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波希望向張陽,練兵的時候到了。
張陽會意,略加思索道:“一般的情況下,用茵陳湯即可,但這孩子經了大難,元氣大傷,脾胃虛弱,又沒有母乳喂養(yǎng),營養(yǎng)嚴重的不足,雖說可以點滴輸送,但嬰兒吸收能力差,應在茵陳湯的基礎上,再加上溫和的滋補,更加腹部按摩會更好?”
張陽回望老師,語氣帶著征詢。
“嚯嚯,真是名師出高徒啊,這一套下來,可謂心思縝密!”
不等彥波希表態(tài),毛大夫就給張陽點了贊,張陽面上有了些許的得意。
“您先別忙著表揚他!”
彥波希卻對徒弟輕蹙了眉頭,“你的診斷不差,茵陳湯也確對癥,加腹部區(qū)的按摩也算是周到,如何溫補?這么大的嬰兒,用什么藥草?“
“嗯.....”
張陽遲疑,搔首沉思。
“茵陳湯基藥里有好幾種藥材,有的味苦,孩子怎么承受?若是他母親在,則可以讓母親喝藥,孩子吃奶也可間治療。現在情況只能直接給藥,估計孩子難以接受,所以我們還要考慮方便給藥。你還忘了毛大夫這里的西藥治療,所以,我們就不能再固守茵陳湯的配伍,若是只取茵陳15克和三個大棗,浸藥煎煮,過濾取汁,每日代水喂三次,你看如何?”
彥波??此普髟?,但在張陽心中那定是最好的方案,顯然這方劑更注重食療,味道清甜,嬰兒一定喜歡。張陽立時對剛才的得意有了慚愧,紅著臉點了點頭。
“竟這么簡單?”
毛大夫有些意外,他知道那茵陳在清明前是一種可食用的野菜,父親曾告知他這野菜具有清熱化濕去黃功效,父親也曾經拿來和別的要配伍給村子里的孩子治療黃疸,雖然療效慢一些,但最終都還是痊愈了。
而大棗本身更是一種美味食果,均無毒副作用,若真的可以有幫助,善莫大焉。
雖然他從小耳濡目染,但苦于對中醫(yī)還只是略知皮毛,他也不敢隨便造次。如今彥波希歌女糊了這個簡方,他實在有些驚喜。
“大道從簡!”
彥波希笑道,眉角動了動,笑意闌珊。
毛大夫還是不敢全信,他要等結果來驗證。
“不出半月,便可全消!”
彥波希似乎看透了毛大夫的心思,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毛大夫心中釋然。彥波希既然考慮周詳,去除了其他的藥只選這兩樣,他也可以放心嘗試。
一念至此他不免對他感慨道:“原來中醫(yī)治病是這樣的道理!”
“以人為本,萬變不離其宗。中醫(yī)有中醫(yī)的局限,西醫(yī)也有西醫(yī)的短板,若能摒棄門戶之見,各取所長,相互補益,更快更好地消除病人的痛苦,那才是患者最大的福祉,我覺得不管中醫(yī)西醫(yī),都該有學習對方的胸懷!“
彥波希笑著對毛大夫直抒胸臆,不知道他的這番言論會否得到共鳴。
“您說得太對了,那咱就來一次中西合璧?”
毛大夫滿臉的笑意,話雖說得輕松,卻感到自己像被什么推著,向前邁出了一步,盡管他覺得是安全的,但這一步他走得還是有些惶恐。
“好!”
兩個人的眼中都星光一閃,緊緊握手。
..........
“老師,您對毛大夫的印象怎么樣?”
師徒二人一離開兒科病房,張陽就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因為他覺得毛大夫這個人有些與眾不同。
“我覺得這人不錯,換作別的醫(yī)生,不可能讓咱插手!”
彥波希這樣評價毛大夫,完全發(fā)乎本心。今日見毛大夫這個西醫(yī)能在治療中主動想到中醫(yī)之優(yōu)勢,著實讓他受到了些鼓舞。
中國是中醫(yī)發(fā)祥地,中醫(yī)雖博大精深,但現在在醫(yī)界只剩了一角之地。在西醫(yī)大行其道的背景之下,那些以西醫(yī)理論學成的醫(yī)生,對中醫(yī)的態(tài)度,不是全盤否定,就是以偏概全,能像毛大夫這樣兼收并蓄的實在是少之又少了。
“西醫(yī)要是能多一些像毛大夫這樣的人就好了,老祖宗留下的這座寶庫,也就不愁傳承和發(fā)揚光大了!”
張陽一邊發(fā)著感慨,一邊劃拉著方向盤,心中平添一番憂愁。
其實他十分不愿意離開老師,但是留院就業(yè)也極不可能。知道回到自己家鄉(xiāng)的那個小縣城里,自己的命運又會演繹怎樣的故事。
“光發(fā)牢騷有什么用,說到底,我們還得自己爭氣,別人才能對我們服氣!畢了業(yè),你打算怎么干?”
彥波希從張陽的話里,聽出了一些情緒。對于自己一向都看好的這個徒弟的職業(yè)方向,他們在觀念上還有些迥異。
年輕人普遍留戀城市,愿意留在大醫(yī)院,以為在那里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而他卻覺得一個年輕的中醫(yī),最應該去的是基層百姓間,是大山大川,從中體會萬草萬木,在實踐中精進才學,培養(yǎng)起對人間百姓的感情,只有有了醫(yī)者仁心和豐厚的學知,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中醫(yī)。
“還能去哪?回家鄉(xiāng)唄!我實習的那家醫(yī)院答應要我了!”
本來是個好消息,被張陽說得無精打采的,彥波希心中失望。原來張陽終還是落了俗套,看來平時自己對他講的那些道理,他還是沒有真正的入心入腦。
“那家醫(yī)院的情況和咱院里差不多吧?”
彥波希問得也有些無精打采。
“老師,他們醫(yī)院里也有中醫(yī)科,讓他們煎藥多么方便,干嘛咱非得攬這個差事?”
張陽答非所問地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彥波希很自覺地歸因于他專心開車,沒有聽到自己的問話,而對于徒弟冷不丁地提出的這個問題,他覺得好氣又好笑,甚至覺得自己對他的教育有些失敗,因此沒好氣地說道:
“小小嬰孩,怎經得起波折?本該親力親為的事,為啥要假手他人!“
“哦,原來如此!”
張陽終于明白老師的一番苦心,沒想到煎藥這件事也有這樣多的牽扯。
伺茗師太
注:生地,中藥材名。也叫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功能主要是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本章主要取其字面意義,同時也包含著彥、于的關系,后續(xù)還會有聯系。其實生地和熟地都屬于地黃,只不過是一生一熟而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去查查有關的中醫(yī)藥書籍,知道的會更多哦! 看完請順手投推薦票鼓勵一下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