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穿越之痛扁賈寶玉

第十四章學習八股文

穿越之痛扁賈寶玉 雪子 2726 2016-03-07 10:04:45

  過不多久,徐掌柜果然招聘了一名坐診大夫在藥鋪里,規(guī)定每個月必須有至少半月在店里坐診。而且藥店里又新增了代理煎藥業(yè)務。當然是免費的。不方便煎藥的百姓人家還真的不少。所以,店里的生意也更加紅火起來。徐掌柜夫婦對聽雨更是言聽計從。

子軒跟文軒因為明年就要參加鄉(xiāng)試,所以每天從學堂回來,除了做老師留下的作業(yè)外,再者就是自己讀些書。每天都讀書到深夜。像《史記》《資治通鑒》,《左氏春秋》《呂氏春秋》、《兵法》〈韓非子〉之類的都看。家里書房里,兩人的藏書也不少。一天,聽雨走進書房,想要找些醫(yī)書,看到子軒拿著一本〈三國志〉 在看。書桌上還擺著〈前漢書〉,〈后漢書〉。大為驚訝。

聽雨說:二哥,了不起呀。想不到你還愛讀這些書。真是有學問呀!我以為你只讀那些應付考試的八股文書哩!

“那是主業(yè),當然要讀了,而且得下更多的功夫去讀。但只讀那個也太沒意思了。怎么,妹妹也知道應付八股文的書?”

“妹妹我雖然愚鈍,不懂什么是八股文,也不會寫,但還是知道應付八股文的書,不就是‘四書’‘五經(jīng)’嘛。不過據(jù)我所知,絕大多數(shù)文人為了考取功名,只讀應付考試的書,其它書一概不學、不理。這跟我們那里是一樣的,都是應試教育。有很多弊端。 這個時代很多知名的文人,對這個八股文是很不屑的。有的甚至很是痛恨八股文。二哥怎么反倒喜歡這八股文?”

