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里面有個故事,說,唐秀才一行出海遠游經商,一日來到巫咸國,……
這個巫咸國么,當地產桑,遍地桑樹,但是卻沒有蠶,因此當地從來也不產絲綢這類的東西,一直都用木棉織布做衣,桑樹在當地從來只當作柴來砍,也不知道它還有養(yǎng)蠶這種功能,只有當唐朝商人的商船偶爾經過,當地人的富人才有機會用高價買到精美的綢緞制品……
然后有兩個女子漂洋過海從唐朝而來,帶來蠶種,在此地落腳,養(yǎng)蠶抽絲,從此當地才開始有了廉價的絲綢,人們紛紛競相搶購,……那女子又將養(yǎng)蠶繅絲的技術廣為傳播,因為當地遍地桑樹,有地理的優(yōu)勢,于是當地養(yǎng)蠶業(yè)絲綢行業(yè)也漸漸興起,……綢緞不再是只有富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侈品了,普通人也能穿得起綢緞了,
然后當地原先做木棉業(yè)的農商就被搶了生意了,木棉布就是在棉紡織工業(yè)里競爭力都是很弱的,哪里競爭得過絲綢?……更何況是本地新興起的廉價絲綢業(yè)?
……叫說木棉這種東西,在棉花紡織制品里面本來就屬于下等的棉花,用木棉織出來的棉布,質量很糟,因為它的纖維很特殊,蓬松有彈性但是并不結實,其實很不適合用來織布的,倒是適合造紙,……就是在現(xiàn)代的紡織工業(yè)里,木棉也僅僅是用來做被褥填充物之類,而不是直接用來做紡織品……,
……
因為生意不景氣,于是這幫木棉商人就把倒霉的原因歸咎于那些帶來了絲綢業(yè)的唐朝女子,拿著刀杖,就要殺人放火,……要不是路過的主角唐敖仗義出手,那些女子就被害了,
那些木棉商人失手一次,還不死心,又圍著唐朝女子的住宅陰魂不散,俟機再度行兇,……唐敖實在沒有辦法,只要自己一離去那些唐朝女子又得被害,無奈只得帶了她們一起回國,
然后那些唐朝女子走了以后,木棉商人把當地的養(yǎng)蠶業(yè)統(tǒng)統(tǒng)搗毀,又恢復了原狀……,并宣布,從唐朝傳來的蠶是“毒蟲”,誰要是再敢養(yǎng)這種屙絲的毒蟲,就是里通外國,要殺全家的……
巫咸國剛剛興起不久的養(yǎng)蠶業(yè)被破壞殆盡,當地人又沒有綢緞可穿了,只好又穿回了木棉布,廉價的絲綢又變成了只能從唐朝商人那里才能高價購買得到的奢侈品,……于是木棉商人們彈冠相慶,因為除掉了搶生意的喪門星,自己的生意又好了起來,……
……
叫說這種事兒么,現(xiàn)在有個詞,叫做“地方保護主義”,……說白了,就是觸動了舊的勢力的利益了,
既然絲綢比木棉布更好賣,那你們也賣絲綢不就好了?……那些守舊的勢力,他們不愿意,也根本不可能改動自身一丁點兒的東西,就跟晚清的八旗軍似的,……有現(xiàn)成的八旗軍,清廷為什么還要另外訓練新軍?直接把新式武器和新式戰(zhàn)法教授給原有的八旗軍不好么?……實在是沒辦法,那些八旗軍老爺們朝廷已經一丁點兒都指揮不動了,……與其類似的,奧斯曼帝國的近衛(wèi)軍也是這個德行,所以奧斯曼帝國也完了,
……
這天剛好看到這一章節(jié),岳福問風小葉,
“葉叔叔,這個巫咸國……在哪里?”(福)
當然了,巫咸國,不止是在《鏡花緣》里出現(xiàn)過,《山海經》里也有提到,但是在兩本書里相同的地名似乎沒有什么關系,
“怎么想起來問這個?”(葉,笑,)
“問別人不知道,問你,應該知道吧?”(福)
“那你說,君子國,淑士國,女兒國,又都在哪里?”(葉,笑,)
……
叫說《鏡花緣》這本書么,其實和《西游記》里面差不多,里面雖然有很多地名出現(xiàn),卻不是實際的地理,什么車遲國,烏雞國的,……至少不是這個世界對應的地理,
里面講的故事,大多也是春秋筆法,……就比如,我原先只知道武則天有個侄子叫武三思,看了《鏡花緣》以后,又見識到了武九思,武八思,武七思,……這才知道武三思家里原來有九個兄弟哩……
……
“可是我覺的,不太像吧?……不太像是憑空編造出來的,怎么都感覺像是有原型的,”(福)
“就是了(笑,點頭,)……文人往往不得施展,才會寄筆于春秋,人世間不敢說之事,常十之八九,往下看就知道了,”(葉,笑,)
當然了,說到像《山海經》那一類書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實中沒有的,或者匪夷所思的地名,有的可能確實不在地球上,有的可能曾經存在在地球上,還有的,可能就與你同時存在于這個世上,但是你可能沒有意識到,
就比如,南瞻部洲什么的……
……
?。?0200805最近一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