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鬼谷三問
——
公元前343年,即衛(wèi)成侯二十九年,戰(zhàn)國七雄之魏國大破衛(wèi)國新都帝丘(濮陽),魏惠王強行廢除成侯君位,改立衛(wèi)靈公后嗣子男勁為衛(wèi)國君主。
成侯四公子姬子珅僥幸逃離濮陽,隱姓埋名于前朝商都朝歌古城境內(nèi)的淇水之地,于淇水河畔喜得一子,便起名為川。
姬川出生的那一天,天際雷鳴作響,烏云壓境卻又滴水未下,后世的一個靈魂便在那一刻重生在了這個時代的姬川身上。
姬川剛剛出生不到三個月,衛(wèi)國新君子男勁發(fā)現(xiàn)成侯還有一子存在當世于朝歌,懼怕驚恐之下便秘密派遣侍衛(wèi)扮做游俠暗殺。
衛(wèi)國舊都朝歌境內(nèi),這個時候的朝歌不再是衛(wèi)國的城池,而是魏國的領(lǐng)土。
“川兒,你的名字帶有一個川字,于這淇水而得名,定能保你安然無恙。記住,你是衛(wèi)國公族后嗣公子川!”
水流平緩的淇水河畔,一位抽泣著的美婦將一些信物放于嬰兒身旁,終是狠下心來將手中的竹籃無比小心地推向河面,襁褓中的小姬川便隨著竹籃順著河流下方而去。
美婦眼看著的隨波逐流的竹籃消失在了視野中,悵然淚下而不止。
彼時,身后的追兵已經(jīng)趕來,她知道夫君姬子珅斷后,而今追兵出現(xiàn)預(yù)示著夫君恐怕已經(jīng)遭遇不測,追兵趕來之際,美婦跳河自盡。
……
淇水河畔上漂泊著處于襁褓之期的姬川,隨著淇水飄蕩至朝歌境內(nèi)的云夢山湖畔,最終被當代鬼谷子王祤所救,重生后的姬川從此入鬼谷門下,其自幼便展現(xiàn)出聰慧絕頂讓這一代的鬼谷子驚為天人,便成為王祤座下關(guān)門弟子。
轉(zhuǎn)瞬間,姬川在鬼谷門度過了近二十年。
“川兒,何為天下時勢?”
山川流水間一片鳥語花香,云夢山演兵嶺高臺上有一老一少席地而坐,一前一后。
綠茵巨樹之下的光滑石臺之上,一名年過九旬的老者面朝山越席地而坐于蒲團之上閉目不動若山,赫然便是當代鬼谷門派的鬼谷子王祤。
在其身后席地而坐的一俊朗青年便是當年河畔帶回來的姬川,此時姬川的靈魂來自后世,在鬼谷門近二十年的熏陶已然成為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戰(zhàn)國時代本地人了。
只見他微微起身左手在外,右手在內(nèi),對前方的鬼谷拱手合禮而道:“是,師尊——!”
姬川再次坐下,便回答鬼谷子的問題,道:“所謂天下時勢,乃天下大勢運動之趨向。天下之勢,即推動天下大勢之萬道。天下若為海,則風為時,因風而動之潮流為勢也,握時勢故可弄潮也。天下時勢,撲朔迷離,神鬼莫測,瞬息萬變。審時而度勢,因時而用勢,故可存世也?!?p> “如何揣天下?”鬼谷第二問。
姬川沉思片刻便仰頭看向鬼谷子的背影,答:“揣天下猶若揣人心,若揣人心,則察其言、觀其色、聞其聲、視其行,故可推知其心之所意向也;若揣天下,則觀其國情、觀其財貨幾多、觀其百姓幾何,觀其地形之險易、軍力之強弱、君臣之賢愚,再觀天下時勢之福禍、民心之向背,故可大致推知其國運或盛衰、或興亡?!?p> “為師有天下三劍之道,川兒欲走何大道?”鬼谷第三問。
姬川聞言微微躬身,拱手合禮,道:“敢問師尊,三條大道是為何道?”
