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養(yǎng)在梁家,又是個孩子,帶上也沒什么大礙!”旁邊梁啟然的堂兄弟開口解圍。
見大伯都開口了,梁耀華自然不會再說什么。
梁啟明拍了拍梁啟然的肩膀,嘆著氣走了。
梁姓是村里的大姓,因為路途遙遠,家境好的全家都拉上,差些的就把男丁都帶上,窘迫地是在沒辦法也要派出個代表去祭祀,所以整合下來也就接近三百多號人,族長點好了人頭,看到徐瑾也沒說什么,按人頭收取了相關費用,大家把路上該用的東西湊到一塊,搬到四輛馬車上,然后說了一些注意事項,就發(fā)號施令出發(fā)了。
全程都要靠走的,白天趕路,吃的都是吃自帶的糧食,夜晚燃起篝火取暖,大家拿出備好的被褥擠在一起過夜,整整走了三天半的路程才趕到梁家大祖祠的那座山腳下。
連續(xù)幾天趕路,連大人都有點吃不消更別說小孩了,所以基本上大半的路程,小孩子都是由大人背著的,好在大家都是農(nóng)家人,身子骨也沒那么弱,雖然很疲累但還是堅持了下來。
徐瑾當然也累,不過為了不造成老人的負擔,而且跟蒙叔鍛煉了小段時間,所以她一直堅持自己走,直到真的累得要趴下了才勉為其難地爬上爺爺?shù)谋?,休息好了又下來自己走,每次扎營的時候小腿軟趴趴的,她暗自叫苦,雖然一開始就有心理準備,還是低估了難度啊。
老人心疼他們這個懂事得像個大人的小孩子,又拗不過她,只好每天休息的時候給她按按摩松松骨。
一番車馬勞頓,終于來到目的地的時候,徐瑾目瞪口呆,眼前的山腳下,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估摸著也有萬把來人吧。
這些人也是跟他們一樣,從大老遠的地方趕來的吧!梁家支脈分布太廣了,而且人數(shù)真不是一般的多!
因為第二天才是清明節(jié),這些兩家人趕了那么多天的路為的也就是這一天,所以也跟著趕來的人一樣尋了個地方駐扎起來,休養(yǎng)生息。
一個下午,陸陸續(xù)續(xù)又有好多人趕來,徐瑾望著黑壓壓的一片的人群,已經(jīng)嘆為觀止了。
我的乖乖,這少說也得個三四萬人??!
這樣壯觀的場面應該在其他各地也上演了吧,這古人的祭祀,算是把分布各處的同姓人集結(jié)在一起的大典吧。
人群的正中央搭著一個大帳篷,進出的人服飾都比其他人更為突出,爺爺說那帳篷是專門供族里比較有地位的人聚起來商量祭祀的要事,擬定新族規(guī),相互探討族人的發(fā)展的地方。
因為人太多,小孩子很興奮,跑來跑去的,不過只能在自己駐扎的地界范圍內(nèi)活動,四周有人負責看守,因為人太多太混亂,不能隨意亂跑,因為一旦扎進人群里就找不到人了,為了不引起動亂,必要的規(guī)矩還是要遵守的。
經(jīng)過一個晚上的休息,第二天一早大部隊開始準備登山,各個地方的梁家人在族長的帶領下紛紛排開,將山腳圍了個半弧,只聽一聲鑼鼓響起,開始登山。
一眼望去,整個山峰猶如萬千螞蟻紛紛往上涌,那場面蔚為壯觀,大家走走停停,累了就休息,然后繼續(xù)往上爬,好在山峰雖然很高但是并不陡峭。
徐瑾有些不理解古人為什么把先祖扛到這么高的山上埋葬,這也太大動干戈了吧,難道是登的高忘得遠,即使死了也要望著大好河山?望著自己的代代子孫?
徐瑾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人死如燈滅,在前世,人一旦死了也就成了一把骨灰,有條件的買個墓地,獻個花圈上柱香,可沒這么隆重。
山上野花爛熳,有心思的人把那花采了來拼成花圈,徐瑾也有樣學樣弄了幾個花圈,雖然自己不是梁家子孫,可還是要表達自己的恭敬的,借花獻佛也算廖表心意了,能得到梁家人這么崇敬,應該也是個大人物。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大部隊終于爬上了山頂,入目的是一片大大小小的圓形土堆,其中最為醒目的是一座將近十米的大土堆,位于最中央,很高大,猶如一個威武的統(tǒng)帥俯視著他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