子軒笑著說:“在你眼里,二哥是不是又呆板又迂腐?雖然我不喜歡八股文,但那是進入仕途之路。我們讀書人要靠讀書,在這個世界站住腳,要生存,就必須得適應這個世道。當今朝廷以八股文取士,我們就不妨學點八股文,取得功名。這跟唐宋以詩詞取得功名是一樣的。只有取得了功名,才能以此養(yǎng)活自己或光宗耀祖或慰藉父母。雖然我們學八股文博取功名,也不妨礙我們同時學點經(jīng)商之道或?qū)W點醫(yī)術。或者多學點別的。萬一不能取得功名,也能養(yǎng)活自己,給自己留一條退路。技多不壓身嘛。博取功名應該是我們生存的手段之一,而非唯一。這就是讀書之道。如果真的只知道學習什么八股文之類的應付考試,別的都一概不管,恐怕就不行了。讀書考取不了功名,到最后落得討飯的也多的是。他們是一條路走到黑,是讀腐了書的書呆子。除了會讀幾句書外,什么也不會。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力氣活也干不了。這要是出生在富貴之家也沒什么,橫豎都有飯吃。但若是出身在貧寒之家這樣下去就完了。成了家,反不能養(yǎng)家,帶累全家人挨餓受凍,甚至賣兒賣女求活命,這樣的讀書人也并不少。就連唐朝的詩人老杜也不例外。設想一下,如果他讀書的同時,也經(jīng)商或經(jīng)營別項能養(yǎng)活全家,自己心愛的小兒子還會被餓死嗎?難怪這些考不上功名的失敗者要被人說成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其實也是他自己把這書耽誤了。經(jīng)商跟讀書并沒有沖突,也不是不能共存的。我反而認為,經(jīng)商或經(jīng)營才是能夠讀書、讀好書的基礎。畢竟,生存是第一需要嘛?;顚W活用是最重要的。掌握多種生存手段卻是最根本的。當然,個人興趣也是很重要的。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多學點別的東西。如詩賦之類的?!?p>“哥哥忘記了,朱子遺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大部分讀書人,他們是被這個毒害了。覺得種田、做生意都是下賤的事。讀了書就覺得高人一等,不屑再做別的事。所以才會一心考取功名。做個人上人。不沾其它。哪怕餓死,也決不做下賤的事。這叫至死不悟。他們不知道的是,將來的世界,那可是全民經(jīng)商啊?!?p>“他們不懂,人在世上首先要求得生存,要活得好好的才能保證自己能讀書,讀好書。活著又要活得好才是第一位的。讀書跟其它行業(yè)并沒有沖突。以商養(yǎng)書也不會低賤到哪兒去。要我說,讀書人不能考取功名,或者沒有正經(jīng)生財、生存之道,就先不要成親和生兒育女的。不成家只有自己一個人挨餓,成了家有了一群子女,連累得一家子都得陪著他吃苦頭。害人不淺呀。這反倒成了‘讀書害人說’了。這都是死讀書之過。我提議那些死讀書的人一定要先立業(yè)后成家,或者考不了功名,就不要成家。要不然的話,百無一能,養(yǎng)活自己尚且不能,還得害苦一家老小。我就經(jīng)常跟父親要求出去跟著到外面進貨,掌握行情熟悉人脈關系,就算讀著書也要知道各種藥材的行情,以及各種藥材的貨源,懂得經(jīng)營之道。也經(jīng)常向父親及藥鋪里的主管們請教。其實我很想開一家分店藥鋪自己經(jīng)營的。只是父親不允許才作罷,怕我讀書分心。他要我考到三十歲,實在考不上再開分店。三十歲之前不要分心?!?p>  聽雨笑了:“看來,我是看錯了哥哥。哥哥此論真是大有深意。這叫適者生存呀。我覺得有很深的道理。我看,還應該讓讀書人再學一些醫(yī)術、看相占卜之類的。等實在考不上功名,沒飯吃了,又可以以此為生的。不過據(jù)我所知,唐宋也不全是以詩賦取士的。也有策、論的?!?p>子軒贊同地說:“不錯,我也跟人略微學了些醫(yī)術、星相之類……將來賺錢糊口的話,也勉強。而且在我看來妹妹學問不淺呀。還知道唐宋的策論。厲害,厲害?!?p>聽雨說:“是哥哥今天讓我刮目相看。此論真是讓我長了見識。我見識到了二哥的大智慧。哥哥不愧是讀書人中的智者?!?p>子軒笑說:“什么智不智者的。我只是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的想法而已。而且,我也不光是這樣說說而已的。我還要付諸實踐。等過幾年,我若是還沒考上舉人,家里的錢再寬裕點,我會要求爹娘再開一家藥鋪或米店也行。然后由我來打理經(jīng)營。雖然我也要應舉,但是也要做好考不中的準備。給自己留一手。因為說實在話。那么多人考試,只錄取那么少的名額,這就像……”

聽雨接著說:“像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不是?總是大多數(shù)人要落水,只有少數(shù)人沖得過去?!?p>子軒說:聽妹妹這話像是你也經(jīng)歷過似的。你經(jīng)歷過嗎?這樣的考試?

聽雨搖頭說:沒有。我是自己想像的。

聽雨心里說:我們的高考比你們的科考競爭激烈得多。你們考中了,就做了官了。我們考上了,也做不成官,只是再多上幾年學而已。連工作也沒有著落。我們比你們慘多了。

子軒說:我考過鄉(xiāng)試了兩次了都沒考中。折騰得我一點兒信心都沒有了。我都不想考了。只是父親一心想讓我們至少有一個能考中,光耀門庭。可是,我總是覺得太難了。要是到老了,再想起謀求其它生路來,就太晚了。真想現(xiàn)在就改行。不改行半商半文的也不是不行。

聽雨說:二哥,也不要灰心。遇合有時,下科一定是掄元無疑的了。

子軒說:希望能借你吉言一舉考中,方才不負我這十幾年寒窗。

聽雨說:“那是一定的。”

“妹妹喜歡讀什么書?要不咱們一起學古文吧?”

“不用了。你讀的這些書,太深奧了。我看不懂的?!?p>“妹妹的悟性那么高,學什么學不會呀?哪里不懂,為兄的或者還能給你講解一點半點的。”

“二哥,你饒了我吧。你那些古文,我看不了一刻鐘就犯困了。最多能讀點唐詩、宋詞、元曲什么的。別的我都不愛看。詩經(jīng)很大一部分我都看不太懂?!?p> “我這里也有你喜歡的詩詞。拿一些吧。”

“ 好吧,我拿幾本。還要拿幾本醫(yī)書。二哥你讀書吧,我不打擾你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