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聽說二樓上有些稀世珍寶,咱們雖沒那福緣買回去,但開開眼界也是不錯的,一樓人這么多,咱們不如先去二樓瞧瞧吧?!币庥承χ嶙h,目光堅定。
“好啊,隨你?!鼻厥闲χc頭,她方才聽到一樓一個看上去極普通的金簪都要大幾十兩,心下明白自己是買不起了,失望之下也無所謂起來。
沿著正對著門的北側(cè)樓梯上去,一瞧見二樓上的景物便覺得視野開闊明亮不少。
柱子同一樓是相同的裝飾,只不同的是靠著樓梯口正對著的墻的兩根金柱上掛了一副嵌在楠木長牌匾里的對聯(lián)。
二樓東西兩側(cè)皆是整齊擺放著器物的兩個柜臺,每一側(cè)墻壁正中偏上處都突出了一小根寬面的雞翅木,木頭上固定了一盞蓮花形狀的玉器,玉器中央,則都小心擺放了一顆嬰兒拳頭大的淺藍(lán)色夜明珠,十分引人注目。
二樓擺放的都不是什么凡品,因而整個一層都看起來珠光寶氣,熠熠生輝。
這一層只有幾個客人,皆穿得富貴不凡,神色隱隱透出傲然,客人雖少,卻有足足十二個伙計,神色恭謹(jǐn),或是在為客人講解,或是垂手挺立。
意映暗暗點頭
她們一上來便有一個伙計迎了上來,粗粗打量了她們一下,卻也沒露出絲毫輕蔑的神態(tài),只耐心的為她們目光所及之處的物什講些材質(zhì)和價值。
意映前世都看過這些東西,也不甚在意,只一心盼著自己要找的那一件,秦氏已明白買不起,只當(dāng)是長長見識,也眉眼不動,淡定自若。
那伙計偷偷拿眼瞥見了她們母女二人的神色,暗道大掌柜的教導(dǎo)真是不錯,絕不能看輕來到二樓的每個客人,不管是粗布衣服還是錦緞華服,都要一致對待,他覺得他今日招待的這兩位便不是尋常人。
走到介紹的第六個珍寶時,意映的眼睛一亮。
那伙計見她如此,心下也有幾分得意:終于有能打動這位小姑娘的東西了,若她什么都看不上,豈不是損了他們珍寶閣的顏面?要知道,珍寶閣每天不知要接待多少這樣年歲的小姑娘,哪個不是乘興而來,滿載而歸?她們只恨不得有銀子能將所有的首飾買下來,哪里會挑挑剔剔,各種看不上眼呢?
他卻不知,意映完全不是因為看上了這一件東西。這一件,她前世也是有印象的。
那是一件赤金手環(huán),中央嵌了顆拇指大的翡翠,她前世聽珍寶閣大掌柜方如海說過,那曾是先帝早年賞給那于貴妃的東西,后來想必是太后厭極了于貴妃,在宮中半點她的影子也不愿見到,于是大件的東西收歸國庫,小件的則都賞給了長公主。
長公主也不待見于貴妃,便把幾件玉石器物放在了珍寶閣。珍寶閣每年拿幾件出來賣,如今也只剩這一件了。
“姑娘好眼力,這一件手環(huán)聽說是先帝御賜之物,后來不慎流落民間,被我們珍寶閣收購,前些日子才剛剛擺出來賣的,這中間兒的翡翠可是極品的冰糯種翡翠,成色極佳……”他洋洋灑灑夸了一大片,末了說了一句,“所以這價格自然也貴,要五千八百兩銀子。”
秦氏聽完唬了一跳,五千多兩銀子?這都夠在京城的好地段買一間小宅子了。
意映聽罷從腰間解下一個荷包,掏出一枚玉佩,笑吟吟地道:“我瞧著我手里的這翡翠比那件成色還好,你看看能值多少錢?”
那小伙計一聽這話毛都炸了,怎么可能比御賜之物還好,正要沒好氣的說鑒賞東西還是去樓下吧,一看到那枚玉佩卻呆住了。
他在珍寶閣總銀樓做事,眼力還是有一些的,那些名貴的翡翠種他都能一眼認(rèn)出來。若他沒有看錯的話,那雕著龍鳳呈祥圖樣的翡翠,正是老坑玻璃種,翡翠界的極品,比那冰糯種還好上幾分。
“您能讓我仔細(xì)瞧瞧嗎?”那小伙計只覺得腿肚子打顫,小心翼翼地問道。
意映笑著遞給了他。
他瞧了又瞧,吐了一口氣道:“姑娘,您這個是老坑玻璃種的翡翠,比那件手環(huán)上的大多了,材質(zhì)也好上很多,依我看來,至少要八九千兩,若又是老坑玻璃種中的上等,能賣到上萬兩也指不定。可惜小的眼拙,若拿給掌柜的看看,許能瞧得更仔細(xì)些。姑娘可是要轉(zhuǎn)手這玉佩?”
秦氏自從看到意映拿出這玉佩來臉色便有些蒼白,此刻聽完這伙計的話,臉色更差,有些失態(tài)地上前一步奪去了玉佩。
“不,我只是想拿給您看看,這可是傳家寶,不賣的?!币庥承Φ溃厥献吡?。
那伙計一頭霧水,不明所以地看著二人走下樓。
過了片刻,緩過神來,只連道自己有福氣,竟能瞧得那樣好的玉,哪怕是珍寶閣,也是幾年才能看到一件老坑玻璃種的翡翠,那東西,多是在皇宮和王公貴胄手里,民間很少能買到。一時心情雀躍,招待起客人都是春風(fēng)滿面的。
母女二人這頭出了珍寶閣,都不再提玉佩的事,卻也無心逛下去,遂打道回府。
一路上,二人都很沉默,秦氏是沉浸在往事中,意映則是想著待會兒該怎樣問出事情的來龍去脈。
回到小院里時,還不到午時。
一進院便見徐媽媽正拿著桶站在井邊,見她們回來,熱情地喊道:“喲,你們這是出去逛市了?”
秦氏走在前頭,表情不大好看,聞言只是胡亂點了點頭,抬步進了自己的屋子。
意映歉意地沖徐媽媽笑笑,低聲道:“街上有個胡亂抬價的小販,我娘和他不免有幾句口角,心里不大暢快,您多包涵?!?p> 徐媽媽見秦氏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本有幾分不忿,聽意映這么一說,也不計較了:“你娘向來脾氣好,也不知是什么樣的缺德嘴惹惱了她,不過我倒也經(jīng)常碰到,上次在西市口買魚……”接著就一副要給意映講講她的經(jīng)歷的樣子。
伊簡
各位親們,求推薦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