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兵法大圣

第75章 三聲好詩

兵法大圣 倦聽流水 3248 2016-08-30 12:00:00

  蘇儀沉下心神,進入練兵場,發(fā)現(xiàn)大量金粉從天而降,在自我雕像的右邊腳下凝聚成了一道木架、其上掛著一口一人高的青銅鐘,表面上鐫刻著蘇儀先前念誦的那首詩。

  蘇儀分出一縷心神、沖擊晨鐘,但卻沒有絲毫反應(yīng),頓時想起這晨鐘只有在清晨敲響才有效,于是只得退出練兵場。

  睜開眼,蘇儀發(fā)現(xiàn)屋內(nèi)所有人都一臉緊張地盯著他看,無奈一笑。

  “怎么樣了?形成晨鐘了嗎?”同桌的江游迫不及待問道。

  “不負眾望。”蘇儀微笑點頭。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臉上洋溢著十二分的喜氣,打心底為蘇儀感到高興。

  “蘇賢侄,你現(xiàn)在還沒有習得笑里藏刀,每天清晨敲鐘時積蓄的力量會逐漸流失,大概只能保留三成;但你不知何時才能考上武士,在此之前若是能每日敲鐘、積下可觀的力量,你的第一次笑里藏刀必將威力無窮!因此千萬不能懈怠?!被矢υ菏露诘?。

  蘇儀點頭,江游聽聞,更覺雀躍不已,直接起身拱手道:“蘇十籌,在下懇請,你將來習得笑里藏刀時,請務(wù)必用第一刀為人族做出貢獻!”

  “好!待我笑里藏刀開鋒時,必將拿一頭高階蠻族祭旗!”

  聽到蘇儀的保證,在場眾人彩聲雷動。

  蘇儀又好奇地問:“有了晨鐘,難道還有暮鼓?”

  “你猜的不錯。”皇甫院事點頭,“暮鼓只有在形成‘一鼓作氣’奇觀時才能造就而成,每天傍晚敲響暮鼓,可以因暮鼓品質(zhì)而隨之積蓄士氣量;只不過這也是一次性的,經(jīng)歷過一次戰(zhàn)斗后,暮鼓積蓄的士氣無論有沒有被使用,都會煙消云散。”

  “暮鼓積蓄士氣,豈不是比只增幅笑里藏刀的晨鐘更加有用?畢竟士氣的用途更廣泛啊。”江游問道。

  “哪有那么簡單,一鼓作氣奇觀只在大軍決勝時才會出現(xiàn),并非個人之力可以引發(fā)的,所以暮鼓的塑造比晨鐘可難的多;聽老元戎猜測說,當一個人集齊晨鐘暮鼓時,將會引發(fā)更大的奇觀,但晨鐘主情、暮鼓主殺,情止殺、殺無情,一個人很難兼有兩者,所以千古以來極少有人同時造就晨鐘和暮鼓,恐怕現(xiàn)在只有幾位老元戎才知道集齊晨鐘暮鼓的異象是什么?!被矢υ菏抡f。

  聞言,眾人心中莫不戚戚然。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睅熇现苯右昧恕睹献印じ孀由稀返拿鋪戆参勘娙?,這才讓氣氛緩和了一些。

  隨后,幾名文人雅士低頭仔細品嘗蘇儀先前所作的詩,面色好似嘗到了陳釀美酒一般陶醉。

  其中一人說道:“先不說晨鐘暮鼓之事了,就說這首詩吧!此詩之灑脫豁達之情百年一遇,又兼文采非凡,肯定能被錄入《國學》!蘇十籌,你倒不如為此詩題名吧?”

  “此詩是我為了排解心中煩悶、自我消遣而作,那便叫‘自遣’吧?!碧K儀一笑。

  “自遣……不錯,題合詩意,是好名字!”眾人紛紛點頭。

  “話說那《國學》是什么?”蘇儀問。

  師老回答道:“《國學》一書,是由國院‘飛文閣’編纂的連載經(jīng)典,每一年發(fā)行一冊,其中收錄全國近一年來的優(yōu)秀詩詞文章、百家經(jīng)典、技術(shù)工藝等等,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p>  “一年刊發(fā)一冊的國學雜志?”蘇儀心想。

  “我記得《國學》已經(jīng)發(fā)行到八百多冊了吧?”一人問道。

  “沒錯,第一冊收錄的還是先賢屈原所作的《離騷》,經(jīng)典至極!”

  蘇儀想到屈原所處的戰(zhàn)國時代,距今正好八百多年左右,也就是說,《國學》從那時候就開始發(fā)行了,只是那時候還沒有發(fā)明造紙術(shù),所以《國學》第一冊只收錄了《離騷》,更兼竹簡工藝復雜,所以發(fā)行量也很少,幾乎每一卷都是將門世家的傳家寶。

  “而且今年三月又要發(fā)行一冊了,嘿嘿,蘇十籌先是在縣試作出壯志雄詩,又在隨后的慶功宴中寫下《醉酒死戰(zhàn)》形成軍文,現(xiàn)在這首《自遣》形成情有獨鐘奇觀,也是經(jīng)典詩作,必然能登上《國學》!”

  “說的沒錯,來月的《國學》發(fā)行以后,蘇十籌必將名留青史!外地人總是嘲笑我素水縣全員胸中無點墨,千百年來竟無一人登上《國學》,現(xiàn)在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

  “可我聽說《國學》在發(fā)行前一個月就已經(jīng)定稿、開始抄寫了,蘇十籌所作三首詩都是在二月,恐怕趕不上這一冊了吧?”