鬼谷王祤閉目而答:“以道為背,以德為峰,以陰陽為氣,以五行為柄,上可斷天光,下可絕地維。是為圣者之道;以萬民為背,以賢臣為峰,上可應(yīng)天道,下可順地理,中可和民意。是為賢者之道;以精鋼為峰,以合金為背,以森冷為氣,上可斬頭顱,下可斷雙足,中可破腑臟。是為霸者之道?!?p> “師尊,徒兒愿學霸者之道!”
“為何?”鬼谷言簡意賅。
姬川回答:“今逢戰(zhàn)國亂世,列國征戰(zhàn)不休。此大爭之世,強者強,弱則亡,凡有血氣,必有爭心。今世之天下戰(zhàn)國,唯霸者之道可行天下,故徒兒選擇霸者之劍?!?p> “霸天下——!”鬼谷子輕聲低語,細不可聞,對此并未評判,仍舊一動不動,最后一問:“川兒,可有何志向?”
姬川抬頭看向鬼谷子,重生戰(zhàn)國以來,成長于鬼谷門下,近二十年了,與王祤亦師亦友,不是父親勝似父親。
姬川毫不猶豫的說出了心中的志向,沒有任何隱瞞:“徒兒欲回衛(wèi)國新都帝丘(濮陽),撥亂反正,報父母之仇,誅偽侯子男勁。振長策而馭宇內(nèi),統(tǒng)四海而馭八荒,合九路諸侯,一匡天下——!”
盤坐許久未動,未曾睜眼的鬼谷豁然睜開了雙目,蒼勁而犀利的目光直視著前方一覽無余的山川大岳,片刻便起身。
姬川見師尊不語而起,當下也緊隨而至的站起來,鬼谷子一手向背一手撫須而漫步游走,姬川看見老師一語不發(fā),當下也只能默默的跟在身后。
王祤忽然說道:“川兒為衛(wèi)國公族后嗣嫡系,有氣吞天地之志向,擁經(jīng)天緯地之才華,然心有余恐力不足也。今之衛(wèi)國在諸雄之中夾縫求存,當今天下局勢,衛(wèi)國欲圖強,必遭滅國之禍。難也——!”
而今天下戰(zhàn)國七雄格局已定,七雄為刀俎,衛(wèi)國、魯、中山國等小國皆為魚肉,縱使如鬼谷子這樣的人也找不到衛(wèi)國何以爭霸天下。
老師的不看好并未動搖姬川的內(nèi)心,只見他悠悠然的說:“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p> 這句話說的便是越王勾踐十年蟄伏滅掉了吳國,言盡于此,不言而喻。
王祤一聽回身看向姬川,后者一雙炯炯有神的目光沒有任何避讓,雙眸涌動的華彩仿佛可以吞天地,又如巍峨泰山一般不可動搖。許久,鬼谷子直視著姬川微微點頭,“川兒更甚儀、秦、鞅也?!?p> 張儀、蘇秦、公孫鞅哪一個不是震古爍今的大才,王祤此番言語,讓姬川比較吃驚的是,原來商鞅這個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師承鬼谷,世人皆以為鞅為公叔痤弟子,師承西河學派,難怪商鞅也懂兵法。
這幾位鬼門之下的高徒,商鞅以故,張儀已達不惑之年,四十多歲了,蘇秦也是要奔三十的而立之年了,其中最小的便是剛剛二十歲的姬川。
商鞅和張儀一個已故一個在世,都已名動天下,而前幾年前學成出山的蘇秦還未顯跡,按照后世記載,蘇秦和張儀不再同臺角逐,蘇秦發(fā)跡要比張儀晚。
重生之前,這些名人都是姬川崇拜的對象,無不是攪動天下戰(zhàn)國風云的牛人,而今老師如此當面不吝盛贊,原本豪氣吞天,欲一匡天下的姬川倒是臉紅的有些不好意思:“師尊謬贊,衛(wèi)鞅變法于秦而強秦,鞅雖已故而法存于秦,當今秦王不失為一代雄主,師兄張子出仕相秦,助秦王東出函谷,龍門稱王,兩位師兄皆為王佐之不世奇才,季子(蘇秦)師兄雖未名動天下亦不過是時間而已,縱橫天下指日可待,川比之三位師兄,才疏志大,確是不敢比肩?!?p> “哈哈哈~~”鬼谷王祤撫須仰天一笑,“川兒行冠之年便能說出這番話,為師甚慰,而今所學已集大成,鬼門再無術(shù)可授于川矣——!”
