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在這清冷道觀之中,幼薇寫下的那些詩,真情流露的,感慨歲月的,都無處可寄,她都放入水中。桃花箋順流而下,伴著片片落花、落葉在曲江中游蕩,前行。
那紙《書情寄李子安》還沾著她無言的淚。
“飲冰食檗志無功,晉水壺關(guān)在夢中。秦鏡欲分愁墮鵲,舜琴將弄怨飛鴻。
井邊桐葉鳴秋雨,窗下銀燈暗曉風(fēng)。
書信茫茫何處問,持竿盡日碧江空?!?p> 每次望著紅箋在悠悠江水上遠去,她不知道它們會漂向何處,何人會看到,她也不知道自己期待誰能看到。
她沒有收到關(guān)于李億的任何消息,由于道觀的清規(guī),她與飛卿也沒有往來。
她突然有些想念,以前飛卿帶著她以詩文會友的場景。別人都夸贊她是飛卿的好徒弟,飛卿有些得意地笑著,轉(zhuǎn)頭望向她,他的目光多么慈祥。
這幾年,不知飛卿是否還好。
在這道觀中,清閑無事。她忽然想以詩會友,有些寂寞,還有她年少時就有的小小的驕傲。
她天真豪放,雖有女兒家的柔情,也有男子般的豪情與志向。她曾多驕傲,以為女子與男子并無不同,為何這天下男子的地位偏偏在女子之上,她是不服氣的。
她親筆寫下“魚玄機詩文候教”七個大字,吩咐綠翹貼在道觀外的圍墻上。
她還寫在數(shù)張?zhí)一ü{上寫下“咸宜觀魚玄機詩文候教”,依舊把桃花箋放入曲江中,或許會有人拾到,那便是緣之人了。
沒過幾天,“咸宜觀魚玄機詩文候教”的消息幾乎傳遍了都城。
許多的青年才俊,文人墨客都趕來了,說要與玄機煉師共討詩文。還有些富商大賈也來了,不知是為了附庸風(fēng)雅,還是為了一睹魚玄機的芳華。
幼薇知道,他們大多恐怕不是真心與她共討詩文來了,當(dāng)然,一般的人是入不了她的眼。
幼薇每日只在人群中挑一兩人作為入幕之賓,其他人可在觀中隨意游玩,在客房為他們備有茶水。
有的人說這樣的女子很有趣,也有的人認為她這樣挑選,是假裝清高。
幼薇陪客人在房中飲茶,對詩文。這咸宜觀的風(fēng)景也是極好,堂廊庭殿,古色古香,芳草叢生,翠竹環(huán)繞,空氣格外清新,幼薇帶客人四處走走,也很不錯。
此后,與客人一同品茶,談詩論道,游玩觀景,日日如此,每日也是平常。
道觀倒是增加了不少香火錢。
有一個名叫李近仁的富商,為了討好她,就為道觀捐了很多錢,叫人來修整道觀的破落之處。幼薇雖有感激,卻拒他于千里之外??伤浅I闲?,始終各種討好,獻殷勤。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7-01-23/5885b4de25c4e.jpeg)
梨落疏
最近可能又更得比較慢了,希望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不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