  聞言,眾人盡皆默然。

  又有一人說:“今年這一冊不上,來年也肯定能上!”

  眾人莞爾一笑,紛紛稱是。

  “我輩志在殺蠻,以軍功論英雄,蘇賢侄的三首詩上了《國學》自然是好事,但就算上不了,也無需為此心懷芥蒂?!?p>  “縣尊大人說的是?!?p>  皇甫院事手按虎符,將心神連通武廟,說道:“總之,蘇賢侄作出這等足以傳誦千載的奇詩,無論能不能登上這一冊《國學》,我也必然要第一時間將它上呈給國院的飛文閣。”

  說罷,皇甫院事分出一縷心神,化為上百個文字,通過龍脈通道送達到了飛文閣的審閱室中。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審核員的書桌上浮出一紙文章來,上面寫著蘇儀剛剛所作的《自遣》一詩,以及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

  審核員好奇之下,拿起一看,頓時雙眸一亮,拿著這首詩急匆匆地奔向編纂室。

  幾名編纂員在屋內(nèi)吵的不可開交。

  “《國學》的這最后一個位置,必須給羅家羅亦然所著的《勸翁學》!”

  “必須?這編纂室難道是你一個人說了算?”一人橫眉冷笑,“這羅亦然所寫文章,一來才華不足、二來道理淺薄,有何資格上《國學》?依我看,平蠻郡錢老太守所著的《殺蠻略》好上千百倍!”

  “劉兄所言差矣,錢老太守之詩固然文采極佳、壯志凌云,但通篇殺氣四溢,好似仇人見面互相罵娘,怕這血氣沾染《國學》頁面?。 币晃恢心暾f,“我覺得荊州盧玉安所寫的《悠悠農(nóng)歌》最為朗朗上口,田園美景躍然于眼前?!?p>  “不不不,我覺得還是……”

  因為最后的這幾篇詩文都十分優(yōu)秀,這些編纂員從傍晚吵到幾近子時,明明今天就是定稿日,卻仍然沒有得出一個結(jié)果。

  坐于首位的一名老者微微睜眼一看,暗中嘆息一聲。

  這時,一名審核員跌跌撞撞地闖入編纂室,一邊揚著手中的詩頁,一邊滿面通紅地大喊道:“蘇十籌又有新詩了!”

  在場眾人紛紛面色一驚。

  “不會吧?那蘇十籌已有二首詩將登上《國學》,這從縣試才過幾天,又有新詩了?”一人訝異道。

  “快拿來看看!”

  一人火急火燎地奪過審核員手中的詩頁,低頭一讀,頓時拍案叫好!

  “好詩!”

  眾人見到此等反應(yīng),更是好奇不已,紛紛起身湊了過來,一看詩頁,頓時面色潮紅!

  “今朝有酒今朝醉……好!好!僅此一句,足以流傳千古!”一名老者激動地扯下了一縷白胡子。

  “這一句仿佛真的令我口中生出酒味來,先前為定稿之事爭論不休的壓抑心情也陡然放晴!”

  “我平生閱詩無數(shù),蘇十籌的前面兩首詩儼然已有大家風范,而這一首詩中的豁達氣概,幾乎登峰造極,實在是我平生僅見!”

  “這詩中之灑脫之情躍然紙上,果然是上上之詩!而且絲毫不遜色于蘇十籌先前所寫《立志》與《醉酒死戰(zhàn)》二詩,堪為經(jīng)典,可上《國學》!”

  眾人聞言紛紛一愣。

  “那就讓這首詩跟蘇十籌前面兩首一起、登上《國學》?”一人試探道。

  眾人期期艾艾,神色猶豫,其中一人說:“這、不太好吧?每一冊《國學》、一個人同時只能有兩篇著作收錄其中,歷來都是如此,此次若要一次上同一人的三首詩,怕壞了規(guī)矩啊。”

  “有什么好不好的,兩篇著作的限制,本來就是后人強加上去的,創(chuàng)立飛文閣的老祖宗可從來沒有立下這等規(guī)矩。”一人撇嘴道。

  “而且蘇十籌摘得千古十籌、先前又聽說他破了寒門庶族的二星武生神話,早已不是什么規(guī)則可以束縛他的了?!?p>  “我感覺還是不太妥,讓蘇十籌三詩齊上《國學》,一旦發(fā)行,怕被讀者說我們以權(quán)謀私?!?p>  “主編大人怎么看?”

  眾人紛紛將視線投向坐在首位的那名老者、阮文海,年紀百歲有余,是在場眾人中學識最為淵博之人,他的職位是主纂編事,簡稱“主編”。

  阮主編接過一人遞過來的詩頁,品讀良久,眾人心急,連忙請他評價。

  只見阮主編沉默許久,突然站起身來,嘴中念到:“好詩!”

  隨后,阮主編又閉上眼,搖頭晃腦,似是在細細品讀詩中韻味,良久,微笑點頭,又說一聲:“好詩!”

  這一聲好詩拖著長音,好似帶著無窮的回味,眾人面面相覷,心中都想著:“評語呢?”

  最后,阮主編似是嫌不過癮一般,仔細盯著手中詩頁看了許久,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又說了一聲:“好詩!”。

  眾人心中一凜,阮主編飽讀詩書、心中之字可化為海洋,就任飛文閣主編四十余載,可從來沒展露出這樣的表情來,更別說連夸一篇詩文三聲“好詩”了。

  ………………

 ?。≒S:最后的這個橋段出自茶圣陸羽的“三聲好茶”典故,有興趣的戰(zhàn)友可以去查一下,未來說不定《茶經(jīng)》也會在本書得到運用呢~另外,今天會有兩更,求個推薦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