“師尊這是要趕徒兒走了嗎?”姬川一聽老師這番話所折含的隱喻,內(nèi)心觸動不已,重生戰(zhàn)國,始于鬼谷,近二十年來,與鬼谷王祤亦師亦友亦父,往昔的畫面頓時歷歷在目,突然聽到這番話,姬川心中五味雜陳。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王祤看著姬川不禁想起了當年山間淇水河畔的光景:“二十年前,為師在朝歌淇水河畔發(fā)現(xiàn)襁褓中的你,那時天雷滾滾,烏云壓境,天地色變,川兒卻不哭不鬧,雙目神采奕奕,為師深感驚為天人,當年便看出川兒非常人也,而今川兒不但已集捭闔(bǎi,hé)之術(shù)大成,更是盡得我鬼門絕學,亦有常人不敢有之氣吞四海八荒,一匡而霸天下之志向……”
姬川一聽老師的回憶,不經(jīng)也回憶起了重生那一天的光景,的確是天地色變,烏云壓境,風雨欲來,本以為就此身隕,卻不料遇到了鬼谷子而絕境重生,再回首莫不感慨。
“川兒——!”
“師尊——!”陷入思緒中的姬川忽然被鬼谷子喚回神來,當下躬身合禮,抬頭一看,鬼谷子已經(jīng)轉(zhuǎn)身負手而立,遙望遠方天際。
“川,雖始于鬼谷,然屬于天下——!”
語畢,鬼谷子從袖中取出一信物遞給了姬川,赫然便是當年其母留下的信物,接過信物姬川知道無法繼續(xù)留在云夢山了,終是不忍,唯有一嘆,便說道:“姬川已行冠之齡,卻無字,敢請師尊賜字!”
鬼谷子聞言僅僅思緒片刻便說道:“天下戰(zhàn)國,大亂之世,是為大爭,川有血氣,志吞八荒,必有爭心?!?p> “崢——!”
姬川聞言心中長呼吸一口氣,后退幾步當即再行禮,道:“多謝師尊,衛(wèi)崢愿師尊萬年!”
“去吧!”鬼谷子揮了揮手。
“師尊保重——!”衛(wèi)崢再叩首,終是他身了去。
鬼谷子轉(zhuǎn)身看向衛(wèi)崢消失的背影,不禁拂袖抹蒼淚,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二十年師徒之情,不似父子勝似父子,衛(wèi)崢是他這一代鬼谷子也是歷代收入門下的弟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卻也是最為得意的一位弟子,是歷代鬼門一派所有弟子中唯一一個盡掌鬼谷絕學集大成者。
捭闔者,天地之道,鬼谷門徒,縱橫天下。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
衛(wèi)崢出山了,這天下不知道會因此成為怎樣的光景,王祤悠聲一嘆,年以九旬,深知大限將至怕是等不到愛徒霸天下那一天了。
————
ps1: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句話是出自主角之口,所以“老蒲”棺材板很安全。
Ps2:關(guān)于蘇秦張儀是不是在同一時代,根據(jù)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卻表明:蘇秦的年輩比張儀晚,蘇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張儀死于公元前310年,蘇秦的主要活動均在張儀身死之后,張儀在秦國任相時,蘇秦還沒踏入政壇。另外關(guān)于商鞅師承何處也眾說紛紜,這里也是一家之言,先秦時代的歷史考究本就困難,年代過久。
Ps3:俗語云“秦嗨漢喏”,意思就是下級對上級的指示的一種回應(yīng),與現(xiàn)代的“是”“OK”“好的”一個意思。
秦嗨漢喏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沒有比較權(quán)威的判斷。
還有比如這個時代叫好喝彩會喊一聲“彩——!”等等。
丘處機還吃明朝的花生,黃蓉還哼元曲,照樣也射雕啊。有時候也不必要太咬那些小字眼,再怎么考據(jù),準備一百年也不可能寫出原汁原味,當時列國的語言、文字、文化、服飾等等,不可能完全還原,先秦時代,祖龍一個焚古籍、坑術(shù)士,項羽又神補刀一波。
石慌以為,只要把故事描述出來,不出現(xiàn)明顯的與先秦時代不符的詞匯,覺得有先秦時代的古味,那就可以了,諸君以為呢?